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书同文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书同文语言书写方面的标准化笔谈时用同一种符号体系、或者不同语言或方言共享同样的文字体系(即用同一套表意文字的字形与字义来书写各自的母语,如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书同文被普遍认为是秦始皇吞并六国后为推行中央集权郡县制而用秦国小篆作为正统汉字字体取缔所有其它战国变种篆体的政策。但随着毛笔的发明和普及,在秦朝末年基本上已经发生隶变,由与现代汉字已无大异的隶书取代了小篆成为通用文体,为日后历朝历代文字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19世纪前的东亚朝鲜日本越南文人因为受汉文化影响有与中国共享汉字的书写传统,互相之间认为是“同文之国”;而此文除了文字的书写体系相同外,也包括同一种文明体系的意思[1]

参见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 Howland, Douglas R. Borders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Geography and History at Empire’s End. Duke University Press. 1996-05-07. ISBN 9780822317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