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三官出巡图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宋马麟三官出巡图 轴
艺术家马麟
年份宋朝
类型绢本设色;
尺寸122.9 cm × 174.2 cm(48.4英寸 × 68.6英寸)
收藏国家/地区 中华民国台湾
收藏地台北市国立故宫博物院
登录号故画000847
网址国立故宫博物院器物典藏资料检索系统

三官出巡图》为描绘道教天官、地官、水官三位神祇合体出巡的巨幅绘画作品,画面宏伟壮观,人物与神祇众多,展现道教仪典与神系观念的艺术再现。此类三官合体图像在传世作品中相当罕见,具独特研究价值。[1]

宗教背景

[编辑]

三官大帝为道教中重要神祇,包括:

天官(赐福天官)主司天界,赐予福德;

地官(赦罪地官)主司地界,赦免罪愆;

水官(解厄水官)主司水界,解除灾厄。

三官信仰最早可追溯至唐代,相关图像随后以壁画、经书插图、卷轴绘画等形式广为流传。道教仪式中,信徒会在道坛悬挂三官画像进行观想、礼赞与祈福,尤在大型“普渡”仪式时祈请三官神明莅临,图像亦可能作为法会仪轨之视觉载体。[2]

画作内容

[编辑]

此画描绘三官分乘龙、骑狮或乘车,自云雾、波涛与林岭中现身,分赴天、地、水三界出巡。随行队伍逾八十人,包括天将、土地神、龙王、鱼精等,神鬼造型多元,显现神明出巡之威仪与庄严。

画面细节丰富,对仪仗、舆服、瑞兽、道服纹饰与须发皆以泥金勾描细致描绘。构图缜密、色彩鲜明,具有高度视觉张力与叙事性。

归属与年代

[编辑]

本画旧题为南宋宫廷画家马麟(活动于13世纪)之作,但画中并无签款。山水景物风格类似马氏惯用技法,惟笔力稍弱,人物风格则更接近元明两代职业画家所作的宗教人物画。

因此学界普遍认为本幅应为后人托名之作,且创作年代不晚于明代。其内容与风格融合宋画细致笔墨与元明道教图像程式,反映其跨时代性与宗教文化的延续。

艺术与文化意涵

[编辑]

三官出巡图》展现道教天、地、水三界的神祇体系与宇宙观,并透过图像视觉化宗教仪式与信仰实践。此作不仅具有宗教功能,也提供研究古代道教视觉文化、服饰制度与神祇造型的重要依据。

其视觉语言亦具叙事性与戏剧性,符合中国绘画中“图像讲道理”与“诗画合一”的传统精神,为罕见的宗教美术范例。[2]

参考文献

[编辑]

参见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