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中文译名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中文官方译名

中文译名,是指将某个外文名词(如人名、地名、专业术语)翻译成对应中文的名称。由于中文的文字使用汉字而非拼音文字,因此对于使用拼音文字进行拼写的人名、地名来说,需要将有关的拼音文字的发音汉字化,才能变成中文名字(而不是直接采用其拼音文字或拼音文字的改写)。例外的是汉字文化圈日语韩语越南语,其译名一般使用原文的汉字(或改写)。将拼音文字的发音汉字化,中国一般采用现代标准汉语香港澳门等地则采用香港政府粤语拼音澳门政府粤语拼音,而南洋华人采用闽南语

对于一些特殊领域(如天主教)的名字,有一套特殊的标准。另外,有外国官方机构为方便世界华文传媒采访,亦会为当地官员编写一份官方译名列表。

译音历史

[编辑]

为了解决译名混乱,于中华民国时已有人编制译音表,作为译名标准,例如何崧龄等人编纂,民国十三年(1924年)初版的《标准汉译外国人名地名表》。[1]何崧龄在序文中说道:“外国人名地名,向无一定译法,淆乱之弊,与日俱深,学者苦之。本书目的,在补救斯弊;换言之,即谋译名之统一,使学者稍节时力而已。……吾人先议定《西文译音凡例》,次照《凡例》,编制《西文译音总表》。——即西文每一音素,均择一发音相当之汉字,作为标准译字;无相当译字者,用‘借译’;发音近似者,用‘准译’。——以此《总表》为标准,制造新译名。”

汉化译名

[编辑]

汉化译名,即汉字文化圈以外的人名译成类似汉式姓名。先取外文姓氏的最显著发音,再后接名字部分的显著发音,组成传统中式人名。[2]

译名标准差异

[编辑]

中国大陆

[编辑]

中国大陆组织专家学者,为世界50多种语言制定汉字译音表。

台湾

[编辑]

台湾对外国人名、地名、专有名词的翻译,是由出版社或公家单位出版“译名参考词书”,供各界参考,并依靠长久使用而约定俗成的习惯[6]。如地名部分,国家教育研究院(前国立编译馆)出版了《外国地名译名》(最新版为2014年第四版)[7][8]外交部公布的“各国中英文名称对照表”及其网站下的“国家与地区”介绍,亦为地名翻译之重要参考[9][10]

外国人名方面,中央通讯社曾在1980年编过《标准译名录》,就外国人之姓氏与名字拟定标准译名,发音以《韦氏人名字典》之音标为准,音译则按 R. H. Mathews 之汉英字典[11]。后来也建置了“中央社译名档数据库”,该数据库包括中央社在新闻业务上翻译过的中外姓氏、人名、组织、地名等译名[12]。一些新闻媒体会采用中央社的译法,但也有媒体是自起译名,并无统一标准。甚至即便是同家媒体,也可能出现同个人名而译名不统一的情况[13]。对于外国学者人名,国家教育研究院于2011年进行审译,分为英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斯拉夫语、阿拉伯语、土耳其语、日韩语共九个小组,于2020年完成审译,并出版《外国学者人名译名》,供各界参考使用[14]

对于各类学术领域的专有名词(包括人名译名和地名译名),国立编译馆于2001年建置“学术名词资讯网”,负责审阅、修订和译定各类学术领域的词汇。2012年进行改版,并整合研考会的“双语词汇数据库”及“辞书数据库”,更名为“双语词汇、学术名词暨辞书资讯网”。2022年再次改版,并更名为“乐词网”[15]。另外,中华文化总会建置的中华语文知识库包含了“两岸学术名词”的中译对照,其来源为国教院所收之两岸学术名词,以及国际土壤力学与大地工程学会英语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Soil Mechanics and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所收之大地工程名词[16]

根据台湾教科书的审定办法,国中小及高中教科书所使用之翻译名词,如经教育部部、改制前国立编译馆或国家教育研究院公告者,以公告内容为准[17]

香港

[编辑]

香港关于英国政治人物为了显得亲民,会由相关部门将译名译成中式名字,如“彭定康”、“麦理浩”、“葛量洪”、“司徒拔”等。

香港足球评述界其实意识到用英语拼读非英语名字译名,这种做法并不妥当。2013年,香港足球评述员协会举办“你知道我在讲‘佢’吗?”球员译名研讨会,与会者基本上赞成“以人名原语言发音为准”的原则,但是认为实行这项原则非常困难[18]

新加坡

[编辑]

1968年,新加坡文化部开始成立华文译名统一委员会等机构,负责规范街名、政府部门、职衔名称等本地专有名词的华文翻译[19],但直至1980年代末期,华文媒体仍然缺乏协调,选用的译名也不一致。有见及此,新加坡政府新加坡报业控股新加坡广播局等机构的代表于1990年成立新加坡华文媒介统一译名委员会(Translation Standardisation Committee for the Chinese Media, Singapore),负责华文媒介译名的标准化。该委员会的主要工作包括逐步统一既有的华文译名,审定新人物、事物的华文译名,编制译名表、术语表,协助政府部门(含法院)审定译名手册,收集著名人物、公司、机构和建筑物的华文译名,再转发给参与机构[20],以及在《联合早报》网推出统一译名网站,供公众查阅[21]。2014年,通讯及新闻部成立全国翻译委员会,取代华文媒介统一译名委员会,并接管其原有职能[22]

对于外国人名、地名(马来西亚、印尼除外),新加坡媒体一般采用新华社的译名。对于存在地区词差异的词语,新加坡媒体可采用东南亚国家的特有或常用译名[20]。新加坡特有的华语用词(含当地英语名词、马来语名词的华文翻译)可参照推广华语理事会于2019年建立的电子版新加坡华语资料库[23]。政府、商业、议会和法律术语的华文翻译可参照新加坡政府的政府词汇译名网站[24]新加坡国会网站[25]新加坡法院网站[26]

马来西亚

[编辑]

马来西亚对于非华族或非华语名词的译名由马来西亚华语规范理事会负责。

菲律宾

[编辑]

菲律宾华人目前尚未有统一华文译名的组织,因此各华报用的译名可能不同。[27]

美国

[编辑]

美国地名、人名官方译名,一般以美语发音音译,可参考美国政府网站, 如美国驻中国大使馆

特别准则

[编辑]

佛教

[编辑]

英国地名、政治人物官方译名

[编辑]

英国早期的华裔移民都是来自香港围村的移民。在战前,香港居民都享有英国的居留权。不少围村居民为改善生计,都移民到英国谋生。为服务这群不太会英语的香港移民,以及为香港当地的传媒服务,英国1966年前存在的殖民地部曾经会为全国所有议员和官员编写一份官方译名表,方便殖民地范围内的中文使用者。

英国国王查尔斯三世,又译“查理三世”。《BBC》繁体中文网、英国在台办事处使用“查爾斯三世”。英国驻华大使馆使用“查尔斯三世”。英国驻港总领事馆使用“查理斯三世”。[28]

葡萄牙地名、议员官方译名

[编辑]

葡萄牙的官方译名,主要是方便澳门的传媒报道葡国政府的新闻。葡萄牙本来不太理会澳门的中文媒体,过去当地传媒都是自行把官员和议员名字的葡语发音用近似的广东话拼写。随着回归临近,有关部门才开始统一译名。

天主教圣人、人物、地名译名

[编辑]

原则上,若有关人物或地方在信仰天主教的地区,则应采用天主教圣经译本的译名。

韩国地名、人名译名

[编辑]

韩国虽然自1970年代开始已经逐渐减少使用汉字,但70年代以前,韩语以汉字为主。所以,绝大多数的地名和人名都有其正确对应的汉字。

尊重韩国官方的要求,韩国首都的中文译名现改为“首尔”。韩国官方的意见是,除了讲述过去的历史以外,建议提到该国首都时,汉字不应再用“汉城”二字称之。但目前使用汉语的地区对此意见不一,做法也有很大差别。假设已改成“首尔”,为让人明了易懂,可以再括弧注明“汉城”,或注释“大韩民国首都”。

有关韩国政要、议员的名称,可以参考韩国的报社网站。《中央日报》、《朝鲜日报》等大型报社都建有政要及议员的汉字名称对照表,并设有收费的查询服务。不过,如果有新闻发生的日期作参考,可以翻查网上过去新闻的PDF版本,来找寻有关人士名称的汉字写法。

越南地名、人名译名

[编辑]

越南语既有自己本族语言的固有词又有在中国汉字影响下自己创造出新的语音发音来读汉字,即“汉越词”。纯越词与汉越词千年来都一直得到越南人的共用,汉越词占越南语总词汇中70%以上,说明汉越词在越语当中的使用率极高。

俄罗斯地名、人名译名

[编辑]

Moscow以英语发音译为“莫斯科”,不符俄语发音,但据约定俗成原则使用“莫斯科”。[2]

Putin在中国大陆译为“普京”;台湾译作“普丁”或“蒲亭”。

柬埔寨

[编辑]

柬埔寨首相洪森曾在2003年向传媒发新闻稿指出,他姓名的汉字写法应该是“云昇”[注 1]

注释

[编辑]
  1. ^ 该声明后作废:洪森于2004年5月6日在金边发布公告,要求各机构、各部门今后统一使用“洪森”,不再使用“云昇”。

参见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 何崧龄、余祥森、夏粹若 (编). 《標準漢譯外國人名地名表》. 商务印书馆. [民国13年]. 
  2. ^ 2.0 2.1 两岸四地外国专名翻译异同趣谈. [2022-07-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25). 
  3. ^ 地名查询. 月图浏览.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月球与深空探测科学应用中心. [2024-0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24). 
  4. ^ 行星地名. 月球与行星地名库.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月球与深空探测科学应用中心. [2024-0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01). 
  5. ^ 术语知识服务平台上线——术语在线(termonline.cn).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 2016-06-15 [2020-04-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13). 
  6. ^ 請問目前是否有統一的英文名譯成中文名之參考工具或資料庫等可以查詢?如標準譯名錄 煩請回覆,謝謝!. 国家图书馆编目园地. 
  7. ^ 外國地名譯名(第四版). 
  8. ^ 许哲明. 外國地名譯寫之檢視與研析. 编译论丛. 2013, 6 (2): 207–244. 
  9. ^ 外交部各國中英文名稱對照表. 
  10. ^ 中華民國外交部全球資訊網-亞太地區. 
  11. ^ 華文世界 - 第 79-89 卷 - 第 3 頁. 
  12. ^ 中央社 譯名檔 資料庫. 
  13. ^ 黄经伟. 普丁、蒲亭還是普京?音譯的翻譯學:約定俗成還是大有學問?. 换日线. 2022. 
  14. ^ 林庆隆; 丁彦平. 《外國學者人名譯名》讓你掌握正確翻譯. 
  15. ^ 關於我們 - 樂詞網. 
  16. ^ 兩岸學術名詞. 中华语文知识库. 
  17. ^ 居禮夫人當然還是居禮夫人 教育部澄清說明9月16日課審會之討論. 教育部. 
  18. ^ 刘舜文. 你知道我在講『佢』嗎?. 2013-12-03 [2015-07-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1-06). 
  19. ^ 卢绍昌. 新加坡的推广华语运动. 语言文字应用 (北京市: 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 1998, (3). ISSN 1003-5397. 
  20. ^ 20.0 20.1 汪惠迪. 审定译名,促进媒体译名规范化——新加坡华文媒介统一译名委员会工作简介. 中国科技术语 (北京市: 中国科学院). 1999, 1 (3): 4–5 [2022-05-07]. ISSN 1673-857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08). 
  21. ^ 华文媒体统一译名网站启用. 联合早报 (新加坡报业控股). 2003-06-25: 4. 
  22. ^ 陈能端. 跨语言全国翻译委员会下月成立 助提升本地翻译水平. 联合早报 (新加坡报业控股). 2014-02-20: 4. 
  23. ^ 胡洁梅. 介绍本地专用名词由来背景词义等 新加坡华语资料库电子版下月推出. 联合早报 (新加坡报业控股). 2019-10-23: 4 [2022-05-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06). 
  24. ^ Government Terms Translated. Government of Singapore. 2020-04-30 [2022-05-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11). 
  25. ^ Glossary. Parliament of Singapore. [2022-05-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17). 
  26. ^ Glossary. The Subordinate Court of Singapore. [2007-06-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6-22). 
  27. ^ 菲律賓地名中文譯名一覽表. [2013-1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22). 
  28. ^ 「查爾斯三世」或「查理三世」?英王與皇室名號翻譯學. [2022-1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22).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