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逻阁
外观
(重定向自皮罗阁)
此条目或其章节极大或完全地依赖于某个单一的来源。 (2019年9月7日) |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19年9月7日) |
归义王 | |||||
---|---|---|---|---|---|
![]() | |||||
统治 | 728年-748年 | ||||
前任 | 威成王盛逻皮 | ||||
继任 | 神武王阁罗凤 | ||||
逝世 | 748年 | ||||
| |||||
政权 | 南诏 | ||||
父亲 | 威成王盛逻皮 |
皮逻阁(古彝文: pi lorp guurp[1],彝语南部方言:pʰi33 lo̠21 ko̠21;?—748年),又作皮罗阁和魁乐觉,蒙舍诏第五代诏,是南诏第一代国王,盛逻皮之子,以唐赐名为谥,称归义王,作蒙归义。
建立南诏
[编辑]728年,盛逻皮病逝,皮罗阁继位,大败东洱海蛮,设立河东州。729年2月,唐朝打败吐蕃,攻下昆明盐源(今云南盐源)。六诏中的邆赕诏、浪穹诏、施浪诏及河蛮依附于吐蕃,而越析诏、蒙巂诏及蒙舍诏(南诏)归附唐朝。
当时南诏实力最强,欲求一统六诏,唐朝为减轻与吐蕃接壤的边患,支持南诏统一各部落。737年,唐朝派御史严正诲协助南诏攻下石和城、石桥城,占太和、袭大厘逐河蛮,之后又继续兼并各诏。
738年(唐开元二十六年),皮罗阁在唐朝支持下击败邆赕诏颠之托、浪穹诏俟罗君、施浪诏傍罗颠、越析诏于赠、蒙巂诏原罗,兼并五诏,破吐蕃、洱河蛮。入朝,受封越国公。唐玄宗为皮罗阁进爵云南王、开府仪同三司,赐名归义。皮罗阁以西洱河(今洱海)地区为基地建立南诏国。筑太和城、大厘城。次年自蒙舍川迁都太和城(今云南大理市南太和村),立龙首、龙尾二关。743年,筑羊苴咩城。746年(一作745年),遣孙凤伽异入朝,唐朝授以鸿胪卿,让他驱以宗室女,赐龟兹乐一部。后多次遣使入朝,加强与中原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748年,皮罗阁去世,唐玄宗册封其子阁罗凤为云南王[2][3][4]。
有一些西方学者认为皮罗阁就是台语民族传说中的祖先坤布伦。[5]又一些英国和泰国的学者认为泰族是南诏人的祖先,但中国学者反对这一观点。
脚注
[编辑]前任: 盛逻皮 |
南诏国王 728年—748年 |
继任: 阁罗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