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㬇
外观
(重定向自欧阳㬇)
欧阳㬇 | |
---|---|
大明翰林院编修 | |
籍贯 | 直隶真定府武强县民籍 |
字号 | 字学章 |
出生 | 正德元年(1506年)六月十六日 |
逝世 | 隆庆四年庚午 |
配偶 | 娶郭氏 |
出身 | |
|
欧阳㬇(1506年—1570年),字学章,号强斋,直隶真定府武强县人,明朝政治人物。嘉靖甲午解元,联捷乙未进士。官至翰林院编修,因甲辰科场案革职为民。
生平
[编辑]嘉靖十三年(1534年)甲午科顺天乡试第一名举人(解元)。嘉靖十四年(1535年),联捷乙未科进士[1][2]。改庶吉士,送翰林院读书。十六年正月授官翰林院编修。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任甲辰科会试考官,卷入科场案革职[3][4]。
著作
[编辑]隆庆四年(1570年)钱博学、欧阳㬇修纂《武强县志》。
纪念
[编辑]武强县城曾有为欧阳㬇所立之“解元坊”[5]。
家族
[编辑]曾祖欧阳鉴;祖父欧阳瓒,曾任省察官;父欧阳伦,母李氏。具庆下。兄欧阳时(监生)、欧阳晖。弟欧阳曜、欧阳晓、欧阳暄[6]。
参考文献
[编辑]- ^ 张朝瑞. 《皇明贡举考》卷五. 《续修四库全书》史部第828册.
- ^ 鲁小俊,江俊伟著. 贡举志五种 上. 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9. ISBN 978-7-307-07043-1.
- ^ 《明世宗实录·卷二八九》:嘉靖二十三年八月甲午 礼科给事中王交、王尧日劾“少詹事江汝璧、修撰沈坤、编修彭凤、欧阳㬇、员外高节,朋私通贿,大坏制科。大学士翟銮,以内阁首臣,二子汝俭、汝孝既连中乡试,又连中会试,若持券取物。然崔奇勋乃汝俭等师,焦清与汝俭结姻,又同受业。四人者,会试俱一号。汝俭、汝孝、奇勋,皆彭凤所取,诗经考官五人,何独专在凤一房?欧阳㬇亦汝俭等师,本同经,又改看书经,迹若引慊,而实助凤寻卷。及沈坤之取陆炜,高节之取彭谦、汪一中,皆以贿赂。故乞明正其罪,且欲追论顺天乡试秦鸣夏、浦应麒阿奉翟銮之罪。”上令吏部、都察院从公参看。銮请覆试。上怒令部、院治罪,不许回护。部、院请下汝璧于理。上以弊迹显明,大坏祖宗取士之制,遂勒銮并汝俭、汝孝、奇勋、清、凤、㬇俱为民,汝璧等法司会鞫。谓:“汝璧、鸣夏、应麒虽各阿取辅臣之子,然实非以贿故,至坤亦然。独彭谦赂节五百金得中,监试失于纠察,罪亦难逃。”疏上,诏“杖汝璧、鸣夏、应麒六十,革职闲住。节充军。谦为民。坤、一中、炜姑存留供职。”
- ^ 《深州总志》:欧阳太史传,国朝监察御史张星法武强,欧阳太史,邑人,名㬇,字学章,博闻强记,淹贯经史,称名儒。嘉靖甲午解元,乙未成进士,选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颇厌人望。辛丑甲辰分校礼闱,称得人。故事,馆选间行之,翰林乏员,疏请然后行,故其选甚重,而被选者甚荣。一入馆便负台鼎望,不苟言笑,矜贵自重,人号之女儿官,养相度也。时世宗方宠严嵩,嵩受永寿庶子金,事发,置不问。兼崇道教,锡秉一真人陶仲文伯爵,士靡靡争趋之。翰林官故清高,公复崇名节,重廉耻,岳岳特立,不媕阿随。时坐是有恶之者,媒孽莫须有事中之,罢官归。归且閴寂恬如也,方公未第时,轻财乐施,敦旧尚义,性孝友,事亲曲尽其诚,处兄妹闲,敬爱交笃。不发人之私,不迫人于险,端方浑厚,为乡里所矜式,士子多从之游。及由内翰放归田,四方知名士尤向慕风旨,接踵其门,所以教授徒侣,一如布衣时。往者朝臣忠直者,谪还里不久即召还,里之有司恒致敬,朝夕谒。公之归,足不履吏庭,竿牍屏绝,有司愈重之。有馈以舆马金币者,却不受。惟课耕读书,稽古著述而已。隆庆庚午卒。所著有《强斋文集》、县志若干卷,祀乡贤。论曰:公无通世之资者也,无通世之资而与赵文华、鄢懋卿辈比肩,旅进未见其可矣。公归不数年,嵩杀沈炼,杀曾铣、杀夏言、杀杨继盛,假如公尚在朝,睹其狼戾,能括囊自处,栗栗不贾祸乎?忆,公亦幸矣哉。
- ^ 清道光十一年刻本《武强县新志·卷二》
- ^ 龚延明主编. 天一阁藏明代科举录选刊 登科录 点校本. 宁波: 宁波出版社. 2016. ISBN 978-7-5526-2320-8.
《天一阁藏明代科举录选刊.登科录》之《嘉靖十四年乙未科进士登科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