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尾蓝灰蝶
外观

长尾蓝灰蝶![]() | |
---|---|
![]() | |
In Sri Lanka | |
科学分类 ![]() | |
Taxonomy template does not specify a parent(修正): | Polyommatini |
属: | 枯灰蝶属 Cupido |
种: | 长尾蓝灰蝶 C. lacturnus
|
二名法 | |
Cupido lacturnus (Godart, [1824])
|
长尾蓝灰蝶(学名:Cupido lacturnus),又名幻灰蝶、台湾燕小灰蝶、长尾蓝灰蝶、台湾燕蝶、帝汶燕灰蝶、南方蓝灰蝶、台湾燕小灰蝶、台湾燕蝶。
描述
[编辑]本种为中小型灰蝶,具雌雄二型性。
雄蝶特征:头褐色、顶中央具白斑,复眼光滑,触角黑褐有白环,下唇须白色末端褐,第三节尖细。胸腹背面黑褐带蓝,腹面白;足白具褐纹,前足跗节愈合。前翅三角形、后翅圆形,CuA2脉末端具短尾突。翅背紫色,外缘有黑褐边,后翅外缘与亚外缘有模糊白线与短弧纹。翅腹灰白或白色,中央具褐色斑列,前翅外侧排成曲线,后翅呈蜿蜒状,最前方斑点为黑色。中室端有短线纹,后翅基部及中室内有暗褐小斑点。亚外缘有双列暗纹,后翅M3与CuA1室末端有橙纹与具金属光泽的黑点。缘毛白色。
雌蝶特征:形态近似雄蝶,但前足跗节不愈合,翅背蓝纹较弱,集中于翅内侧。
共通特征:体背暗褐,腹面白。前翅长11-13 mm,呈弧形,后翅圆,CuA2脉具小尾突;翅腹多灰白色,斑列明显,中室与基部多具深色斑,小橙纹多不明显。缘毛为白褐相间。[1]
分布
[编辑]广泛见于东洋区、澳洲区及日本南部,在台湾分布于本岛低至中海拔地区。[1]
栖地
[编辑]栖息于常绿阔叶林、海岸林及山坡地等有寄主植物生长的环境,全年多世代。成蝶飞行缓慢,喜访花,幼虫以景天科倒吊莲、锐叶掌上珠、落地生根等植物的多肉组织为食,另亦取食豆科假地豆、大叶山蚂蝗及钟萼豆的豆荚。[1]
过去在台湾普遍分布于平地至低海拔地区,尤以农耕地与果园附近常见,秋季数量较多,但近数十年族群大幅减少,现仅于南部数县市偶有纪录。[2]
参考资料
[编辑]- ^ 1.0 1.1 1.2 徐堉峰,梁家源,黄智伟. 臺灣蝶類誌第四卷灰蝶科. 行政院农业委员会林务局. 2020-04. ISBN 9789865440985.
- ^ 吕晟智. Everes lacturnus rileyi Godfrey, 1916. 台湾生命大百科. [2025-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