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原日本陆军台南偕行社

坐标23°00′00″N 120°12′43″E / 22.999951°N 120.212033°E / 22.999951; 120.212033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23°00′00″N 120°12′43″E / 22.999951°N 120.212033°E / 22.999951; 120.212033

原日本陆军台南偕行社
修复完成的西栋背面
旧称原台南陆军偕行社
位置 台湾台南市北区公园南路21号'
建成时间 日本大正四年(1915年)
官方名称原日本陆军台南偕行社
类型登录等级:历史建筑
登录种类:集会堂
评定时间2007年09月11日
详细登录资料

原日本陆军台南偕行社是一座位于台湾台南市北区的建筑,过去作为日本陆军在台南的集会场所使用,原建筑于1915年完工,在2007年被登录为台南市历史建筑,并于2024年完成修复工程。

沿革

[编辑]
修复前样貌,摄于2010年。

偕行社大日本帝国陆军的联谊组织,创立于明治10年(公元1877年),为类似国军英雄馆的集会、社交场所。“偕行”的名称源自于诗经《秦风·无衣》中的内容:“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有“共同前行”、“一同行军”的意义。

台南的偕行社最早为1899年6月1日组成的“偕行社台南支部”,在旧的法官部举行开社式[1]。台南偕行社的建筑在1915年12月25日落成[2],地址为北门町二丁目4番地。北侧面临台南公园,南侧尚有市仔头福隆宫

落成后,此处常举办军事服役体检、学科测验场所、陆军记念日日语陸軍記念日祝贺会、军官就任祝贺会、殉职军人奉安式等活动[3][4]。在二战期间为了加强军事召集,在1939年8月公告设立台湾军下的台北兵事部、台南兵事部,而台南兵事部即以台南偕行社作为临时厅舍,负责台南州高雄州台东厅澎湖厅地区的军事征兵、召集等事务以及指导在乡军人会青年学校日语青年学校国防妇人会日语国防婦人会等团体[5]。1940年5月5日,位在台南市明治町二丁目街角的台南兵事部新厅舍落成[6]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台南偕行社由国民政府接收,管理机关登记为“陆军总司令部”并作为军方眷舍使用。由于居民移入,偕行社周遭土地在此期间进行数次分割,原有建筑周围出现违章建筑,此后,基于周遭建筑重建因素,偕行社建筑正面长期被遮蔽,难以完整观赏其全貌。1980年代,因应公园南路拓宽,沿线违章建筑被拆除,军眷也随着眷村改建计划陆续迁出。然而,由于偕行社建筑属于中华民国国防部资产,直至2005年国防部迁出前,仍有军眷居住于此。[7]

在居民迁出后,国防部原计划拆除偕行社并出售土地,但当地居民发起抢救行动[7][8],促使台南市政府于2007年9月11日公告“原台南陆军偕行社”为历史建筑。[7]然而,由于市政府尚未制定完整规划,偕行社长时间处于闲置状态。

2016年2月6日的2016年高雄美浓地震导致偕行社部分墙面倾斜及结构损坏。此后,文化部补助台南市政府进行调查研究与修复设计[7],并于2020年争取工程经费,同步办理建筑与土地拨用,最终由国防部将偕行社移转给台南市政府。修复工程于2021年3月4日正式启动[9],预计2024年3月完工[10][11],后于2024年12月完成。[12]

建筑设计

[编辑]

原日本陆军台南偕行社共有三栋主建物,分别为二层木石造建筑及一层木造建筑。[7]其立面采三段式处理,建筑外观及构造部分皆有和洋折衷设计,并设有通风口的大型石块基座。平面设计部分,第一栋建筑物位于整区的左侧,平面呈长矩形,中央位置为入口;第二栋与第三栋建筑物位于整区的中央与右侧,平面均呈L型,第二栋入口位于北侧长型空间之中央处,第三栋入口则位于东侧,每栋建筑物空间皆有廊道串连。建筑本体以混凝土作为基座,主要在第一栋与第二栋建筑本体基座上以布积法作为墙基。[7]

第一栋为二层半木构造石造建筑,外墙采抛泥式工法,二楼木构外露,灰作壁面,上承斜屋顶,原始屋顶样式为半切妻式石板屋顶,屋面以石片瓦铺设,推测作为偕行社办ㄜ公空间使用。第二栋为一层木骨洋风造建筑式样,室内挑高,采用半圆弧形天花板,并搭配角线装饰造型,推测作为集会场所使用。[7]第三栋为一层木构造建筑,原设有两层楼高的烟囱,内部配置为传统日式空间,并完整保留浴厕隔间,被认为作为军人生活空间使用。[7]

该建筑物群的木地板设有名为“目鎹”的构件,能将木地板与下方木构件相扣连,使木地板与下方空间留有些微间隙,当有人行走时,会因身体重量让木地板发出声响,以达到警示防盗的功能。[13][14]

内墙部分,第一栋一楼红砖室内墙面皆为白灰粉刷,二楼为木折壁与编竹夹泥墙构造;三栋建筑物中,只有第一栋室内空间设置一座木构造楼梯,位于室外大门及廊道正上方,墙面以长条格子状壁板呈现仿西洋式风格。[7]第二栋室内墙体则为木折壁构造;第三栋室内墙体则有木折壁及编竹夹泥墙构造,另厕所位置墙底部及北向墙体修补部分为红砖墙粉刷。[7]

在修复阶段,于白墙修复过程中,发现墙内有一层带有光泽的黑墙夹层。经台南文化资产科学检测研究中心检测,确认其黑砂材质为“炼铜炉渣”经过回火后产生的“孔雀砂”。随后,专家团队提出试作方案,并经营造实验尝试重制,最终成功应用于此次修复工程。[15]

另见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 臺南偕行社開社式. 台湾日日新报. 1899-06-10. 
  2. ^ 偕行社披露宴. 台湾日日新报. 1915-12-28. 
  3. ^ 將校生徒試驗. 台湾日日新报. 1917-03-26. 
  4. ^ 臺南偕行社に於ける臺南部隊戰死者の遺骨安置式. 台湾日日新报. 1930-11-16. 
  5. ^ 臺南兵事部を開設 初代部長上坂大佐あす赴任. 台湾日日新报. 1939-08-11. 
  6. ^ 臺南兵事部廳舍落成. 台湾日日新报. 1940-05-06. 
  7. ^ 7.00 7.01 7.02 7.03 7.04 7.05 7.06 7.07 7.08 7.09 国立高雄大学永续居住环境科技中心、国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学. 《歷史建築原臺南陸軍偕行社調查研究與修復再利用計畫》. 台南市: 台南市文化资产管理处. 2018-02-28. 
  8. ^ 冒雨搶救古屋 化解拆除危機─台南陸軍偕行社登錄歷史建築. 2007-08-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3). 
  9. ^ 陈凯琦. 台南再添文化觀光亮點「原日本陸軍台南偕行社修復工程」動土 黃偉哲盼活化使用歷史古蹟融入教育. 台南市政府. 2021-03-04 [2025-0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12-28) (中文(台湾)). 
  10. ^ 歷史建築偕行社 「養蚊」惹怨. 2015-10-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4). 
  11. ^ 日治台南陸軍偕行社修復工程動土 2024年3月完工. 中央通讯社. 2021-03-04 [2022-02-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26). 
  12. ^ 叶泯萱. 歷史建築「原臺南陸軍偕行社」將於年底竣工 黃偉哲致力活化盼帶動整體藝文活絡. 台南市政府. 2024-11-13 (中文(台湾)). 
  13. ^ 张荣祥. 木地板聲響有玄機 日本陸軍台南偕行社藏神秘機關. 中央社. 2023-11-04 [2023-11-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05). 
  14. ^ 张荣祥. 日本陸軍台南偕行社鶯啼地板警示闖入 12月整修完工. 中央社 CNA. 2024-11-13 [2025-0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12-02) (中文(台湾)). 
  15. ^ 曹婷婷. 古蹟牆內藏珍寶 復刻還原孔雀壁. 中国时报. 2024-08-17 (中文(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