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Department of History, Peking University
类型学院
地址 中国北京市海淀区燕园颐和园路5号人文学苑5号楼
建立日期1899
隶属北京大学
党委书记张妙妙
本科生235人
研究生123人
博士生191人
网站https://www.history.pku.edu.cn/index.htm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北京大学下属的一所学院。前身为1899年秋京师大学堂设立的史学堂,是近代中国最早建立的史学教育科系。[1]

历史沿革

[编辑]

1899年秋京师大学堂设立史学堂。1902年末,清政府在恢复京师大学堂的章程中,规划设立史学目,1903年改设中国史学门和万国史学门。1904年夏,开始进行预备科和师范馆的史学教育。1910年3月,中国史学门开始招生。

1912年5月京师大学堂改为国立北京大学。1919年8月,北京大学校评议会将中国史学门改称史学系。

1937年7月,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爆发,史学系部分师生随校内迁,与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相关科系合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历史社会学系。1946年,史学系北上复原。

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清华大学历史系和燕京大学历史系一部分骨干教师并入。

1983年考古专业从历史学系分出,独立成系。

历史学系为于人文学苑5号楼的办公室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

历任系主任

[编辑]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历届系主任如下:[2]

  • 康宝忠:1919年
  • 朱希祖:1919年12月-1927年7月;1929年3月-1931年1月
    • (代理)叶瀚:1924年3月-4月
    • (代理)史鼐:1927年10月-1928年6月
  • 陈汉章:未到任
  • 孙雄:未到任
  • 马衡:1928年11月-1929年2月
  • 蒋梦麟:1931年2月-10月(校长兼)
  • 陈受颐:1931年10月-1936年7月
  • 姚从吾:1936年8月-1937年9月;1946年8月-1946年12月
  • 刘崇𬭎:1937年10月-11月;1938年5月-1940年7月
  • 雷海宗:1937年11月-1938年5月;1940年7月-1946年8月
  • 郑天挺:1946年12月-1952年
  • 翦伯赞:1952年9月-1966年上半年
  • 吴维能:1966年8月-1968年11月(革命委员会主任)
  • 高松栓:1969年-1972年9月(革命委员会主任)
  • 周一良:1972年9月-1978年;1981年7月-1983年5月
  • 邓广铭:1978年7月-1981年7月
  • 田余庆:1983年5月-1986年9月
  • 马克垚:1986年9月-1992年3月
  • 何芳川:1992年3月-1995年6月
  • 王天有:1995年6月-2002年7月
  • 牛大勇:2002年7月-2010年10月
  • 高毅:2010年10月-2015年1月
  • 张帆:2015年1月-2019年12月
  • 王奇生:2019年12月-2025年3月
  • 何晋:2025年3月-

参考资料

[编辑]
  1. ^ 历史沿革.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2021-05-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05). 
  2. ^ 历届系主任-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www.history.pku.edu.cn. [2025-04-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3-11) (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