妮娜·列别杰娃

妮娜·列别杰娃 Нина Лебедева | |
---|---|
![]() 1920年3月底,红军尼古拉区前线的指挥部 | |
别名 | 妮娜·基亚什科 |
出生 | 1895或1896年 俄罗斯帝国奔萨省 |
逝世 | 1920年7月9日[注 1] 远东共和国滨海边疆州克尔比(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波林娜·奥西片科村) | (24—25岁)
效命 | 社会革命党[1][2]![]() |
军种 | ![]() |
军衔 | ![]() |
参与战争 | |
配偶 | 雅科夫·特里亚皮岑[3] |
妮娜·米哈伊洛芙娜·列别杰娃(俄语:Нина Михайловна Лебедева,罗马化:Nina Mikhaylovna Lebedeva,1895或1896年—1920年7月9日),曾经使用过基亚什科[注 2]这个姓氏,雅科夫·特里亚皮岑之妻,也是他的游击队参谋长,庙街事件的屠杀共犯之一,最后与特里亚皮岑一同枪决死刑[3]。
生平
[编辑]给编辑的信
[编辑]1925年10月9日,由“政治犯朱可夫斯基-朱可”[注 3]发表在西伯利亚之光杂志第4(5)期的一篇文章《给编辑的信》,描述了列别杰娃的生平简介但是部分内容有待查证,作者很可能是革命人士作家约瑟夫·朱可夫斯基—朱克。
这篇文章内容表示,她在1896年出生在资产阶级家庭,她的父亲是一名铁路技术人员,列别杰娃原本在莫斯科的体育馆学校学习,参加戏剧活动被学校开除,转而进入奔萨的一所艺术学校,在当地参加了社会革命组织的事务。她接触到社会革命党人士,参与企图刺杀奔萨省长的恐怖活动,她被逮捕定罪流放到外贝加尔州服刑尼布楚刑事劳改,此时大约才15或16岁。
1916年,她与她的两个姐妹维拉[注 4]以及娜杰日达[注 5]一起被逮捕。二月革命后被释放,极积参与赤塔工人代表苏维埃[注 6]的工作。1918年4月3日,布尔什维克在选举中取得连任赤塔工人代表苏维埃的多数席位,之后决议把孟什维克与社会革命党驱逐出苏维埃[4],此时列别杰娃逃往阿穆尔州成为地下革命组织的成员,在海兰泡逃脱逮捕后搬到伯力参与当地的地下组织,但是当地的革命失败。1919年10月,她加入游击队。1919年11月2日,在阿纳斯塔西耶夫卡举行第一次党派大会,她自称为基亚什科,这个名字取用自不明来源取得的护照证件。
在庙街的对日战争,她使用的名字是妮娜·基亚什科,庙街事件大屠杀之后,白军散布谣言说她是安德烈·基亚什科的亲属,谣言目的主要是打击她在游击队的权威与声望[5]。
传闻
[编辑]- 她在劳改期间,外贝加尔州军事总督安德烈·基亚什科与妻子叶莲娜·伊万诺芙娜·基亚什科[注 7][6]一起收留她,可能有远亲关系或是学生,但是《给编辑的信》[5][注 8]}}强烈表示列别杰娃与基亚什科两人毫无任何关系。
- 她可能与玛丽亚·斯皮里多诺娃一起在外贝加尔州服刑,但是无法证实。
死亡
[编辑]
庙街事件之后,特里亚皮岑与他的游击队不敌日本军队强大攻势,撤退到达柯比村,伊万·吉洪诺维奇·安德烈耶夫[注 10]领导叛变,逮捕特里亚皮岑与他的支持者以及列别杰娃,召集红军代表与柯比村民一同召开审判法庭,称为“第103号审判”[注 11],随后她与特里亚皮岑以及21名游击队成员,总计23人一同被枪决,还有33人逮捕入狱,其余被逮捕的人员最后释放。[7]
注释
[编辑]- ^ 上午零时行刑枪毙
- ^ 俄语:Кияшко
- ^ 俄语:Политкаторжанин Жуковский-Жук
- ^ 俄语:Вера
- ^ 俄语:Надежда
- ^ 俄语:Читинский Совет рабочих депутатов
- ^ 俄语:Елена Ивановна Кияшко
- ^ 1925年10月9日西伯利亚之光杂志第4(5)期其中一篇文章《给编辑的信》,作者“政治犯朱可夫斯基-朱可”(俄语:Политкаторжанин Жуковский-Жук),很可能是革命人士作家约瑟夫·朱可夫斯基-朱克
- ^ 俄语:Тихон Иванович Наумов
- ^ 俄语:Иван Тихонович Андреев
- ^ 第103号审判,俄语:Суд 103-х
参考资料
[编辑]- ^ 恐怖審判:法庭會議材料上的黨派人士雅科夫·特里亞皮岑與他的追隨者 - 俄羅斯線. [2022-06-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12).
- ^ 叛軍知道宣判死刑等於離戰勝不遠 - debri-dv.com/. [2022-06-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03).
- ^ 3.0 3.1 戴著黑色寬邊帽的女委員 - 太平洋之星. [2022-06-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21).
- ^ 外貝加爾百科全書. [2022-06-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22).
- ^ 5.0 5.1 给编辑的信 - 政治犯朱可夫斯基-朱可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新西伯利亚州地区科学图书馆
- ^ 西伯利亞政治犯與外貝加爾州軍事總督基亞什科 - 謝韋爾斯卡亞區的歷史門戶. [2022-06-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09).
- ^ 阿穆爾內戰的參與者雅科夫·特里亞皮琴的愛、勇氣與死亡 - amurmedia.ru. [2022-06-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20).
相关条目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