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中国农业科学院

坐标39°57′34″N 116°19′15″E / 39.95956°N 116.32080°E / 39.95956; 116.32080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中国农业科学院
主要领导
院长吴孔明
(副部长级)
党组书记杨振海
(副部长级)
副院长
4
叶玉江孙 坦刘现武曹永生
纪检组组长周若辉
党组成员
1
陈华宁
机构概况
上级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机构类型农业农村部直属事业单位
行政级别正司局级
联络方式
总部
实际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
39°57′34″N 116°19′15″E / 39.95956°N 116.32080°E / 39.95956; 116.32080
邮政编码100081
对外官网www.caas.net.cn
机构沿革
成立时间1957年3月1日
影像资料
农科院西门(2020年10月)

中国农业科学院成立于1957年3月1日,是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的国家级农业科研机构,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中国农业科学院共有两院院士17人。中国农业科学院下设10个职能部门,34个直属研究所[1]

历史沿革

[编辑]

1936年9月,日本外务省文化事业部在青岛江苏路19号设立了华北产业科学研究所日语華北産業科学研究所,以开展山东地区农业改良的相关试验研究。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日军占领北京,产研于同年12月移至北京。1938年4月,产研受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委托建立了中央农事试验场,其办事处设在北京西城鲍家街21号的民国大学旧址,实验农场则设在西郊的白祥庵村,新所址、实验室的建设也在白祥庵村展开。同年9月,中央农事试验场并入产研。1940年6月1日,中央农事试验场更名为华北农事试验场。1943年10月15日,白祥庵村的北京本部新楼完工,实验室、办公室随后迁移至此。在这段时间中,华北农事试验场不断接管其它华北地区已有的试验场,同时也新建了一批试验场,形成了遍布华北地区的试验场网络,1943年年末时本场与各支场共计有员工636人。[2][3]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同年10月中旬国民政府接收产研,其农业部分由中央农业实验所接收,成为北平农事试验场;林业部分由中央林业实验所接收,成为北平林业试验场,畜牧部分由中央畜牧实验所接收,成为华北畜牧兽医工作站。在此期间,由于人才缺乏与管理不善,除北平农事试验场有零星研究成果外,其余单位的研究工作已完全停顿。[4]

1949年2月,北平和平解放,北平农事试验场与林业实验所、畜牧试验所、兽疫防治处和河北省农业改进所于同年5月1日合并成立华北农业科学研究所[5][6]。新中国成立后,国家进入计划经济建设,农业增产任务很大。为配合农业合作化运动、统一全国农业科学工作的领导,中央农村工作部于1954年9月16日批准农业部筹建中国农业科学院。1957年3月1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在华北农业科学研究所的所址上成立,丁颖院士任中国农业科学院首任院长。同年4月15日农业部发布通知,原属农业部直接领导的华北农业科学研究所、东北农业科学研究所、西北农业科学研究所、华东农业科学研究所、华中农业科学研究所、华南农业科学研究所、西南农业科学研究所、哈尔滨兽医科学研究所、兰州畜牧兽医科学研究所筹备处、镇江蚕业研究所、农业机械化研究所筹备处均交由中国农业科学院领导。[7]

1964年10月14日,丁颖院长因病离世,次年7月19日,金善宝接任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军宣队于1967年12月27日进驻农科院,工宣队于1969年1月进驻农科院。文革开始后,大批职工被下放,大量实验农场被侵占,科研机构也遭到削弱。1970年8月23日,国务院副总理纪登奎对“关于农科院、林科院体制改革的报告”批示,“同意报告第三次下放的方案,作为第一步。留下的新机构620人,待再审查一次另批。”同年,中国农业科学院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合并为中国农林科学院[8]。1978年3月13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和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恢复建制。

2022年8月28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安全研究中心落户上海。[9]

机构设置

[编辑]

根据有关规定,中国农业科学院内设机构为副司局级。中国农业科学院设置下列机构:

内设机构

[编辑]

直属事业单位

[编辑]

共建单位

[编辑]

历任院长

[编辑]
  1. 丁颖(1957年9月-1964年10月)
  2. 金善宝(1965年7月-1982年6月)
  3. 卢良恕(1982年6月-1987年12月)
  4. 王连铮(1987年12月-1994年11月)
  5. 吕飞杰(1994年11月-2001年7月)
  6. 翟虎渠(2001年7月-2011年11月)
  7. 李家洋(2011年11月-2016年12月)
  8. 唐华俊(2016年12月-2021年10月)
  9. 吴孔明(2021年10月-)

参考文献

[编辑]
  1. ^ 组织架构 _ 中国农业科学院. www.caas.net.cn. [2025-05-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4-08). 
  2. ^ 华北农事试验场. 华北农事试验场要览 (PDF). 1943年 [2025-01-22].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5-01-22). 
  3. ^ 丁晓杰. 日伪时期华北产业科学研究所的设立及其活动. 史学月刊. 2010年10月15日, (2012年第2期): 99–104 [2025-0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1-22). 
  4. ^ 近世中国农业研究机构概况. agri-history.ihns.ac.cn. [2025-0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1-22). 
  5. ^ 在房子均价6万的北京三环,为什么用150亩种麦子?_澎湃号·政务_澎湃新闻-The Paper. www.thepaper.cn. [2025-0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6-18). 
  6. ^ 陈凤桐. 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 [2025-01-22]. 
  7. ^ 黄佩民. 中国农业科学院成立的前后. 古今农业. 2007年第2期: 101–109 [2025-0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1-22). 
  8. ^ 中国农业科学院. 中国农业科学院志1957-1997 第1版. 北京: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年12月. ISBN 7801672720. 
  9. ^ 中国农科院生物安全研究中心落户上海 为“肉蛋奶粮”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2022-08-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31).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