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中华民国驻奥地利大使列表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本列表为中华民国奥匈帝国奥地利共和国历任公使与代表名录。两国已无正式外交关系

邦交时期

[编辑]

无邦交时期

[编辑]

代表机构

[编辑]

1971年5月28日,奥地利与中华民国中止外交关系。1973年8月11日,中华民国于奥地利首都维也纳设立中国文化研究所德文 下同Institut für chinesische Kultur),并兼辖国际原子能机构连络办事处的功能。1992年,奥地利政府同意在中国文化研究所另增加台北经济文化办事处Taipei Wirtschafts und Kulturbüro)名称对外。1993年7月19日,更名为具大使馆功能驻奥地利台北经济文化代表处Taipei Wirtschafts- und Kulturbüro in Österreich[注 1][2][3][4][5]

历任代表(1973年至今)

[编辑]
姓名 任命 到任 免职 离任 外交衔级
对外名义
外交职务
本职职务
备注
桂宗尧 1973年10月26日[6] 1973年4月1日[6] 1976年1月20日[6] 1976年6月1日[6] 主任 主任
陆以正 1979年4月2日[6] 1979年5月3日[6] 1981年5月30日[6] 1981年6月30日[6] 主任 主任
罗龙 1981年11月16日[6] 1981年12月16日[6] 1986年2月5日[6] 1986年5月7日[6] 代表 代表
杜元方 1986年4月30日[6] 1986年6月16日[6] 1989年7月7日[6] 1989年9月21日[6] 代表 代表
罗龙 1989年7月7日[6] 1989年9月29日[6] 1992年12月29日[6] 1993年10月10日[6] 代表 代表 再次派驻奥地利
邓申生 1993年6月12日[6] 1993年10月5日[6] 1996年8月3日[6] 1996年10月3日[6] 代表 代表
夏甸 1996年8月28日[6] 1996年12月18日[6] 2000年11月6日[7] 2001年1月23日[8] 代表 代表
魏武炼 2000年11月6日[7] 2001年1月23日[8] 2003年11月7日[9] 代表 代表
黄俊彦 2003年9月23日[10] 2003年11月7日[9] 2008年12月1日[11] 2009年10月 代表 代表
陈连军 2009年8月12日[12] 2009年10月3日[13] 2015年10月31日[14] 2016年1月 代表 代表
特命全权大使
[注 2]
史亚平 2015年10月31日[14] 2016年1月16日[18] 2020年7月16日[19] 2020年9月 代表 特命全权大使
张小月 2020年7月15日[20] 2020年9月26日[21] 2024年10月14日[22] 2024年11月 代表 特命全权大使
刘玄咏 2024年10月14日[22] 2024年12月[23] 现任 代表 特命全权大使

注释

[编辑]
  1. ^ 驻奥地利代表处(台北经济文化代表处、中国文化研究所),至2017年省略中国文化研究所名称。[1]
  2. ^ 2012年9月1日,中华民国外交部为统一驻外人员内部职称,明定大使馆、代表处设大使、公使,代表处对外仍称代表、副代表;办事处设总领事、副总领事,对外仍称处长、副处长。[15][16]
    代表处馆长为特任或简任第十三职等至第十四职等者任大使衔代表、简任第十二职等至第十三职等者任公使衔代表;办事处长为简任第十二职等者任总领事衔处长、副处长为简任第十职等至第十一职等者任副总领事衔副处长。[17]
    注:部分驻外机构名称虽使用“办事处”,但层级等同“代表处”,馆长为代表。

参考资料

[编辑]
  1. ^ 《中華民國106年外交年鑑》〈附錄十 中華民國駐外代表機構名錄〉 (PDF). 中华民国外交部. [2022-03-29].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2-08). 
  2. ^ 《中華民國86年外交年鑑》〈第三章 中外關係〉. 中华民国外交部. [2018-08-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0). 
  3. ^ 《中華民國98年外交年鑑》〈第二章 對外關係〉. 中华民国外交部. [2018-08-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5-07). 
  4. ^ 《中華民國85年外交年鑑》〈附錄十二 中華民國駐外代表機構名錄〉 (PDF). 中华民国外交部. [2024-03-12].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4-03-12). 
  5. ^ 駐外館處. 中华民国外交部. [2023-08-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31). 
  6. ^ 6.00 6.01 6.02 6.03 6.04 6.05 6.06 6.07 6.08 6.09 6.10 6.11 6.12 6.13 6.14 6.15 6.16 6.17 6.18 6.19 6.20 6.21 6.22 6.23 6.24 6.25 外交部档案资讯处 (编). 駐奧地利代表處(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中國文化研究所)歷任館長銜名年表. 中華民國駐外代表處辦事處歷任館長銜名年表 (PDF). 中华民国外交部. 1998: 47 [2024-03-12].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2-05-14). 
  7. ^ 7.0 7.1 《中華民國89年外交年鑑》〈第六章 外交大事日誌〉. 中华民国外交部. [2024-03-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3-12). 
  8. ^ 8.0 8.1 《中華民國90年外交年鑑》〈附錄十一 中華民國駐外代表機構名錄〉. 中华民国外交部. [2019-1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19). 
  9. ^ 9.0 9.1 《中華民國92年外交年鑑》〈附錄十一 中華民國駐外代表機構名錄〉. 中华民国外交部. [2024-03-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1-30). 
  10. ^ 《中華民國92年外交年鑑》〈第六章 外交大事日誌〉. 中华民国外交部. [2024-03-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3-12). 
  11. ^ 《中華民國97年外交年鑑》〈第六章 外交大事日誌〉. 中华民国外交部. [2024-03-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3-10). 
  12. ^ 《中華民國98年外交年鑑》〈第五章 外交大事日誌〉. 中华民国外交部. [2024-03-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3-10). 
  13. ^ 《中華民國98年外交年鑑》〈附錄十 中華民國駐外代表機構名錄〉. 中华民国外交部. [2019-1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21). 
  14. ^ 14.0 14.1 政治中心. 快訊/最新外交人事異動 史亞平接任駐奧地利代表!. ETtoday新闻云. 2015-10-31 [2024-03-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3-12). 
  15. ^ 外交部針對本(8)月31日媒體報導我駐無邦交國家代表對內改稱「大使」事,特澄清說明. 公众外交协调会 (新闻稿). 中华民国外交部. 2012-08-31 [2022-1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09). 
  16. ^ 陈培煌. 統一名稱 代表對內稱大使. 中央通讯社. 2012-08-31 [2022-1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1-09). 
  17. ^ 駐外機構組織通則. 中华民国法务部全国法规数据库. 2018-06-13 [2022-1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09). 
  18. ^ 《中華民國105年外交年鑑》〈附錄十 中華民國駐外代表機構名錄〉 (PDF). 中华民国外交部. [2019-10-13].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8-01-29). 
  19. ^ 彭媁琳. WTO代表 羅昌發接任 張小月派駐奧地利. 中时新闻网. 2020-07-17 [2024-03-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3-12). 
  20. ^ 任免官員. 中华民国总统府. 2020年7月22日 [2024年3月22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年3月22日). 
  21. ^ 《中華民國109年外交年鑑》〈附錄十 中華民國駐外代表機構名錄〉 (PDF). 中华民国外交部. [2022-07-0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2-06-28). 
  22. ^ 22.0 22.1 杨尧茹. 國台交團長劉玄詠成「音樂大使」 出任駐奧地利代表. 中央通讯社. 2024年10月14日 [2024年10月1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年11月8日). 
  23. ^ 洪毅. 奧地利僑界齊聚歡迎新任駐奧大使劉玄詠. 中华民国侨务委员会. 2024年12月22日 [2024年12月2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年1月20日). 

参见

[编辑]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