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戴维斯
外观
保罗·戴维斯 | |
---|---|
![]() 保罗·戴维斯,2006年9月 | |
出生 | Paul Charles William Davies 保罗·查尔斯·威廉·戴维斯 1946年4月22日 英国伦敦 |
国籍 | 英国 |
母校 | 伦敦大学学院 |
知名于 | 傅苓-戴维斯-安鲁效应 布歇–戴维斯真空态 |
信仰 | His position is "undecided". His writings are technically agnostic, non-Platonistic, with a leaning towards minimalistic Deism. |
奖项 | 邓普顿奖(1995年) Kelvin Medal(2001年) 伦敦皇家学会迈克尔·法拉第奖(2002年) Klumpke-Roberts Award(2011年) |
网站 | http://cosmos.asu.edu/ |
科学生涯 | |
研究领域 | 物理学家 |
机构 | 亚利桑那州立大学 剑桥大学 阿德莱德大学 麦觉理大学 纽卡斯尔大学 |
论文 | Contributions to theoretical physics: (i) Radiation damping in the optical continuum; (ii) A quantum theory of Wheeler–Feynman electrodynamics(1970) |
博士导师 | M·J·锡顿[1] 西古德·齐诺 |
其他指导者 | 弗雷德·霍伊尔(博士后) |
博士生 | Nicholas Birrell Edmund Copeland Kerry Hinton Don Koks Andrew Matacz Carol Oliver William Walker Andy Wright[1] |
保罗·查尔斯·威廉·戴维斯,AM,(英语:Paul Charles William Davies,1946年4月22日—),英国物理学家、作家,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教授。
代表作
[编辑]- 1983年,《上帝与新物理学》(God and the New Physics)
- 1986年,《原子中的幽灵》(The Ghost in the Atom,与朱利安·R·布朗合著)
- 1991年,《物质神话:挑战人类宇宙观的大发现》(The Matter Myth,与约翰·格里宾合著)
- 1992年,《神的心灵:理性世界的科学基础》(The Mind of God: Scientific Basis for a Rational World)
- 1994年,《宇宙的最后三分钟》(The Last Three Minutes)
- 1995年,《我们是惟一的吗?》(Are We Alone?)
- 1995年,《关于时间:爱因斯坦未完成的革命》(About Time: Einstein's Unfinished Revolution)
- 1998年,《第五项奇迹:生命起源之探索》(The Fifth Miracle: The Search for the Origin and Meaning of Life)
- 2005年,《宇宙极问:量子、信息和宇宙》(Science and Ultimate Reality: Quantum Theory, Cosmology and Complexity,与约翰·D·巴罗、小查尔斯·哈勃合著)
- 2019年,《生命与新物理学》(The Demon in the Machine),也译作《信息、生命与物理学:关于“生命是什么?”的全新解答》
- 2021年,《谁会吃掉我们的宇宙?从牛顿到爱因斯坦再到霍金的30个“天问”》(What's Eating the Universe? And Other Cosmic Ques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