万恭
外观
(重定向自万恭)
万恭 | |
---|---|
大明总督河道兵部左侍郎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 | |
籍贯 | 江西南昌府南昌县 |
字号 | 字肃卿,号两溪、洞阳 |
出生 | 正德十年(1515年)八月二十三日 |
逝世 | 万历十九年(1591年) |
配偶 | 娶周氏 |
亲属 | (子)万允位 (孙)万燝 |
出身 | |
|
万恭(1515年—1591年),字肃卿,号两溪、洞阳,江西南昌府南昌县人,明朝政治人物。
生平
[编辑]嘉靖十九年(1540年)庚子科江西乡试第二十名举人,二十三年(1544年)甲辰科二甲第五十五名进士。授南京吏部文选司主事,升南京吏部考功司郎中[1],三十六年(1557年)升南京光禄寺少卿,四十年(1561年)升南京太仆寺少卿,四十一年(1562年)升南京鸿胪寺卿,四十二年(1563年)升北京大理寺右少卿[2],同年蒙古察哈尔部入侵,进逼通州,明世宗命兵部调人,兵部右侍郎蔡汝楠、协理戎政兵部右侍郎喻时不能胜任,被调往南京,而准备调遣郑晓、杨顺、葛缙,并询问内阁首辅徐阶人选。徐阶称杨顺、葛缙不合适,请吏部重新调人,以湖广布政使司右参政李燧取代喻时,以万恭取代蔡汝楠任兵部右侍郎[2],四十三年(1564年)李燧被罢职,将领推举万恭,万恭则称自己生病,而当起用赵炳然时,万恭则称病愈。工科右给事中胡应嘉论劾万恭诈欺,万恭感到不安,上奏解释,请求前往边疆效力,任兵部左侍郎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山西[3]。到任后在龙须墩埋伏击退蒙古军,其后整顿滨河州县等地,恢复生产,四十四年(1565年)丁母忧归里。
隆庆元年(1567年)南京户科给事中岑用宾等请求起用万恭,吏部尚书杨博建议起复其原职到边疆就任,万恭坚持不出仕。六年(1572年)获刑科左给事中刘伯燮举荐,当时黄河在邳州决口,漕运受阻,万恭起复原职,改总督河道[4],到任后六十天完成修筑长堤,疏导河道,消除河患,万历二年(1574年)遭论劾,致仕归里,十九年(1591年)卒于家[5],天启元年(1621年)赠兵部尚书。
家族
[编辑]曾祖万钦武;祖父万明达;父万文炳,母胡氏。兄万思从、万思泰。
延伸阅读
[编辑][在维基数据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 明实录:世宗实录 ,446卷 ,7605
- ^ 2.0 2.1 明实录:世宗实录 ,527卷 ,8602
- ^ 明实录:世宗实录 ,539卷 ,8735
- ^ 明实录:穆宗实录 ,65卷 ,1568
- ^ 《明史·列传卷223》5872-5873: 万恭,字肃卿,南昌人。嘉靖二十三年进士。授南京文选主事,历考功郎中。寿王丧过南京,中贵欲令朝王妃,恭厉声曰:“礼不朝后,况妃乎!”遂止。就迁光禄少卿,入改大理。四十二年,寇逼通州,帝方急兵事。以兵部右侍郎蔡汝楠、协理戎政侍郎喻时不胜任,调之南京,欲代以郑晓、杨顺、葛缙,手诏问徐阶。阶以晓文士,顺、缙匪人,请命吏部推择。帝乃谕尚书严讷越格求之,遂以湖广参政李燧代时,而命恭代汝楠。恭列上选兵、议将、练兵车、火器诸事,皆报可。明年,燧罢,众将推恭,恭引疾。及用赵炳然,恭起视事。于是给事中胡应嘉劾恭奸欺。恭奏辩,部议调恭。诏勿问。恭不自安,力请剧边自效。乃命兼佥都御史,巡抚山西。甫至,寇犯龙须墩,恭伏兵击却之。未几,寇五万骑至朔州川,恭与战老高墓。列车为阵,发火器,寇少却。忽风起,火反焚车,寇复大至。诸将殊死战,寇乃去。事闻,赉银币。巡抚故无旗牌,恭请得之。滨河州县患套寇东掠,岁凿冰以防,恭为筑墙四十里。教人以耕及用水车法,民大利之。浃岁,以内艰归。隆庆初,给事中岑用宾等拾遗及恭。吏部尚书杨博议,仍用之边方。暨服阕,恭遂不出。六年春,给事中刘伯燮荐恭异才。会河决邳州,运道大阻,已遣尚书朱衡经理,复命恭以故官总理河道。恭与衡筑长堤,北自磨脐沟迄邳州直河,南自离林迄宿迁小河口,各延三百七十里。费帑金三万,六十日而成。高、宝诸河,夏秋泛滥,岁议增堤,而水益涨。恭缘堤建平水闸二十余,以时泄蓄,专令濬湖,不复增堤,河遂无患。恭强毅敏达,一时称才臣。治水三年,言者劾其不职,竟罢归。家居垂二十年卒。孙燝自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