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L·罗恩·贺伯特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L. Ron Hubbard
拉斐特·罗纳德·贺伯特
Lafayette Ronald Hubbard
拉斐特·罗纳德·贺伯特于1950年在洛杉矶
出生拉斐特·罗纳德·贺伯特
Lafayette Ronald Hubbard

(1911-03-13)1911年3月13日
美国内布拉斯加州蒂尔登英语Tilden, Nebraska
逝世1986年1月24日(1986岁—01—24)(74岁)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克雷斯顿
死因中风
教育程度乔治华盛顿大学(1932年退学)
职业作家、宗教领袖
知名于建立山达基及其教会
知名作品戴尼提:现代心灵健康科学地球战场
净资产多于6亿美元[1]
信仰山达基
刑事指控偷窃(1948年)
欺诈缺席审判,1978年)
刑事处罚罚金35000法郎4年徒刑(未服)
配偶玛格丽特·格鲁布英语Margaret Grubb(1933年–1947年)
莎拉·诺思鲁普·霍利斯特(1946年–1951年)
玛丽·苏·贺伯特(1952年–1986年)
儿女7
签名

拉斐特·罗纳德·贺伯特(英语:Lafayette Ronald Hubbard,1911年3月13日—1986年1月24日),通常称为L·罗恩·贺伯特L. Ron Hubbard,缩写为LRH),姓氏在中国大陆也译为哈伯德[2],是美国作家,以及伪科学理论戴尼提及新兴宗教山达基教的创始者。

贺伯特早年是一位高产的科幻小说奇幻小说作家,后于1950年发表了他最著名的书《戴尼提:现代心灵健康科学》,提出一种伪科学式的心理治疗技术,即戴尼提。在将该理念宗教化转变为山达基后,贺伯特撰写了大量阐述该理念的作品[3]。他还写了许多包含山达基思想的企业管理书籍、散文诗歌

贺伯特1911年出生于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的蒂尔登,童年大部分时间都在蒙大拿州的海伦娜度过。1920年代末,他的父亲被派往关岛的美国海军基地,贺伯特随之前往亚洲和南太平洋旅行。1930年,贺伯特进入乔治·华盛顿大学土木工程学系,但在第二年就辍学了。他以低俗小说作家的身份开始了自己的职业生涯,并与第一任妻子玛格丽特·格鲁布结婚,两人对航空充满兴趣。

贺伯特在二战期间加入美国海军,他曾短暂指挥过两艘舰艇,但两次均被解职。他服役的最后几个月实际上是在医院度过的,接受针对其各种不适抱怨的治疗。1950年贺伯特出版了《戴尼提》之后,获得读者增长。但因被控无照行医,戴尼提基金会破产且贺伯特失去著作权。1953年,贺伯特将理念宗教化并建立了第一批山达基教会。1954年,洛杉矶的一座山达基教会成立,后来成为如今的母教会国际山达基教会。贺伯特在山达基教义中逐渐加入了组织管理策略、教学原则、沟通理论和健康生活的策略[4]。随着山达基在19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在许多国家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媒体关注和法律压力,贺伯特大部分时间都在公海上度过,并组建了一支私人准军事舰队“海洋机构”,且自任“准将” 。

1975年,贺伯特返回美国,在试图渗透和控制佛罗里达州克利尔沃特镇未果后,隐居在加州沙漠中。1978年,法国缺席审判贺伯特犯下诈欺罪。同年,山达基教会的11名高阶主管因参与教会的白雪公主行动而被控28项罪名,该计划是一项针对美国政府的系统性间谍活动。贺伯特的第三任妻子玛丽·苏·贺伯特作为组织二号人物被起诉;但他本人作为同谋并未被起诉。贺伯特其后在隐居中度过了余生,由一小群山达基教干部照顾。

在美国、法国、德国等民主国家,贺伯特的生平事迹和思想理念一直备受争议。批评者包括媒体[5]、科学家、以及各国政府[6]。社会学家Stephen A. Kent认为贺伯特“很可能表现出一种恶性自恋的人格障碍”。[7]然而在山达基教会的官方传记里,他是“超凡脱俗,喜爱他人,吸引他人,充满活力、魅力,在20多个领域有巨大的能力”的神话式人物。[8][9][10]

早年

[编辑]

拉斐特·罗纳德·贺伯特于1911年出生于美国内布拉斯加州蒂尔登英语Tilden, Nebraska,父为海军军人哈利·罗斯·贺伯特,母为蕾朵拉·梅·贺伯特。他是独生子。拉斐特这个名字来自外祖父Lafayette "Lafe" O. Waterbury。

山达基教会的官方传记描述其为“神童”,他在会走路之前先会骑马,并在四岁时可以读写[11]:300。他因为外祖父在蒙大拿拥有巨大的牧场[12],因此可以每天骑马,驯马,猎捕野狼,迈出成为探险家的第一步[13]。然而,同时期的记载证明,外祖父拉斐特实际上是一名兽医而非牧场主,贺伯特也实际上在海伦娜市中心的联排别墅长大[14]:48。他的阿姨称,其母亲家族在城郊确实有一头奶牛和四五匹马,但是没有牧场[13]

贺伯特说他四岁时,成为了美国西部印地安黑脚部族英语Piegan Blackfeet巫师老汤姆的门徒[15]。在1985年,山达基宣称蒙大拿州黑脚族人纪念贺伯特成为黑脚部族亲兄弟七十周年,树多羽毛在仪式上重新建立贺伯特与黑脚部族的亲兄弟关系[15]。黑脚部族历史学家休登普西曾评论说,该族从来没有建立亲兄弟的关系,黑脚部族的官员都否认有任何试图重新建立贺伯特与该族的亲兄弟关系[15]。部族执行委员会前副总裁约翰黄肾说,一封声称重新建立贺伯特为亲兄弟的信是不可信的[15]

1930年华盛顿晚星报导,13岁时的贺伯特是当年最年轻的美国鹰级童军[16]。但根据美国童军,他们当时的证件,只是按字母顺序排列,没有记录他们的年龄,因此没有办法分辨谁是最年轻的[17][18]

军中生涯

[编辑]

1941年,贺伯特申请加入美国海军。他的申请被批准,并于1941年7月19日被任命为美国海军预备役中尉。到11月,他被派往纽约接受情报官员训练。珍珠港事件爆发的第二天,贺伯特被派往菲律宾,然后离开美国前往澳洲。然而,当贺伯特在澳洲等待前往菲律宾时,美国驻澳洲海军武官梅尔·史密斯上校指责他使得突围舰“唐·伊西德罗号”(Don Isidro)“偏离原定路线三千英里”,命令贺伯特返回美国[19]。随后告知华盛顿贺伯特滥用职权,引发麻烦,与此同时自视甚高,需要密切监督[20]

贺伯特第一次指挥的是马萨诸塞州的一艘船坞巡逻艇(上),第二次指挥的是西海岸的一艘猎潜艇(下)。在这两起事件中,贺伯特均被解职。

1942年6月,贺伯特被任命为波士顿查尔斯顿海军造船厂(Boston Navy Yard)一艘巡逻艇的指挥官,但船厂指挥官将其解职,并评价贺伯特“性格不适合独立指挥”[21]。1943年,贺伯特受命指挥一艘猎潜艇,但仅在进行了五个小时的试航后,贺伯特就声称他发现了一艘敌方潜艇。贺伯特指挥船员投入战斗68个小时。然而战后的调查得出结论,贺伯特很可能将“已知磁性沉积物”误认为是敌方潜艇[22][23][24]。次月,贺伯特无意中向墨西哥领土开火,随即被解除了指挥权[24]。1944年,贺伯特在被调动之前曾在美国海军“大陵五号”(“Algol”号AKA-54 (6))驱逐舰上服役。出发前一天晚上,贺伯特报告发现有人企图破坏[25][26]

1942年6月,海军记录显示贺伯特患有“活动性结膜炎”,后来又出现“尿道分泌物”[a]。在被解除潜艇指挥权后,贺伯特开始报告生病,列举了各种疾病,包括溃疡、疟疾和背痛。1943年7月,贺伯特被送往圣地亚哥海军医院接受观察——他在那里待了几个月[28]。多年后,贺伯特私下写信给自己说:“你用胃病作为借口,逃避海军对你的惩罚[29]。” 1945年4月9日,贺伯特再次报告生病,并重新被送往奥克兰的橡树诺尔海军医院[30][31]。1945年12月4日出院[27]

在帕萨迪纳参与神秘学

[编辑]
1938年的杰克·帕森斯

贺伯特的生活在战后立即经历了动荡。根据自己的说法,他“被家人和朋友遗弃,在我剩余的日子里恐怕成为一个绝望的跛子,和可能是在他们之中的负担。”[32]他的女儿Katherine则提出了一个相当不同的版本:他的妻子拒绝从华盛顿州布雷默顿的家中赶走子女,在加州加入他。他们的婚姻现在处于期末困难中,而他选择留在加州。[33]

1945年8月,贺伯特搬到杰克·帕森斯帕萨迪纳住宅。帕森斯是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火箭推进研究员和喷气推进实验室(JPL)的创立者之一,他的双重生活则是一名狂热的神秘学者泰勒玛信徒、英国仪式魔术师阿莱斯特·克劳利的追随者和克劳利的东方圣殿会英语Ordo Templi Orientis(又译东方神殿教,拉丁语Ordo Templi Orientis,简称O.T.O.)分会的领导人。[34][35]他只会租房子里的房间给他具体应该是“无神论者和波希米亚人性格”的租户。[36]

贺伯特和帕森斯交朋友,不久便与帕森斯的21岁女朋友莎拉·“贝蒂”·诺思鲁普发生性行为。[37]尽管这样,帕森斯对贺伯特印象非常深刻,并向克劳利报导:

[贺伯特]是个绅士;他有红头发,绿色的眼睛,诚实聪明,我们已经成为好朋友了。两个月前,他搬进来与我一起,虽然贝蒂和我还是友好的,但她已经把她的性爱转移给罗恩了。虽然他没有接受正式的魔法训练,但他在这方面的经验和理解非常丰富。从他的一些经验来看,我推断他与一些好高智慧的生物直接接触,可能是他的守护天使。他将他的天使描绘成一个有红发的美丽翅膀的女子,他称之为皇后,在他的生活中引导他,并多次拯救了他。他是我所见过最具泰勒玛的人,完全与我们自己的原则一致。[38]

帕森斯以书面形式提到贺伯特为“Frater H”[39],成为帕萨迪纳O.T.O.的热情合作者。这两人在“巴巴伦仪式”上进行合作,这是一个旨在召唤一名至高无上的泰勒玛女神巴巴伦英语Babalon化身的性爱魔法英语Sex magic仪式。在1946年2月和3月进行了几晚,以召唤一个参与更多性爱魔法的“元素”。[40]理查·梅茨格英语Richard Metzger所形容:

帕森斯用他的“魔法棒”来卷起一个能量漩涡,所以元素将被召唤。翻译成简单的英文,就是帕森斯以心灵提升之名来手淫,而贺伯特(在这个事件的记事簿中称为“抄写员”)则为了预兆和显灵而端详星际飞机。[41]

这个“元素”以玛乔丽·卡麦隆的形式在几天后来到,她同意参与帕森斯的仪式。[40]不久之后,帕森斯、贺伯特和莎拉同意建立一个商业伙伴关系——“联盟企业”,他们投资了几乎他们所有的储蓄,绝大多数是由帕森斯贡献的。该计划是为贺伯特和莎拉在迈阿密购买游艇,并航行到西海岸出售游艇获利。贺伯特则有不同的想法,他写信给美国海军,要求准许离开国家去“探访中南美洲和中国”以“收集写作材料”为目的,换句话说,就是要环游世界。[42]阿莱斯特·克劳利强烈地批评帕森斯的行为,写道:“可疑的罗恩玩弄著欺诈诡计 - 杰克·帕森斯这软弱的傻瓜 - 显而易见受害者在骗子身上徘徊。”帕森斯试图透过获得禁制令来收回他的钱,以防止贺伯特和莎拉离开国家或处置他资产的剩余。[43]他们试图航行,但是被暴风雨逼回港口。一周后,联盟企业解散了。帕森斯只收到贺伯特一张2,900美元的期票,回到家中“心灰意冷”。之后他不得不把他的往宅卖给开发商,以弥补他的损失。[44]

家庭生活

[编辑]

根据非官方的传记,贺伯特并不遵守他自己所建立传播的道德系统,他最少有七子女,三名妻子,其中二名重婚[45]

贺伯特的长子是小罗恩·贺伯特(1934-1991),曾经帮助父亲建立山达基教帝国,但后来指控父亲是骗子。他在1983的访问中说:“山达基是一个集权力、金钱和情报搜集为一体的游戏。”

贺伯特的第二任妻子莎拉·诺思鲁普·贺伯特在1952年申请离婚,法庭纪录他们在1946年结婚时,莎拉并不知道贺伯特与第一任妻子凯瑟琳梅贺伯特还未离婚,而且有两名子女。贺伯特与凯瑟琳在1947年12月才正式离婚。

莎拉指控贺伯特“进行系统性的酷刑、殴打和绞刑的科学实验。”她还指责罗恩贺伯特绑架亚历克西斯,他们的女儿。这个报导,于1951年在洛杉矶上了报纸头条 。

贺伯特在1952年与玛丽·苏·贺伯特结婚,有四子女,其中昆廷贺伯特在1975年自杀,年仅18岁。1978年,玛丽·苏因为“白雪行动”被判监4年,其他9名山达基主管被判有罪。玛丽休服刑一年后出狱。根据传记作家罗素·米勒英语Russell Miller(Russell Miller),玛丽·苏为贺伯特顶罪。她在日后的权力斗争败给大卫·密斯凯维吉,他在1986年贺伯特死后成为新任教会主席。

1967年被禁止入境英国事件

[编辑]

1967年,当时的英国工党政府对山达基教采取强硬态度,更禁止外籍山达基教教徒进入英国领土(该措施一直有效至1980年)。为了作出回应,该教创办人贺伯特指控当时的英国首相哈罗德·威尔逊正密谋与苏联、一些精神病学家和金融家联手,策划一些国际性阴谋[1] 。该阴谋被贺伯特指控为“田中奏折”,但当时大多数的英国人不相信该阴谋。事件最后,时任威尔逊内阁的卫生部长肯尼士·罗宾逊(Kenneth Robinson)更成功入禀英国法院,以诽谤罪控告山达基教L·罗恩·贺伯特

行骗纪录

[编辑]

英国政府曾下令洛杉矶领事馆秘密侦查罗恩贺伯特的资格,最后在1977年4月26日得出答案,暴露了他诈骗情节。卫生署的有关文件原本封锁至2019年,《英国时报》通过信息自由法案英语USA Freedom Act向国家档案馆请求后成功取得文件[46]。 前山达基人 John McMaster,在以下证供署了名:

罗恩贺伯特宣称,红杉大学在53年2月10日授予他哲学博士学位,表彰他在戴尼提和山达基领域中出色的工作,该学位记录在加利福尼亚州教育部。真相是贺伯特等人在洛杉矶某处收购房地,注册为红杉大学后,立即授予自己博士学位。

加州当局于1971年关闭红杉大学,扣押所有文件。而且该大学从没有取得设立批准,从没有被加州政府承认,这个组织没有固定场所,并不存在,从未授权任何文凭或学位,当局追寻院长以作审问。

美国军官协会官方杂志在2010年的专文列举军事荣誉的骗子 [47]

根据“欺诈猎人”查克和玛丽·山太的考查,山达基创立者罗恩贺伯特已被列为多枚紫心勋章的骗子。

前科

[编辑]

1978年,贺伯特在法国被判欺诈有罪,监禁四年,罚款三万五千。他没有出席审讯,从没去法国服刑,至死都是逃犯。[48]

此外,教会多次有组织性地犯了严重罪行,虽然贺伯特没有被定罪,但他身边的最高层主管人员也有前科。早在1972年,某山达基教堂收到炸弹威胁信,信纸属于“山达基丑闻”的作者莫兰·库珀,信上有她的指纹,但信纸是被教会所偷。1976年,教会展开“恐慌行动”(Operation Freakout),尽力促使库珀入狱或精神病院。恐慌行动包括信纸偷窃,书写炸弹威胁信给政府高官[49]。后来联邦调查局揭穿“恐慌行动”与“白雪公主行动”(Operation Snow White) 。

1978年,山达基教会的“白雪公主行动”被揭露,这是当时美国有史以来最大的国内间谍事件,罪行包括在联邦检察官办公室和国内税收服务进行渗透、窃听、窃取文件。 十一名山达基高层主管被判罪二至六年(包括缓刑),贺伯特时任妻子也在其中,在加拿大被定罪的还未算在内。贺伯特本人被官方称为“未被起诉的同谋者”,他后来没有公开露面,避免受到调查[50]

去世

[编辑]

贺伯特最后两年住在豪华的旅居车,深深躲藏在加利福尼亚州克雷斯顿附近的牧场。[51]

他继续收到大量的金钱,福布斯杂志估计,到1982年止,至少二亿美元聚集在他的名下。1985年9月,国税局通知教会,正考虑起诉他税务欺诈。[52]

他的健康进一步恶化,包括有慢性胰腺炎。1986年1月17日,他遭受了致命的中风,一个星期后死亡。[53]

捏造的履历生平

[编辑]

在他的一生中,贺伯特对自己做出了诸多严重夸大或是完全错误的陈述。他关系疏远的长子隆纳·德沃尔夫(Ronald DeWolf,俗名“尼布斯”Nibs)报告说,“我父亲所写或所说的有关他自己的内容,百分之九十九都是假的”。一位在帕萨迪纳认识贺伯特的熟人回忆说,他认识到贺伯特的史诗般的自传故事都是根据其他人的作品改编的[b]。1984年10月,一位美国法官发布了一项裁决书,其中写道贺伯特“证据表明,就他的历史、背景和成就而言,这个人实际上是一个病态的骗子”[55]:370–71

遗产

[编辑]

他的遗嘱提供了一个信托基金,以支持妻子玛丽·苏·贺伯特,她生的孩子亚瑟、戴安娜、叙泽特,及他的第一任妻子波利所生的女儿凯瑟琳[56]。他剥夺了另外两个孩子:长子小罗恩·贺伯特及他与第二任妻子萨拉所生的女儿亚历克西斯·瓦莱丽的继承权。[57] 小罗恩·贺伯特改名换姓,在1982年起诉教会,争取控制他父亲的遗产,结果失败[58]。亚历克西斯·瓦莱丽于1971年曾试图联络她的父亲。她被拒绝,且收到暗示她真正的父亲是杰克·帕森斯,她的母亲在战争期间曾是纳粹间谍。[59] 两人威胁诉讼,后来接受庭外和解。[57]

山达基

[编辑]

贺伯特死后,山达基教会的领袖大卫·密斯凯维吉宣称,他的遗体已成为他工作的障碍,他已决定“抛弃躯体”继续他的研究[60][61]。他的著作版权和大部分财产都遗赠给了山达基教会[62]。据教会称,贺伯特的全部山达基教和戴尼提文本都刻在新墨西哥州一处山下保险库的钢板上,钢板之上的土地有用推土机推平出一个贺伯特设计的标志,以便从太空中也能看到[63][64]

贺伯特的个人崇拜遍布山达基,尊称为首字母缩写LRH,中文称贺伯特先生。教会每年都会将他的生日作为宗教节日庆祝,并举办LRH生日游戏[65]。每个山达基中心都专门留有一个供奉的房间并称为书房,里面备有桌椅、笔墨和打字机[62]。他是山达基理论最终的源泉,被称为“源头”(the Source)而且没有继任者[66][67]。山达基也被人称为“致力于贺伯特形象的运动”[68]

贺伯特在山达基中拥有非常多的身份,被称为“多学科大师”,作为摄影师、作曲家、科学家、治疗师、探险家、航海家、哲学家、诗人、艺术家、人道主义者、冒险家、士兵、童军、音乐家和艺术家,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69]。贺伯特的半身塑像和肖像画在整个山达基组织中都很常见,会议上也会有人对其肖像鼓掌[70]:29–30[71]

山达基教的神圣资料与贺伯特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根据山达基教的官方教义,“贺伯特是该教每一部圣书的唯一作者或叙述者;实际上,他被认为是山达基教背后唯一的策划天才。”山达基人认为贺伯特以口头或书面形式所说的一切都是“经文”[72]

主要作品

[编辑]

贺伯特是高产的小说家,曾撰写数百篇短篇小说和数十部长篇小说。至于阐述山达基教教义的著作,根据山达基教会的官方数字,贺伯特撰写了6500万字。

地球战场》(Battlefield Earth: A Saga of the Year 3000)和《戴尼提:现代心灵健康科学》(Dianetics: The Modern Science of Mental Health)可能是贺伯特最著名的两本书。前者是他的科幻小说代表作,并以改编电影被评为史上最差的电影英语List of films considered the worst之一而闻名。后者则是他身心灵思想的理论基础,也是山达基教会最积极向公众推广的书。

脚注

[编辑]
  1. ^ Owen argues that Hubbard likely suffered from venereal disease, writing: "Sulfa drugs were used in treatment but in excess could cause bloody urine, something which Hubbard's shipmate Thomas Moulton saw him passing on at least one occasion. Hubbard himself later complained about the amount of sulfa he had been fed in the Navy. Former Scientology spokesman Robert Vaughn Young claims that Hubbard's private papers refer to him having caught gonorrhoea from a girlfriend named Fern, which forced him to secretly take sulfa."[27]
  2. ^ “他声称自己在英国的“皇家博物馆”,正沿着这个大厅走下去,三名科学家走出办公室,发现了他,抓住了他,把他带到了办公室,开始测量他的头骨并说这是一个完美的例子,然后一言不发地将他推出去,“哎呀,这真是一个伟大的故事,只是我想我已经在萧伯纳作品中读到了这个故事。”有一次他讲述了一个在阿留申群岛指挥一艘驱逐舰的故事,靠近一些冰[浮冰],一只北极熊跳上船追赶周围的所有人。 这是科里·福特(Corey Ford,美国诙谐小说家)的故事。[54]

参考资料

[编辑]
  1. ^ Von Dehsen, Christian D. "L. Ron Hubbard", in Philosophers and religious leaders, p. 90. Westport, Conn.: Greenwood Publishing Group, 1999. ISBN 978-1-57356-152-5
  2. ^ 例如1988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戴尼提:自我心理调节技术》(ISBN 9787108001740)、1997年海南出版社出版的《地球杀场:公元3000年的英雄史诗》(ISBN 9787806179321),封面的作者署名皆为“L·罗恩·哈伯德”。
  3. ^ 賀伯特傳記, 德国: University of Marburg, 1999 [2008-11-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7-06) (英语) 
  4. ^ Dericquebourg, Régis. Scientology: From the Edges to the Core. Nova Religio. 2017, 20 (4): 5–12. ISSN 1092-6690. doi:10.1525/nr.2017.20.4.5可免费查阅. 
  5. ^ Sappell, Joel; Welkos,Robert W, 宗教背後的頭腦, 洛杉矶时报, 1990-06-24: p. A1:1 [2008-11-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6-02) (英语) 
  6. ^ Lee, John, 李氏戴尼提和山達基教報告, Committee on the Healing Arts (Ontario), 1970 (英语) 
  7. ^ Lane, J., & Kent, S. A. (2008). "Malignant narcissism, L. Ron Hubbard, and Scientology's policies of narcissistic rage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rans. as Politiques de rage et Narcissisme Malin. Criminologie, 41(2), 117-55.
  8. ^ 他是大於生命,喜歡他人,吸引他人,充滿活力、魅力,和在20多個領域有巨大的能力, www.scientology.org Biography, [2021-0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1-28) (英语) 
  9. ^ L·罗恩·贺伯特, [2006-04-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8) (英语)  Corydon, Bent, 羅恩賀伯特:彌賽亞或狂人(免費在線版) revised, Barricade Books, 1992-07-25 [2008-11-08], ISBN 0-942637-57-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3-06) (英语) 
  10. ^ Atack, Jon, 一片藍天, New York, NY: Carol Publishing Group, 1990 [2008-11-08], ISBN 0-8184-0499-X,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12) (英语) 
  11.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Tucker1989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12. ^ Hubbard, L. Ron. About The Author. Have You Lived Before This Life?: A Scientific Survey: A Study of Death and Evidence of Past Lives. Los Angeles: Church of Scientology Publications Organization. 1977: 297. ISBN 978-0-88484-055-8. OL 8192729M. 
  13. ^ 13.0 13.1 Sappell, Joel; Welkos, Robert. The Mind Behind the Religion : Chapter Two : Creating the Mystique : Hubbard's image was crafted of truth, distorted by myth. Los Angeles Times. June 24, 1990. A38:1. 
  14.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Atack1990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15. ^ 15.0 15.1 15.2 15.3 Sappell, Joel; Robert W. Welkos. Staking a Claim to Blood Brotherhood. The Scientology Story (Los Angeles Times). 1990-06-24: A38:5 [2007-05-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6-26). 
  16. ^ Oratory Contest Winners in six schools chosen - Victor at Woodward is Ronald Hubbard. Washington Evening Star. 1930-03-25. Ronald Hubbard, 19 years old, at one time the youngest Eagle Scout in America, was the winner of the contest at the Woodward School for Boys [...] 
  17. ^ Miller 1988,第25页
  18. ^ Spaink, Karin. Was Ron really the youngest Eagle Scout in the US?. Documents of a Lifetime:The L. Ron Hubbard Papers. 1996-12-12 [2009-02-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17). 
  19. ^ Ron The War Hero, Chris Owen
  20. ^ 电报原文Atack 1990,第72页
  21. ^ Atack 1990,第74页.
  22. ^ "Battle Report – Submission of", A16-3(3)/PC815, Vice Adm. Frank Jack Fletcher, Commander NW Sea Frontier, June 8, 1943; Image of document
  23. ^ Miller 1987,第105页.
  24. ^ 24.0 24.1 Sappell, Joel; Welkos, Robert W. The Mind Behind the Religion : Chapter Two : Creating the Mystique : Hubbard's image was crafted of truth, distorted by myth.. Los Angeles Times. June 24, 1990 [July 25, 2022]. 
  25. ^ Atack 1990,第81页.
  26. ^ Miller 1987,第108–109页.
  27. ^ 27.0 27.1 Owen, Chris. Crippled and blinded. Ron The War Hero: The True Story of L Ron Hubbard's Calamitous Military Career. Silvertail Books. 2019. ISBN 9781909269897 –通过David S. Touretzky. 
  28. ^ Miller 1987,第107页.
  29. ^ Wright 2013,第53–54页.
  30. ^ Miller 1987,第110页.
  31. ^ Miller 1987,第112页.
  32. ^ L. Ron Hubbard. My Philosophy. Church of Scientology International. [2017-06-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1-08) (英语). 
  33. ^ Miller, p. 125
  34. ^ Lawrence Wright. The Apostate: Paul Haggis vs. the Church of Scientology.. The New Yorker. 2011-02-14 [2015-09-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5) (英语). 
  35. ^ Miller, p. 113
  36. ^ Miller, p. 114
  37. ^ Miller, p. 117
  38. ^ Quoted in Symonds, John. The Great Beast: the life and magick of Aleister Crowley, p. 392. London: Macdonald and Co., 1971. ISBN 0-356-03631-6
  39. ^ Stoddard Martin. Orthodox Heresy: The Rise of 'magic' As Religion and Its Relation to Literature. Macmillan Press. 1989: 195 [2017-06-05]. ISBN 978-0-333-4354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5). 
  40. ^ 40.0 40.1 Urban, Hugh B. Magia sexualis: sex, magic, and liberation in modern Western esotericism, p. 137. Berkeley,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6. ISBN 978-0-520-24776-5
  41. ^ Metzger, Richard. Book of Lies: The Disinformation Guide to Magick and the Occult, p. 200. New York: The Disinformation Company, 2008. ISBN 978-0-9713942-7-8
  42. ^ Pendle, p. 268
  43. ^ Pendle, p. 269
  44. ^ Pendle, p. 270
  45. ^ Don Lattin. Scientology Founder's Family Life Far From What He Preached(山達基創立者的家庭生活遠不如他的傳道). San Francisco Chronicle. 2001-02-12 [2010-10-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0-27). 
  46. ^ Kennedy, Dominic. Secret mission to expose L. Ron Hubbard as a fake [秘密任务揭露罗恩贺伯特是假的]. The Times (UK). 2009-08-06 [2010-07-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6-06). 
  47. ^ Scott, Latayne C. Decorated in shame [授勋耻辱]. Millarity Officers Association of America. 2010-02-01: p.71 [2010-07-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7-25). 
  48. ^ Morgan, Lucy. Abroad: Critics public and private keep pressure on Scientology. St. Petersburg Times. 1999-03-29 [2010-07-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01). 
  49. ^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v. Jane Kember, Morris Budlong, Sentencing Memorandum; pp. 23-25
  50. ^ Mystery of the Vanished Ruler. Time (magazine). 1983-01-31 [2007-08-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9-30). 
  51. ^ Brown, Mark (January 30, 1986). "Creston provided quiet retreat for controversial church leader". The County Telegram-Tribune, San Luis Obispo, pp. 1A/5A.
  52. ^ Behar, Richard (October 27, 1986). "The prophet and profits of Scientology". Forbes 400 (Forbes)
  53. ^ Reitman, p. 323
  54. ^ Interview with Nieson Himmel, Los Angeles, 14 August 1986. David S. Touretzky. The Bare-Faced Messiah Interviews. [2024-1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12-10). 
  55.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Miller1987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56. ^ [Staff] (February 7, 1986). "Hubbard Left Most of Estate to Scientology Church; Executor Appointed". The Associated Press
  57. ^ 57.0 57.1 Atack, p. 356
  58. ^ Lamont, p. 154
  59. ^ Miller, p. 306
  60. ^ Petrowsky, Marc. Sects, Cults, and Spiritual Communities: A Sociological Analysis. Westport, Conn: Praeger. 1998: 144. ISBN 978-0-275-95860-2. 
  61. ^ Atack 1990,第354页.
  62. ^ 62.0 62.1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reitman-rs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63. ^ Gallagher, Eugene V.; Ashcraft, Michael. African Diaspora Traditions and Other American Innovations. Introduction to New and Alternative Religions in America 5. Westport, Conn.: Greenwood Publishing Group. 2006: 172. ISBN 978-0-275-98717-6. 
  64. ^ 35°31'28.6"N 104°34'20.2"W. Google maps. 
  65. ^ Ortega, Tony. Scientology founder L. Ron Hubbard's 112th birthday: What's your favorite tall tale of his?. March 13, 2023 [2024-08-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1-03). 
  66. ^ per Lonnie D. Kliever
  67. ^ Rothstein 2007,第24页.
  68. ^ per Mikael Rothstein
  69. ^ Rothstein 2007,第21页.
  70. ^ Westbrook, Donald A. Researching Scientology and Scientologists in the United States: Methods and Conclusions. Lewis, James R.; Hellesoy, Kjersti (编). Handbook of Scientology. Brill Handbooks on Contemporary Religion. Brill. 2017. ISBN 9789004330542. 
  71. ^ My Scientology Movie, at 59:00
  72. ^ Rothstein 2007,第19页.

参考文献

[编辑]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