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蒙古语文字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蒙文
左右两侧为八思巴字母,中间一、三行为兰札文、二、四行为藏文、第三行左端为索永布字母,第五行为传统蒙古文

蒙古语文字蒙古语Монгол түүхэн бичиг үсгүүд),简称蒙古文,指的是一系列由蒙古人使用、书写蒙古语的文字,在历史上曾存在过非常多种不同来源文字来表示同一类蒙古语。目前蒙古国采用西里尔字母传统蒙文并行制,但横排的西里尔字母更常用。2020年3月18日,蒙古国政府宣布从2025年起在官方文件中并用西里尔和传统蒙文。而中国的内蒙古自治区官方则将竖排的传统蒙古字母和汉语简体字并用,不过在2020年后取消了对牌匾标注蒙文的要求。

历史概述

[编辑]
博克多汗国御玺,上有索永布文字回鹘式蒙古文八思巴文(由左至右)

虽然21世纪初的考古发现证实了同属蒙古语系柔然语曾使用婆罗米文字进行拼写,但12世纪蒙古部发迹于斡难河之时本来没有文字[a]。1204年,成吉思汗征讨乃蛮之时,乃蛮掌印官畏兀儿塔塔统阿虽然被俘,却依然守着国家的印信。成吉思汗非常嘉许其忠于自己国家的行为,遂命他掌管蒙古的文书印信,并教授太子、诸王畏兀字(回鹘字母)以书写蒙古语[1]蒙古人至此时便采回鹘字母以拼写蒙古语。

1269年,元世祖委托国师八思巴另制八思巴字作为元朝的官方文字。虽然诏令屡下,当时的蒙古人仍然喜欢使用回鹘式蒙古字母,八思巴字遂转以转写他族语音[来源请求]。至明朝取代元朝后,八思巴字便罕见有人使用了。此时草原上的蒙古人仍以回鹘式蒙古字母为正宗。

16世纪藏传佛教开始传入蒙古各部,喇嘛广译遍传佛经,蒙古文字因而普及、定型。因此16、17世纪之交,为蒙古之文艺复兴。在这之前书写蒙古语的部分缺失,皆改进之。此时引入许多藏语梵语内典用语,取代以往蒙古人使用的辞汇。1587年,喀喇沁翻译者阿尤希固什为了便于转译藏、梵语音,修改旧有字母,创制了阿礼嘎礼字母。该字母系统可以表达所有的藏、梵语语音,且可以表达诸蒙古语所无之辅音群。此时部分古语遂弃而不用。学界谓此时之书面蒙语为古典蒙古语

清代亦取鉴蒙古字体,创满文以书满语。二者字型相似,故能触类旁通。此后自17世纪末至18世纪,古典蒙古语得以充分发展。北京、内蒙古之木版印刷业俱盛,谙蒙古语之帝王或者是藏族法师都参与编纂辞典、语法书等。

又1648年卫拉特蒙古和硕特部僧侣咱雅班第达亦根据卫拉特蒙古语的发音,在回鹘式蒙古字母的基础上改良创制出托忒字母(意思是清晰的文字),但此新字体只通行于准噶尔人中[b]东蒙古未有采用。

1686年,一世哲布尊丹巴活佛扎纳巴扎尔仿造藏文、梵字,创造索永布字母,共有字母90个,左起横书,一样能精确表达藏、梵语,以及蒙古语的语音。索永布字母非常漂亮,寺院经常以此加以装饰,只可惜此字体写起来比八思巴字还不方便,因此罕用于社会上。同年扎那巴扎尔另造横书方块字,通行于喀尔喀各处之佛寺间。

20世纪初,曾有蒙古文拉丁化之议,当时却未付诸实行。1946年之后,由于苏联的影响,蒙古人民共和国改以西里尔字母拼写喀尔喀蒙古口语。2010年起,蒙古国开始部分恢复使用传统蒙文。2020年3月,蒙古国政府宣布,计划到2025年在官方文件(例如身份证件、学历证明、出生证明、结婚证等)以及国家大呼拉尔中同时使用传统蒙古文和西里尔文,但对于不太正式的书写,可以选择单独使用西里尔文。[2][3][4]

2020年中国内蒙古小学教学语言

[编辑]

中华人民共和国版图内的内蒙古,长期以来采用传统蒙古文和简体字汉语的“双语教学”(分别称为“蒙授”和“汉授”)。内蒙古的小学亦会分为汉语教学和蒙古语教学两种,分别安排不同的老师教授不同的语言和文字。2020年内蒙古自治区将蒙古语教学小学的历史政治两门课程改为汉语授课,以普及全国统编教材及统一考试标准,并且为了能够让小学生能够理解汉语授课,将汉语教学从小学二年级提早到一年级。同样举措已将在新疆西藏分别于2017年和2018年完成。

中国政府称该政策不涉及蒙古语课本身的教学,但引起蒙古族及海外国家的反弹。此也举涉及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考试、升学,国际媒体解读此事为边缘化蒙古语言文字或者“文化种族灭绝”。[5]

回鹘字母

[编辑]

回鹘字母是回鹘人在粟特字母基础上创制的拼音文字。由塔塔统阿改编回鹘字母(一种由粟特字母演变而来的叙利亚字母)来书写蒙古语。回鹘字母经过少量修改,至今仍在内蒙古等中国蒙古族聚居区使用。其最显著的特征是垂直书写;它是唯一一种仍在使用的从左到右书写的竖写文字,而所有其他竖写文字都是从右到左书写的。这是因为畏兀儿将他们的文字逆时针旋转了90度,以模仿古代汉语文言文的垂直书写系统。[6][7]:36

回鹘字母从蒙古帝国时代起,开始被蒙古人用来拼写蒙古语,形成了后来的传统蒙古文。16世纪以后,满族又仿照传统蒙古文创制了满文

回鹘式蒙古字母(13世纪中期起)

[编辑]

通行于蒙古人使用回鹘字母用来拼写蒙古语的初期,在字体和正字法上与回鹘字母并无太大的差异。回鹘式蒙古字母手写体与现代传统蒙古文印刷体的比较:[来源请求]

篆体 现代印刷体 首字转写
v
  i
k
i
p
e
d
i
y
a
  • 拉丁字母转写:Vikipediya. čilügetü nebterkei toli bičig bolai.
  • 蒙古语西里尔字母转写:Википедиа, Чөлөөт Нэвтэрхий Толь Бичиг Болой.
  • 蒙古语西里尔字母转写的拉丁字母转写:Vikipedia, chölööt nevterkhii toli bichig boloi.
  • 中译: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蒙古”一词的传统蒙古文写法

传统蒙文在蒙古语中就叫“蒙古字母”,并无特殊称呼;而在汉语中俗称“旧蒙文”或“老蒙文”。

传统蒙文包括29个字母,其中表示元音的有5个,表示辅音的有24个;书写句子时以“词”为单位,每个词都可连书;阅读和书写的顺序是从上到下、从左到右。

传统蒙古文
17世纪中期
国际音标 蒙古语西里尔字母
1937年
注释
词首形式
词中形式
词尾形式
大写 小写
1 /a/
2 /e/
3 /i/
4 /ɔ//ʊ/
5 /o//u/
6 /n/|//
7 -/ŋ/
8 /x/|//
9 /ɢ/
10 /p/|//
11 //|/pʰʲ/
12 /s/
13 /ʃ/
14 //|/tʰʲ//t/|//
15 /ɮ/|/ɮʲ/
16 /m/|//
17 /ʧʰ/
18 /ʧ/
19 /j/
20 /k/|///ɡ/|/ɡʲ/
21 /r/|//
22 /w/|//
23 /x/|//
24 /f/ 限用于外来语单字
25 /ʦ/|/ʦʰ/ 限用于外来语单字
26 /ʦ/ 限用于外来语单字
27 /ɮʲ//x/ 较罕见

托忒字母 (1648年)

[编辑]

在传统蒙文字母的基础上,1648年由蒙古和硕特部僧人咱雅班第达改编、较符合瓦剌语的文字,托忒的意思为“清晰易懂的文字”。

阿礼嘎礼字母 (1587年)

[编辑]

于1587年由蒙古喀喇沁部阿尤希固什(Аюуш гүүш)创制,主要用于佛经中。

瓦根达拉字母(1905年)

[编辑]

八思巴字母(1269年~1368年)

[编辑]
用八思巴字母拼写的“维基”一词

八思巴字母元朝忽必烈时的国师八思巴所创,主要用于元朝与北元时期。

汉字标音

[编辑]
1908年中国出版《蒙古秘史》的一页,左侧大字为用汉字标音的“蒙古文”,右侧为中文翻译和注解。

最古老的蒙古语文献是13世纪成书的《蒙古秘史》(mongɣol-un niɣuca tobciyan)。这部文献在明朝时被用汉字标音转写流传下来,而蒙古文原文已经失传。这里是该文献的开头和蒙古文拉丁转写、西里尔蒙文及汉文注解对照:

  • 成吉思 罕讷 忽扎兀儿
cinggis qaɣan-u ijaɣur
Чингис Хааны язгуур
成吉思 可汗-属格 来源
成吉思汗的根源
  • 迭额 腾格额扯 扎牙阿秃 脱先 孛儿帖赤那 阿主兀
deger-e tngri-ece jayaɣa-tu törü-gsen börte cinua a-juɣu
дээр тэнгэрээс заяат төрсөн Бөртэ Чино ажгуу
来源-与格 天-离格 指定-名物化 出生-过去 孛儿帖赤那 是-过去
奉天命而生的孛儿帖赤那(苍白狼),
  • 格尔该 亦讷 埃马 阿只埃
gergei inu quɣa maral a-jiɣai
Гэргий Гуа Марал ажээ
妻子 他的 豁埃马兰 是-过去
他的妻子是豁埃马兰。

其中用特殊的符号(如上标“克、勒”等等)来代表闭音节韵尾,为了区分蒙古语的颤音r和边音l,在带有颤音的音节前面附加一个上标“舌”字(例如“列”读作ri),“中”字则代表小舌音

索永布字母(1686年)

[编辑]
索永布字母拼写的Öndör Gegeen Zanabazar

于1686年由札那巴札尔(即第一世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发明,由于蒙古人在元朝之后有大量民众笃信佛教,所以这套文字也可以用来书写藏语梵语

札那巴札尔方形字母

[编辑]
札那巴札尔方形字母

在同期,第一世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还创作了横排方形字母(Хэвтээ дөрвөлжин),又称札那巴札尔方形字母,于1801年被重新发现。此方案基于藏文字母,横排书写,元音附标。

拉丁字母(1931年)

[编辑]

指二十世纪初发明的用拉丁字母转写蒙古语的文字系统,但该方案无论在蒙古国还是中国的内蒙古都没有得到推广。

字母表

[编辑]
IPA a e i ɔ ʊ ɵ u n

ŋ

m ɮ p

w

f χ

h

q

ɡ

s ʃ t t͡s t͡ʃ dz j r h
传统蒙古文字母
拉丁字母 1931 -

1939

A E I O U Ө Y N M L B P F K G S Ş T D C Ç Z Ƶ J R H
1939 -

1941

A E I O U Ö Ü N M L B P F K X G S Sh T D C Ch Z J Y R H
西里尔字母 А Э И О У Ө Ү Н М Л В П Ф К Х Г С Ш Т Д Ц Ч З Ж Й Р Х

不受阻碍的停留通常被视为发音为 [b d dz ɡ/ɢ]. 非鼻响音往往清化到 ɬ].

西里尔字母(1941年)

[编辑]
以西里尔字母拼写的“蒙古”一词

汉语俗称为“新蒙文”,指的是蒙古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受到俄罗斯文化为主的苏联之影响,蒙古国开始采用以西里尔字母为主体的文字。蒙古的西里尔字母表对传统蒙文中好几个模糊暧昧、书写方式一样的音节进行了细化,并且使用了“Ө ө”和“Ү ү”这两个俄语中没有的元音符号来表示蒙古语的发音。而中国的内蒙古地区则没有推行这套文字,所以除了在中蒙边界口岸外,在中国蒙古族中的使用并不多。

西里尔字母 称呼 IPA 转写 西里尔字母 称呼 IPA 转写
Аа а a a Пп пэ ),(pʰʲ (p)
Бб бэ p,, b b Рр эр r, r
Вв вэ w, v Сс эс s s
Гг гэ ɡ,ɡʲ,ɢ´, k g Тт тэ ,tʰʲ t
Дд дэ t, d Уу у ʊ u
Ее е jε~jɜ, e je Үү ү u ü
Ёё ё jo Фф фэ~фа~эф (f) (f)
Жж жэ ž Хх хэ~ха x, h
Зз зэ ts z Цц цэ tsʰ ts
Ии и i i Чч чэ tʃʰ č
Йй хагас и i j Шш ша~эш ʃ š
Кк ка (k),( (k) Щщ ща~эшчэ stʃ (šč)
Лл эл ɮ,ɮʲ l Ъ ъ хатуугийн тэмдэг "
Мм эм m, m Ыы эр үгийн ы i y
Нн эн n, n Ьь зөөлний тэмдэг ʲ '
Оо о ɔ o Ээ э e e
Өө ө o ö Юю ю , ju ju
Яя я ja, j ja

注释

[编辑]
  1. ^ 柔然汗国灭亡直至蒙古帝国兴起此期间约700年的时间内,蒙古高原大多由突厥语民族统治,而柔然婆罗米文早已失传。13世纪初蒙古人开始以畏兀儿字体书写蒙古语,此时草原诸部早有采此字体者,不必单以蒙古(乞颜)部视之(传统蒙古文本身来源于突厥语民族畏兀儿人所用文字)。参见符拉基米尔佐夫(Борис Яковлевич Владимирцов)之《蒙古书面语与喀尔喀方言比较语法》(Сравнительная грамматика монгольского письменного языка и халхаского наречия)。
  2. ^ 此新字体亦有其正字法等规范,部分基于词源学,部分基于卫拉特诸方言等。札雅班迪与其弟子亦以之译出多部藏梵文献。

参考文献

[编辑]
  1. ^ 元史》列传第十一:《塔塔统阿传》。
  2. ^ Mongolia to promote usage of traditional script. China.org.cn (March 19, 2020). 
  3. ^ Official documents to be recorded in both scripts from 2025. MONTSAME News Agency. [2024-07-05] (英语). 
  4. ^ gogo.mn. Mongolian Language Law is effective from July 1st. gogo.mn. [2024-07-05] (英语). Use of cyrillic is to be terminated and only Mongolian script to be used. There is no provision in the law that states the termination of use of cyrillic. It clearly states that Mongolian script is to be added to the current use of cyrillic. Mongolian script will be introduced in stages and state and local government is to conduct their correspondence in both cyrillic and Mongolian script. This provision is to be effective starting January 1st of 2025. ID, birth certificate, marriage certificate and education certificates are to be both in Mongolian cyrillic and Mongolian script and currently Mongolian script is being used in official letters of President, Prime Minister and Speaker of Parliament. 
  5. ^ Rare rallies in China over Mongolian language curb. BBC News. 2020-09-01 [2022-11-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02) (英国英语). 
  6. ^ György Kara, "Aramaic Scripts for Altaic Languages", in Daniels & Bright The World's Writing Systems, 1994.
  7. ^ Janhunen, Juha. The Mongolic Languages. Routledge. 2006-01-27. ISBN 978-1-135-79690-7 (英语). 

参阅

[编辑]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