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义壮
外观
方义壮(1542年—17世纪),字伯猷,江西南昌府进贤县七都人[1],明朝政治人物。
生平
[编辑]方义壮是嘉靖四十年(1561年)辛酉科江西乡试第二十名举人[2],五次会试不第,万历二年(1574年)甲戌科会试中副榜。授桐乡教谕,调泰和教谕,教导士子有方,后来历任云和、东乡及容城知县,为政宽和,县民思念。任东乡知县时曾平反梁山冤狱,释放十多人,东乡人为他建立生祠,并入祀名宦祠,十七年(1589年)任武进教谕,学生佩服其教学,以获他指点为荣,致仕后在家居数十年,两次举乡饮大宾,为人没有城府,雅好读书,至老不释卷,清约犹若寒士[1][3]。
引用
[编辑]- ^ 1.0 1.1 康熙《进贤县志·卷十四·人物志一》:方义壮,字伯猷,七都人,年二十举于乡,五上春官不第,甲戌会试副榜第一,奉例授浙桐乡学,旋改补江西泰和学,造士有方,历浙云和、蜀东乡、北直隶容城县令,所至俱用宽和为理,民怀其惠。在蜀东乡辨梁山冤狱,平反十数人,蜀之人相与生祠俎豆之,入名宦,改司毗陵,士服其教,辄以得师为快,致仕家居数十载,两举乡饮大宾,古貌古心不设城府,雅好读书,手一编至老不释,清约若寒士云。
- ^ 康熙《进贤县志·卷十一·选举志一》:乡举……嘉靖四十年辛酉黄文炜榜 方义壮 字叔猷,七都(人),历教谕、知县,事见良臣
- ^ 乾隆《南昌府志·卷五十四·人物 仕迹七》:方义壮,字伯猷,进贤人,举人,授桐乡学,旋改补泰和学,任云和、蜀东乡、容城知县,所至民怀其惠,在蜀辨梁山冤狱,释十数人,旋致仕。 县志
参考文献
[编辑]- 康熙《进贤县志》·卷十一·选举志一
- 康熙《进贤县志》·卷十四·人物志一
- 乾隆《南昌府志》·卷五十四·人物 仕迹七
官衔 | ||
---|---|---|
前任: 陈延 |
明朝桐乡县教谕 1574年-1578年 |
继任: 李九标 |
前任: 王显先 |
明朝泰和县教谕 1578年-1580年 |
继任: 舒琛 |
前任: 萧渊 |
明朝云和县知县 1581年-1582年 |
继任: 邓启愚 |
前任: 江左彦 |
明朝容城县知县 1587年-1589年 |
继任: 萧迎 |
前任: 金溱 |
明朝武进县教谕 1589年 |
继任: 柯有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