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投党
公投党 | |
---|---|
![]() 公投党标志 | |
领袖 | 詹姆斯·戈德史密斯 |
成立 | 1994年 |
解散 | 1997年 |
意识形态 | 欧洲怀疑主义 |
政治立场 | 单一问题政治 |
官方色彩 | 粉红色 |
英国政治 政党 · 选举 |
公投党(英语:Referendum Party)是在1994年至1997年间活跃于英国的欧洲怀疑主义政党,以单一议题为主。该党唯一的目标是推动举行公投以决定英国应以何种形式参与欧盟。他们主张让英国选民决定是加入欧洲联邦国家,还是回归为仅参与欧洲自由贸易区、但不涉及更广泛政治功能的主权国家。
公投党由英法双重国籍的商人兼政客詹姆斯·戈德史密斯于1994年11月创立。他是一名欧洲怀疑论者,过去曾与英国执政的保守党关系密切,同时也是法国运动党的欧洲议会议员。他利用自己的财力和人脉推动这项新计划,并获得其他前保守党成员的协助。该党采取中央集权的阶层式结构,使戈德史密斯几乎完全掌控运作。尽管该党未提供正式的党员资格,但声称拥有16万名注册“支持者”,这一数字可能有所夸大。1997年,公投党在大选前短暂拥有一名国会议员,当时来自雷盖特的保守党议员乔治·加德纳倒戈加入该党,但仅维持了两周。
在筹备1997年5月的英国大选期间,公投党在报纸广告上的支出超过了当时执政的保守党和其主要竞争对手工党。该党在659个选区中的547个选区派出了候选人,超越了以往任何英国大选中的小党参选规模。最终,公投党获得了811,827票,占全国总票数的2.6%;但未能在英国下议院赢得任何席次。该党的支持力量主要集中在英格兰南部和东部地区,而在伦敦市中心、英格兰北部和苏格兰的支持最差。选后,选举学家认为公投党的参选影响了保守党的选情,使其在4到16个议会席次上失利。选举结束数月后,该党更名为公投运动。1997年7月,该党的创立者戈德史密斯去世,随后该党解散。部分支持者重新组成了持欧洲怀疑主义立场的压力团体,名为民主运动;而其他许多支持者则加入了例如英国独立党和民主党等欧洲怀疑主义的政党。
成立
[编辑]背景与理念
[编辑]
英国于1973年加入欧洲共同体(EC)。1993年马斯特里赫特条约通过后,欧洲共同体成为欧洲联盟(EU)。英国在1992年批准该条约,并于1994年至1995年间通过欧洲共同体法案,此举在当时由首相约翰·梅杰领导的执政保守党内部引发了极大的争议和内斗。[1]这对梅杰政府造成了重大损害,其执政声望在英国民众中逐渐下降。[2]多家英国报纸,包括《太阳报》、《每日电讯报》和《泰晤士报》,持续采取怀疑欧洲的立场。[2]舆论调查显示,英国民众对欧盟的部分政策日益反感。[2]更广泛来说,欧盟整合进程的加速导致了其多个成员国内欧洲怀疑政党的崛起。[3]
安格鲁-法国商人詹姆斯·戈德史密斯于1994年11月27日宣布成立公投党。[4][5]戈德史密斯曾坚定支持欧洲共同体,但在1990年代初逐渐对其失望,特别担忧欧洲正在形成由布鲁塞尔中央机构治理的超国家。[6]他反对《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认为该条约加强了德国在欧洲的主导地位。[6]作为一名贸易保护主义者,他还批评欧盟签署的关税暨贸易总协定,认为全球自由贸易将损害欧盟经济和他的商业利益。[6]
戈德史密斯曾有政治经验,是持欧洲怀疑主义立场的法兰西运动联盟成员。1994年6月的法国欧洲议会选举中,他当选欧洲议会议员。[4]虽然他的父亲弗兰克·戈德史密斯曾是代表英国保守党的国会议员,而戈德史密斯本人与保守党在玛格丽特·撒切尔领导时期关系密切,但他希望在保守党之外开展运动,吸引对欧盟方向有跨党派关切的支持者。[2]在党成立时,戈德史密斯的个人财富估计约为8亿英镑,[7]并承诺投入2,000万英镑支持该党。[2]他保证至少花费1,000万英镑在下次大选中进行宣传,以确保该党的资金与英国主要政党相当。[8]戈德史密斯对英国政治的介入常被与美国的罗斯·佩罗和意大利的西尔维奥·贝卢斯科尼相比。[6]
根据政治学家马修·古德温和罗伯特·福特的说法,公投党是典型的单一议题政党。[7]类似地,政治学家尼尔·卡特(Neil Carter)、马克·埃文斯(Mark Evans)、基斯·奥尔德曼(Keith Alderman)和西蒙·戈勒姆(Simon Gorham)认为它是单一议题运动,具有政党和压力团体的双重属性。[9]虽然该党参与选举,但其专注于单一议题,并表示如果当选国会议员,唯一目标是确保举行公投。[9]该党还声称,一旦实现主要目标,将自动解散;[9]正如戈德史密斯在1995年10月的“目标声明”中所述:“这是个单一议题的可分解政党,实现目标后将自行解散。”[6]
该党于1996年11月28日宣布了其建议的公投问题:“你是否希望英国成为联邦欧洲的一部分,还是希望英国回到主权国家联盟,成为共同贸易市场的一部分?”[10][11] 政治学家大卫·巴特勒和丹尼斯·卡瓦纳指出,这一问题常因其“不切实际的模糊性”而被嘲笑,[12]一些记者称戈德史密斯的行动为“仅为公投的政党”。[13]戈德史密斯并未将该党定位为明确反对欧盟,而是声称其对欧盟成员资格“完全保持中立”,只希望就此问题进行公投。[14]该党的主要问题措辞使部分政治学家指出,它“明显揭示了戈德史密斯的欧洲怀疑主义立场”,随着时间推移,该党变得越发怀疑欧盟。[15]
成立与成长
[编辑]在成立的第一年,公投党的组织尚未完善,主要以概念形式存在,具体影响有限。[15]虽然戈德史密斯的财力使该党获得了大量宣传,但它缺乏政党通常拥有的核心机制,例如大规模的党员或具政治经验的成员。[16]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戈德史密斯着手建立精密的行政中心并寻求专业知识以推动政治运动,[16]并将总部设立在伦敦。[13]到1995年10月,该党建立了由中央、区域和选区构成的三级阶层结构。[16]
中央由戈德史密斯和内阁小组运作,其成员包括前保守党财务主管麦克阿尔派恩勋爵及两名前保守党中央办公室职员。[16]中央有约50名工作人员,负责将戈德史密斯的指示传达给十名区域协调员,然后再由协调员传递给各选区的候选人。[16]这种自上而下且不民主的结构将决策权集中在戈德史密斯和中央,虽然削弱了区域与选区的自主性,但被认为有助于提高运动的效率。[17]
公投党并未像传统政党那样要求会员支付入党费,而是采用“支持者”制度,允许自愿捐款。[16]到1997年2月,该党宣称拥有16万名注册支持者,但其中一些人只是索取资讯,并未正式注册为支持者。[16]该党发行报纸《公投党新闻》,以吸引更广泛的关注并扩大支持基础。[18]例如,1996年2月出版的一期报纸被寄送至2400万个家庭,花费估计达200万英镑。[19]
该党还试图吸引商界、艺术界和学术界的知名人士参加其重要活动。[18]1996年10月,该党在布莱顿举行全国大会,40位讲者向5000名观众发表演讲。[20]其中包括演员爱德华·福克斯、生态学家大卫·贝拉米、政客乔治·托马斯以及动物园经营者约翰·阿斯诺尔。[21]此次大会主要为了吸引媒体关注,花费约75万英镑,但据报部分不支持该党的媒体被禁止参与。[22]
早期支持者大致分为三类:坚定的欧洲怀疑者、不满保守党者,以及虽非欧洲怀疑者但坚信英国民众应该就欧盟会员资格举行公投的人士。[23]当时,该党主要被视为对执政保守党的威胁,而保守党正面临严重的中期低迷。[18]
1995年9月,该党开始招募候选人参加下一次大选。[24] 戈德史密斯也成功获得一些名人支持。[13]尽管戈德史密斯曾批评英国主流媒体,称其报导是“一堆垃圾”,但该党利用其财力在媒体上推广其理念。[25]该党聘用了曾任撒切尔政府新闻官的伊恩·博蒙特协助宣传。[26]该党支付大量费用在英国全国性报纸上刊登整版或双版广告,并制作了两部影院广告。[19]这引来批评者指控其从事类似于美国佩罗的“支票政治”。[19]
尽管面临批评和嘲讽,该党获得了大量媒体曝光。[22]在1997年大选前两个月,保守党议员乔治·加德纳因批评梅杰而被当地保守党分支取消提名,随后转而加入公投党,使该党首次在英国下议院获得一个席次。[27][28]
1997年大选
[编辑]
到1997年大选时,民调显示英国的疑欧情绪高涨,国家是否应继续留在欧盟成为媒体经常讨论的话题。[29]许多媒体对欧盟持负面态度,主流报纸如《每日邮报》、《每日电讯报》和《泰晤士报》宣扬疑欧主义。[30]这些辩论受到英国近期签署《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和国家可能采用欧元货币的影响。[29]
竞选活动
[编辑]公投党未参加1996年和1997年的任何补选。[31]在1997年大选中,该党匆忙选定候选人,[18]候选人仅接受一次面试,没有背景审查或筛选。[18]候选人的竞选经费全部由党中央提供。[18]1997年2月,候选人被召集到曼彻斯特的一家酒店参加培训日,活动包括数小时的演讲和一本手册。许多人认为这次活动更像是公关活动而非认真培训。[18]
戈德史密斯的政党在1997年的竞选活动中是报纸广告的最大投资者,[32]它的支出是保守党的三倍、工党的五倍。[7]戈德史密斯还利用其财力在1997年3月向五百万英国家庭寄送了一份录像带。[33]这在英国政治中是一项新策略,旨在绕过大众媒体直达选民。[34]录像带包装并未标明由公投党制作,而是附有多个标语:“你将看过最重要的影片”、“政客不想让你知道的故事”,以及“如果你关心英国,请将此录像带传递下去”。[34]影片长12分钟,由《That's Life!》前主持人加文·坎贝尔主持,警告即将出现的“联邦欧洲超级国家”。[35]学者大卫·哈斯认为,影片故意设计为引发观众恐惧,透过“怪异的音效”、欧洲地图上一抹蓝色污渍蔓延的影像,以及德国总理赫尔穆特·科尔向镜头走近的慢动作来达成。[36]哈斯认为影片“显然将欧洲议题简化到最低层次,并试图震惊观众”。[37]
公投党获得了英国广播公司(BBC)提供的5分钟政党政治广播时间,因为其参选人数超过50名。该党坚持要求获得三次播出,但BBC认为这对较小的新党来说不成比例,且该党尚无民选代表。该党将此事诉诸高等法院,但法院支持BBC的立场。[38]该广播中,戈德史密斯直视镜头,为公投辩护。[39]戈德史密斯暗指BBC有亲欧盟的立场,将其称为“布鲁塞尔新闻公司”,并声称存在一场“沉默的阴谋”影响了对其党的报导。[40]
结果
[编辑]在1997年5月1日举行的大选中,公投党共获得811,827票,[41]占全国总票数的2.6%。[42]在参选的选区中,其得票率平均为3.1%。[43]该党有42名候选人获得超过5%的选票,因此保住了竞选保证金,[41]当时的保证金为500英镑;[44]而有505名候选人未能保住保证金。[45]
该党在四个选区的得票率超过7%,[46]包括在福克斯顿和海斯选区中,约翰·阿斯平纳尔(John Aspinall)获得8%的选票。[47] 许多媒体将注意力集中在普特尼选区,该区戈德史密斯作为公投党候选人挑战现任保守党议员大卫·梅勒;戈德史密斯仅获得3.5%的选票,未能保住保证金,该席位最终由工党候选人夺得。[46]虽然未能赢得任何席次,但该党展示了近代英国政治史上小型政党的最佳表现。[48]该党在英格兰南部和东部的支持率最高,特别是在老年人口和农业就业率高的地区。[49]但在伦敦内城、英格兰北部和苏格兰的支持率显著较低;[50]该党在苏格兰仅获得1.1%的选票。[51]这可能反映了苏格兰更强的亲欧盟情绪,或是认为该党的疑欧主义是一种英格兰民族主义,而非英国民族主义。[52]
公投党的表现比其疑欧对手英国独立党更成功,后者在参选的194个选区中平均得票率为1.2%。[53]
大选最终由托尼·布莱尔领导的工党获胜,该党采取亲欧盟立场。[30]工党以压倒性胜利当选,使得公投党在选举中的角色显得无足轻重。[41]保守党仅获得30.7%的选票,相较1992年的41.9%大幅下降,这是自1832年现代英国政党政治确立以来的最低得票率。[54]保守党在下议院的席次从343席降至165席,为自1906年英国大选以来最低。[54]对于保守党选举下滑的原因,有很多解释,公投党的影响并非主要因素。[54]
许多保守党人认为公投党会让保守党在某些选区失去席次。[55][56]安东尼·希思、罗杰·乔威尔、布里奇特·泰勒和卡特里娜·汤姆森的民调数据分析表明,“投票给公投党的选民显然具有强烈的疑欧倾向,但在其他方面并无特别之处。他们并未表现出在左右经济议题上的极端保守立场,也非典型的右派意识形态者。”[57]这些选民持有多样化的意识形态立场,唯一的共同点是他们的疑欧主义。[58]
政治学家约翰·柯蒂斯与选举学专家迈克尔·斯蒂德分析指出,“只有少数保守党席次损失可归因于公投党的参选”。[59]他们估计,只有四个选区的结果因公投党参选而有所改变。[59]但巴特勒与卡瓦纳认为公投党对保守党影响有限。[32]然而,伊恩·麦卡利斯特与唐利·T·斯图德拉的选区数据分析则认为,公投党对保守党的影响比先前研究显示的更大。分析指出,公投党让保守党平均损失了3.4%的选票。[60]他们认为,有16个选区的保守党候选人因公投党参选而直接失败,另有三个选区受其参选的间接影响。[61]
解散与影响
[编辑]
选举结束后,公投党更名为公投运动。[62]戈德史密斯患有胰脏癌,曾被医生警告参与选举会缩短寿命。[63]他于1997年7月18日在西班牙贝纳哈维斯去世,[63]该党随后不久解散。[58]部分成员转而组成民主运动,这是与前保守党支持者及亿万富翁商人保罗·赛克斯密切相关的倡议团体。[62]在布莱尔的亲欧盟政府执政下,疑欧主义势力受到削弱。到1998年,有关英国举行欧盟会员资格公投的可能性被认为与1995年一样遥远。[30]
在英国独立党领袖麦克·霍姆斯的领导下,该党主席奈杰·法拉吉开始招募前公投党成员加入其政党;根据法拉吉的说法,大约160名公投党候选人加入了英国独立党。[64]其中包括杰弗里·提特福德,他后来成为英国独立党的首批欧洲议会议员之一。[65]其他一些前公投党成员则加入了1998年成立的小型疑欧政党民主党。[66] 在1999年肯辛顿和切尔西补选中,有一名候选人以现已解散的“公投党”名义参选,最终排名第十一,仅获得57票。[67]在2001年英国大选中,过去支持公投党的选民大多将选票投给了保守党,其领袖威廉·黑格在竞选活动中使用了疑欧言辞。[68]
公投党1997年大选的候选人之一的鲁珀特·洛,在2019年欧洲议会选举中当选为脱欧党在西米德兰兹选区的首席候选人,后来当选为改革英国在大雅茅斯选区的国会议员。[69]脱欧党的另一名欧洲议会议员詹姆斯·格兰西,曾将脱欧党与公投党相比,称其为“来自不同政治背景的团结而多元的群体”。[70]
参考
[编辑]注解
[编辑]- ^ Carter et al. 1998,第471页; Heath et al. 1998,第95页.
- ^ 2.0 2.1 2.2 2.3 2.4 Carter et al. 1998,第471页.
- ^ Taggart 1998,第363页.
- ^ 4.0 4.1 Carter et al. 1998,第470页; Ford & Goodwin 2014,第26页.
- ^ Wood, Nicholas. Goldsmith forms a Euro referendum party. The Times. 1994-11-28: 1.
- ^ 6.0 6.1 6.2 6.3 6.4 Carter et al. 1998,第470页.
- ^ 7.0 7.1 7.2 7.3 Ford & Goodwin 2014,第26页.
- ^ Butler & Kavanagh 1997,第71页; Ford & Goodwin 2014,第26页.
- ^ 9.0 9.1 9.2 Carter et al. 1998,第484页.
- ^ Butler & Kavanagh 1997,第71页; Carter et al. 1998,第4712页; Heath et al. 1998,第95页.
- ^ Andrew Pierce, "Goldsmith chooses his words for big question on Europe", The Times, London, 28 November 1996, p. 11.
- ^ Butler & Kavanagh 1997,第72页.
- ^ 13.0 13.1 13.2 Ford & Goodwin 2014,第27页.
- ^ Carter et al. 1998,第471–472页.
- ^ 15.0 15.1 Carter et al. 1998,第472页.
- ^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Carter et al. 1998,第473页.
- ^ Carter et al. 1998,第473–474页.
- ^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Carter et al. 1998,第474页.
- ^ 19.0 19.1 19.2 Carter et al. 1998,第477页.
- ^ Carter et al. 1998,第475, 478页.
- ^ Carter et al. 1998,第475页.
- ^ 22.0 22.1 Carter et al. 1998,第478页.
- ^ Carter et al. 1998,第472–473页.
- ^ Rawnsley, Andrew. Week in Politics: Jim could fix it for a referendum. The Observer. 1995-09-03: 11.
- ^ Carter et al. 1998,第476页.
- ^ Carter et al. 1998,第476–477页.
- ^ Butler & Kavanagh 1997,第198页; Barberis, McHugh & Tyldesley 2000,第138页.
- ^ Grice, Andrew. Tory MP quits party to join Goldsmith. Sunday Times. 1997-03-09: 1.
- ^ 29.0 29.1 Ford & Goodwin 2014,第28页.
- ^ 30.0 30.1 30.2 30.3 Carter et al. 1998,第479页.
- ^ Carter et al. 1998,第481–482页; Heath et al. 1998,第95页.
- ^ 32.0 32.1 Butler & Kavanagh 1997,第242页.
- ^ Butler & Kavanagh 1997,第219页; Carter et al. 1998,第477页; Ford & Goodwin 2014,第27页.
- ^ 34.0 34.1 Hass 1997,第490页.
- ^ Hass 1997,第490, 492页.
- ^ Hass 1997,第492页.
- ^ Hass 1997,第495页.
- ^ Butler & Kavanagh 1997,第149页; Hass 1997,第492页; Carter et al. 1998,第477–478页.
- ^ Butler & Kavanagh 1997,第149–150页.
- ^ Hass 1997,第489页.
- ^ 41.0 41.1 41.2 Carter et al. 1998,第483页.
- ^ Carter et al. 1998,第483页; Barberis, McHugh & Tyldesley 2000,第138页; McAllister & Studlar 2000,第359页.
- ^ Curtice & Steed 1997,第305页; Carter et al. 1998,第483页; Ford & Goodwin 2014,第30–31页.
- ^ Denver & Garnett 2014,第11页.
- ^ UK Election 1997. Politicsresources.net. [2015-07-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9-21).
- ^ 46.0 46.1 McAllister & Studlar 2000,第364页.
- ^ Results & Constituencies: Folkestone & Hythe. BBC News. 2001 [2022-05-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1-21).
- ^ Carter et al. 1998,第483页; Heath et al. 1998,第95页; Ford & Goodwin 2014,第31页.
- ^ Curtice & Steed 1997,第306页; Carter et al. 1998,第483页; Ford & Goodwin 2014,第31页.
- ^ Curtice & Steed 1997,第306页; Ford & Goodwin 2014,第31页.
- ^ Curtice & Steed 1997,第306页; Heath et al. 1998,第96页.
- ^ Curtice & Steed 1997,第306页.
- ^ Curtice & Steed 1997,第305页; Carter et al. 1998,第483页.
- ^ 54.0 54.1 54.2 McAllister & Studlar 2000,第363页.
- ^ Heath et al. 1998,第95页.
- ^ Butler & Kavanagh 1997,第221页.
- ^ Heath et al. 1998,第108页.
- ^ 58.0 58.1 Ford & Goodwin 2014,第32页.
- ^ 59.0 59.1 Curtice & Steed 1997,第308页.
- ^ McAllister & Studlar 2000,第359, 365页.
- ^ McAllister & Studlar 2000,第367页.
- ^ 62.0 62.1 Barberis, McHugh & Tyldesley 2000,第138页.
- ^ 63.0 63.1 Davenport-Hines 2004.
- ^ Ford & Goodwin 2014,第33页.
- ^ Ford & Goodwin 2014,第37页.
- ^ Watt, Nicholas. Leaping lord hits first hurdle in Portillo contest. The Guardian. 1999-11-05 [2010-0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4).
- ^ Cowley et al. 2013,第268页.
- ^ Ford & Goodwin 2014,第40页.
- ^ Former Saints chairman named as candidate for the Brexit Party in Euro elections. Daily Echo. [2019-05-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9-27).
- ^ GBC News. Brexit Party vows to take on and represent Gibraltar's interests in Europe. YouTube. 2019-05-16 [2025-03-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7).
书目
[编辑]- Barberis, Peter; McHugh, John; Tyldesley, Mike. Encyclopedia of British and Irish Political Organisations: Parties, Movements and Groups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London and New York: Pinter. 2000. ISBN 978-1-85567-264-2.
- Butler, David; Kavanagh, Dennis. The British General Election of 1997. Basingstoke: Macmillan. 1997. ISBN 978-0-333-64776-9.
- Carter, Neil; Evans, Mark; Alderman, Keith; Gorham, Simon. Europe, Goldsmith and the Referendum Party. Parliamentary Affairs. 1998, 51 (3): 470–485. ISSN 0031-2290. doi:10.1093/oxfordjournals.pa.a028811.
- Cowley, Philip; Denver, David; Russell, Andrew; Harrison, Lisa. Philip Cowley; David Denver; Andrew Russell; Lisa Harrison , 编. British Elections and Parties Review 10. Parliamentary By-Elections 1999. Abing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65–268. 2013 [2000]. ISBN 978-1135-27146-6.
- Curtice, John; Steed, Michael. David Butler; Dennis Kavanagh , 编. The British General Election of 1997. Appendix 2: The Results Analysed. Basingstoke: Macmillan. 1997. ISBN 978-0-333-64776-9.
- Davenport-Hines, Richard. Goldsmith, Sir James Michael (1933–1997). Oxford Dictionary of National Biograph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doi:10.1093/ref:odnb/67149.
- Denver, David; Garnett, Mark. British General Elections Since 1964: Diversity, Dealignment, and Disillusion. Oxford an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4. ISBN 978-0-191-65423-7.
- Ford, Robert; Goodwin, Matthew. Revolt on the Right: Explaining Support for the Radical Right in Britain. London: Routledge. 2014. ISBN 978-0-415-66150-8.
- Hass, David. The Referendum Party's Video Mailer Strategy. Historical Journal of Film, Radio and Television. 1997, 17 (4): 489–499. ISSN 0143-9685. doi:10.1080/01439689700260931.
- Heath, Anthony; Jowell, Roger; Taylor, Bridget; Thomson, Katarina. Euroscepticism and the Referendum Party. British Elections and Parties Review. 1998, 8 (1): 95–110. ISSN 1368-9886. doi:10.1080/13689889808413007.
- McAllister, Ian; Studlar, Donley T. Conservative Euroscepticism and the Referendum Party in the 1997 British General Election. Party Politics. 2000, 6 (3): 359–371. ISSN 1354-0688. S2CID 145533140. doi:10.1177/1354068800006003006.
- Taggart, Paul. A Touchstone of Dissent: Euroscepticism in Contemporary Western European Party Systems. European Journal of Political Research. 1998, 33 (3): 363–388. ISSN 0304-4130. S2CID 154283049. doi:10.1111/1475-6765.00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