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勤务兵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勤务兵是指在军队中服杂役,并提供军官个人服务的士兵。偶尔需要兼任传令兵(传达兵)帮忙送信,传达命令。勤务兵在战时会与军官随行,承担军官生活杂务与战斗辅助,而这项传统也在部分国家保留了下来。在现代军事中属于后勤

各国概况

[编辑]

英国

[编辑]

英国军队,勤务兵最早叫作“仆从兵”(soldier-servant),常由军官(commissioned-officer)亲自任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凡是级别较高的军官均会配有一名仆从兵。然而这一头衔在战间期因被认为不合时宜而被更换成“Batman”。其中“Bat”为英式英语的旧时讲法,借自法语单词bât,其中装有军官个人装具与行李。在机动运输尚未普及前,勤务兵常常要将装有军官行李的鞍具放在驮马背上,然后牵马前行[1]

韩国

[编辑]

韩国军队中,勤务兵被翻译为“公馆兵(공관병)”或“当番兵(당번병)”。顾名思义,公馆兵是要在高级军官的公馆(即官邸)里处理杂事的士兵。该兵种虽不属于正式编制,但只要将级以上指挥官许可便可设立,军官能选择要进入自己部队的公馆兵人选[1][2]。这在韩国军队中有时会被认为是钱多事少的职位,可以免除各种训练和任务,也可能获得比较轻松的军旅生活,但一方面得受人指使,接受直属长官不合理、甚而越界的要求。依据职务内容,公馆兵又可细分为围棋兵、辅导兵、高尔夫兵、英语兵等。由于常被用于满足长官多种个人目的,因此从2000-10年代就屡屡爆出公馆兵受到不当对待的检举[3]

中国

[编辑]

在中国,勤务兵简称勤务,旧时仅是作为给长官或军官提供贴身服务的职位而存在,到了现代因专业分工的缘故名义上不太一样,比如居于领导位子的通常只会配保安或警卫,而其职务会转换到部队其他人员身上。在中国大陆的报章新闻标题上,勤务兵亦被媒体用于宣传公务人员的事迹,再现方式通常是在标题告诉读者某人士自称人民的勤务兵,并在报导中描写其在地方上或对人民群众的正面影响,成为地方或官方媒体下标题和撰写故事的选字。

早年服役于国民革命军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刘伯承回国在翻译外文文件时,出于对军中等级制度的厌恶,将一系列军队旧称谓,如“护兵”“勤务兵”改称“警卫员”和“公务员”[4]

中华民国大陆时期,勤务兵通常直接服务于连级以上军官,如团长、师长等,承担军官生活杂务与战斗辅助。1949年国府迁台后的数年间,也还是有这等人员。当中因为国军在撤退时从大陆带走许多看起来无依无靠的少童(6-16岁都有),这些被称为“娃娃兵”的青少年一时间进入部队常常就被分配到杂役和勤务兵的工作。[5][6][7]

参考资料

[编辑]
  1. ^ 1.0 1.1 公館兵和勤務兵. 东亚日报. 2017-08-03 [2025-03-12] (中文(繁体)). 
  2. ^ 「當番兵」職責模糊 成韓軍陰暗面. 香港文汇报. 2017-08-03 [2025-03-10] (中文(香港)). 
  3. ^ [만물상] 당번병. 조선일보. 2020-07-21 [2025-03-12] (韩语). 
  4. ^ 李勇. 有感於“司令”要加“員”--理論-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2022-09-16 [2025-03-10] (中文(中国大陆)). 
  5. ^ 13歲入伍娃娃當兵記. epaper.vac.gov.tw. [2025-03-10]. 幼年兵以从青岛、舟山、海南等地撤来的部队中较多,我们这一批幼年兵在军队中也不是白吃白住,大部分是担任连队队部勤务兵或传令兵,我们这些娃娃兵也是有编制的,也领薪饷与主副食。 
  6. ^ 從傳令兵到衛生兵. epaper.vac.gov.tw. [2025-03-10]. 
  7. ^ 百姓关注. 致敬70年前的伟大胜利!抗美援朝的“娃娃兵”陈友礼忆峥嵘岁月. 腾讯新闻. 2023-07-27 [2025-03-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3-12) (中文(中国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