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中国选举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中国选举始于20世纪初期清朝政府所推行的立宪运动。中国首次选举可追溯至1907年(光绪33年)于直隶省天津县所举办的县议事会议员选举。该次选举为实验性选举,为之后1909年(宣统元年)于全国举行的选举做准备。1911年(宣统3年)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的国体君主制改为共和制。选举制度在日后成立的中华民国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制度中,得以扩及更多政府机构

大清帝国

[编辑]
1909年举行咨议局选举省份地图
1910年10月3日大清资政院第一次举行开院礼时全体议员合影

1906年(光绪32年),清朝政府开始推行立宪运动,希望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制。其中计划在当时中国各级政府中设立由选举产生民意代表组成的议会机关,包含中央设立“资政院”,各省设立“咨议局”,各府、州、县设立“议事会”。[1]在此同时,中国各地也开始推广地方自治,民间自发成立的学会或公司等团体开始以选举的方式选出其领袖。[2]

1907年(光绪33年),中国第一次选举在6月16日至28日(农历5月6日至18日),于直隶省天津县举行,选出该县的县议事会议员。该次选举为实验性选举,为之后全国选举做准备。[3][4]

光绪三十三年五月六日,试办天津县议事会议员初选开始,城厢内外和四乡选民依序投票,十八日终止。这是天津,也是我国的第一次选举活动……

——《天津通志》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性选举在1909年(宣统元年)举行。首先在二月至六月间,全国各省(包含汉地十八省东三省,不含新疆省)举行咨议局选举,选出咨议局议员。随后,各省咨议局议员以间接选举的方式举行资政院选举,选出98名资政院议员。

大清帝国由于其君主制之国体,在立宪运动中举行的选举仅及于议会机关。而在立宪运动下所成立的议会机关,仅具有为政府在政策上咨询及建议的功能,并无立法、人事、预算等权力。

中华民国大陆时期

[编辑]
1913年4月8日中华民国第一届国会开院式全体议员合影

1912年(民国元年),中华民国成立,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共和国。在共和体制下,选举举行的范围较清朝更为广泛。中国政府的组成也参考权力分立原则,包含具有完整立法、人事、预算等权力的国会,以及向国会负责的政府首脑国家元首

中华民国大陆时期之国会一般包含了由直接选举间接选举产生的议员;而国家元首大总统总统)则由国会以间接选举的方式选出。在此时期举行过的重要选举如下。

国会议员选举

[编辑]
选举 届次 机关 选举方式 日期 当选人
中华民国第一届国会议员选举 第一届 众议院 直接选举 1912年12月10日-
1913年1月10日
众议院议员596名
参议院 间接选举 1913年2月10日 参议院议员274名
中华民国第二届国会议员选举 第二届 众议院 直接选举 1918年5月24日 众议院议员406名
参议院 间接选举 1918年6月20日 参议院议员168名
1947年中华民国国民大会代表选举 第一届 国民大会 直接选举 1947年11月21日-
1947年11月23日
国民大会代表2961名
1947年-1948年中华民国监察委员选举 监察院 间接选举 1947年12月7日-
1948年1月10日
监察委员180名
1948年中华民国立法委员选举 立法院 直接选举 1948年1月21日-
1948年1月23日
立法委员759名

国家元首选举

[编辑]
选举 任次 日期 选举人团 集会地点 当选人
1911年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选举 第一任 1911年12月29日 各省都督府代表联合会 南京 临时大总统孙中山 临时副总统:黎元洪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选举 第二任 1912年2月15日 临时参议院 南京 临时大总统袁世凯 临时副总统:黎元洪
1913年中华民国大总统选举 第一任 1913年10月6日 第一届国会(第一期常会) 北京 大总统袁世凯 副总统:黎元洪
1916年中华民国副总统选举 第一任 1916年10月30日 第一届国会(第二期常会) 北京 副总统:冯国璋
1918年中华民国大总统选举 第二任 1918年9月4日 第二届国会 北京 大总统徐世昌
1921年中华民国非常大总统选举 不适用 1921年4月7日 第一届国会国会非常会议 广州 非常大总统孙中山
1923年中华民国大总统选举 第三任 1923年10月5日 第一届国会(第三期常会) 北京 大总统曹锟
1948年中华民国总统选举 第一任 1948年4月20日 第一届国民大会第一次会议 南京 总统蒋中正 副总统李宗仁

现代选举

[编辑]
1954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步出会场

1949年(民国38年)12月以后,中国国民党领导的中华民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海峡两岸分治的格局形成。关于两岸分治后的选举制度,详见各主条目。

参见

[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