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琢瑜
此条目没有列出任何参考或来源。 (2015年5月18日) |
刘琢瑜,艺名刘夯(德弘净),国宝级京剧演员,工净行,著有《如何唱好戏》、《唱什么都行》、《速成德文》等书。在台湾表演和教学多达十八年之久。学生有廖椿文、黄毅勇、吴仁杰、李彦龙、陈鸿钧、高真南、张伟全、施宏骏、何致远、戴立武、张安康、胡定中、罗德福、刘炳辉、刘荣安、林云珠、徐纯秋、殷曹萍(殷正阳之母)陈松勇(影帝)等三千多位。享有台湾之光称赞。
在北京中国戏曲学院表演系学习京剧表演专业,1982年取得学士学位,参加中国京剧院(现在的中国国家京剧院)表演工作。1986年到德国魏玛李斯特艺术学院学习声乐,获得硕士学位。1990年创立梨园界武校宏扬国剧,1992年工作于柏林歌剧院(Komisch-Opera),1996年应邀从德国到台湾,加入国立国光剧团,并在国光艺校担任教师。2010年加入吴兴国的当代传奇剧场,演出剧目《水浒108》、《康熙大帝与路易十四》、《欲望城国》、《暴风雨》等改编莎士比亚剧目。
曾获台湾文建会颁发的文艺奖章、新文化奖、金锺奖(复兴广播电台“花脸之声”),1999年获得中国文艺协会颁发的中国文艺奖章国剧表演奖。获奖剧目有《郑成功与台湾》(1999年)《阎罗梦》首演版(2001年)《胡雪岩》(2006年)《廖添丁》(2000)《大将春秋》(1998)《论英雄》(2002)《满江红》(2003)等多部作品。
代表台湾多次在欧美各国巡演,被国人称赞为:国剧推广家。
师承:孙盛文、候喜瑞、王泉奎、赵荣欣、张洪祥、夏韵龙、景荣庆以及方荣翔、李荣威、赵咏泉、张关正等名师。1983年拜表演艺术家袁世海先生为入室弟子。常演传统剧目:《秦香莲》、《大探二》、《连环套》、《黑旋风》、《九江口》、《五台山》、《御果园》、《将相和》、《铡美案》、《铡判官》、《赤桑镇》、《刺王僚》、《刺张飞》、《飞虎山》、《洪洋洞》、《锁五龙》、《芦花荡》、《审潘洪》、《双李逵》、《野猪林》、《草桥关》、《断密涧》、《曹操》、《姚期》、《敬德装疯》、《七郎托兆》、《霸王别姬》、《断后龙袍》、《徐龙进京》、《过五关斩六将》。
现代剧目:《杜鹃山》之 雷刚。《智取威虎山》之 李永奇 。《红灯记》之 鸠山。《海港》之 高志扬。《奇袭白虎团》之 方团长。《沙家浜》之 胡司令。儿童剧目:《红孩儿》之 牛魔王。《喜龙珠》之 老神仙。
![]() | 这是一篇与台湾艺术家相关的小作品。您可以通过编辑或修订扩充其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