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发现 (蠢朋克专辑)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发现
标准发行封面:黑色背景,液态金属组成“蠢朋克”字样。
蠢朋克录音室专辑
发行日期2001年3月12日 (2001-03-12)[1]
录制时间1998年–2000年
录音室蠢朋克工作室(Daft House)(巴黎
类型
时长1:00:50
唱片公司维京唱片
制作人
蠢朋克专辑年表
家庭作业
(1997年)
发现
(2001年)
Alive 1997
(2001年)
日本标准版发布
日本版本封面上的人物来自《星际5555
收录于发现的单曲
  1. One More Time
    发行日期:2000年11月13日
  2. Aerodynamic
    发行日期:2001年3月28日
  3. Digital Love
    发行日期:2001年6月11日
  4. Harder, Better, Faster, Stronger
    发行日期:2001年10月13日
  5. Face to Face
    发行日期:2003年
  6. Something About Us
    发行日期:2003年11月14日

发现》(英语:Discovery直译:“发现”)是法国电子音乐二人组蠢朋克的第二张录音室专辑,由维京唱片公司于2001年3月12日发行。 这张专辑标志着他们从第一张专辑《家庭作业》中的芝加哥浩室科技舞曲风格转变为深受迪斯科后迪斯科英语Post-disco车库浩室当代节奏布鲁斯启发的音乐风格。 蠢朋克的成员托马·班高尔特称,与《家庭作业》中“固执原始”(或“原生”)的电子音乐相比,该专辑是对歌曲结构、音乐形式和童年怀旧的探索。

该专辑于1998年至2000年期间在班高尔特家中录制,录制地点位于巴黎。其中包含大量采样;一些采样来自20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80年代的老唱片,另一些则由蠢朋克演奏乐器录制。电子音乐家Romanthony托德·爱德华兹DJ Sneak英语DJ Sneak合作录制了一些曲目。为了制作音乐视频,蠢朋克设计了一个将科幻小说娱乐产业相结合的概念。受儿时对日本动漫喜爱的启发,二人与松本零士合作制作了《星际5555:异星梦系统秘传》,该电影是一部以专辑《发现》全集为背景音乐的动画电影。

在该专辑发行之前,蠢朋克采用了机器人服装。他们还推出了一个名为“Daft Club”的网站,提供独家曲目和其他奖励材料。该专辑在评论和商业上都取得了成功,发行后在国际多个排行榜上名列前茅。评论界称赞蠢朋克在浩室音乐领域的创新,就像他们在《家庭作业》中所做的那样。这张专辑发行了六首单曲,其中《One More Time》最为成功,成为俱乐部的热门单曲。2020年,《滚石》将该专辑列为《滚石》杂志史上最伟大的500张专辑中的第236位。

背景与录制

[编辑]

在他们的首张专辑《家庭作业》发行后,托马·班高尔特居伊-曼努埃尔·德奥梅姆-克里斯托在1997年大部分时间都在蠢朋克1997年现场会巡演。[2][3]1998年上半年,两人专注于自己的个人唱片公司,[nb 1]同时还在制作音乐视频合集《D.A.F.T.:一个关于狗、机器人、消防员和番茄的故事》。1999年和2000年,他们的工作时间分为两部分:为自己的唱片公司制作音乐以及录制他们第二张音乐专辑《发现》。[2]班高尔特指出,《家庭作业》的成功影响了其他许多艺术家的模仿,促使蠢朋克追求不同的方向,以更好地脱颖而出。[4]

蠢朋克在位于巴黎班高尔特家中,即蠢朋克工作录音室录制了《发现》。[5]录制工作于1998年开始,持续了两年。[6]班高尔特和德奥梅姆-克里斯托既一起创作音乐,又分别创作,其创作过程与《家庭作业》类似。[2]蠢朋克并没有使用浩室音乐中典型的鼓机英语Drum machine,比如罗兰TR-808TR-909英语Roland TR-909,而是使用了 奥伯海姆DMX英语Oberheim DMX林恩鼓英语LinnDrum顺序电路公司的鼓轨机英语Drumtraks[2]他们使用的采样器包括 赤井音乐制作中心英语Akai MPCE-mu SP-1200英语E-mu SP-1200芬德·罗兹电子琴英语Rhodes piano沃利策英语Wurlitzer electronic piano电子钢琴、声码器(包括罗兰SVC-350和 DigiTech Vocalist)以及各种移相器英语Phaser (effect)效果。他们以一种“并非设计目的”的方式对人声使用了音高修正软件自动调谐。班高尔特说:“我们感兴趣的是让事物听起来不像它们本来的样子。有些吉他听起来像合成器,有些合成器听起来像吉他。”[2]《发现》的音频由尼莱什·帕特尔(Nilesh Patel)进行母带制作[5]他也参与了《家庭作业》的母带制作。[7]

《发现》专辑中最早推出的曲目之一《One More Time》于1998年完成,但一直被搁置,直到2000年才发行单曲。在专辑制作初期完成《Too Long》后,蠢朋克决定他们“不想再做14首浩室音乐风格曲目”,因为浩室音乐通常被定义为浩室音乐类型,因此他们着手在专辑中融入多种风格。[8][9]这张专辑的音乐贡献者包括Romanthony、托德·爱德华兹和DJ Sneak。德奥梅姆-克里斯托指出,Romanthony和爱德华兹是两位对蠢朋克影响很大的制作人。二人组曾想与他们合作制作《家庭作业》,但由于蠢朋克当时名气不大,很难说服他们。[2]DJ Sneak创作了《Digital Love》的歌词,并协助制作了这首歌。[6][10]

音乐

[编辑]

主题

[编辑]

《发现》被广泛认可为一张概念专辑[11][12]它与蠢朋克的童年记忆密切相关,融合了他们对电影和人物的热爱。[13]班高尔特特别指出,这张专辑讲述了两人在1975年至1985年十年间的成长经历,而不仅仅是对那个时期音乐的致敬。[2]这张专辑旨在展现一种俏皮有趣、真诚、开放的音乐聆听态度。班高尔特将其比作童年时不对音乐进行评判或分析的状态。[2]班高尔特指出,这张专辑的风格与他们之前的作品形成了鲜明对比。“《家庭作业》……是对于摇滚乐迷说,‘电子音乐很酷’。《发现》则相反,它对电子乐迷说,‘摇滚很酷,你知道吗?你可以喜欢它。’”[14]他解释说,《家庭作业》是“一件粗糙而原始的东西”,专注于声音的制作和质感;相比之下,《发现》的目标是探索歌曲结构和新的音乐形式,其灵感来自艾费克斯双胞胎(Aphex Twin)的《Windowlicker英语Windowlicker》(直译:舔窗户的人)。 [8]

作曲

[编辑]

约翰·布什(John Bush)在为AllMusic撰写的评论中写道,《发现》绝对是“纽约车库音乐版本”的《家庭作业》。他说,蠢朋克通过过度修饰他们的弯音和声码器效果,包括Divas(直译:女主角、女神)、吉他合成器英语Guitar synthesizer和电子钢琴的循环,制作出“更华丽、更流行”的欧陆迪斯科当代节奏布鲁斯版本。[15]Stylus杂志英语Stylus Magazine》的基思·格威利姆(Keith Gwillim)将《发现》描述为一张迪斯科专辑,具有迪斯科的“舞曲”和“多愁善感”元素,包括经过处理的人声和“预制”的吉他独奏。[16]其他评论家将这张专辑描述为后迪斯科英语Post-disco[17][18]电子—放克英语Electro (music)[19]Uproxx》表示这张专辑还融入了法国浩室音乐风格。[20]

开场曲《One More Time》以Romanthony的大量自动调谐压缩声音为特色。《Aerodynamic》具有放克风格的律动、电吉他独奏,最后以一段单独的“更宽敞”的电子乐段结束。这段包含吉他琶音的独奏被《Pulse!英语Pulse! (magazine)》(直译:脉冲)拿来与英格威·玛姆斯汀的演奏作比较。《Digital Love》包含在沃利策英语Wurlitzer electronic piano钢琴、复古合成器和音序器上演奏的独奏;它融合了流行新浪潮爵士乐、放克和迪斯科的元素。《Harder, Better, Faster, Stronger》是一首电子英语Electro (music)歌曲。紧随其后的是《Crescendolls》,一支纯音乐器乐曲。而《NightVision》是具有环境氛围的音乐。《Superheroes》倾向于《家庭作业》的“极简”。它以鼓声开始,包括据说类似于1980年电影《飞侠哥顿》的配乐中的琶音。《High Life》建立在“胡言乱语”的声乐采样本之上,包含一个类似风琴乐器的部分。《Something About Us》是一首慢节奏的歌曲,带有数字化处理的人声和休息性英语Lounge music的节奏。

《Voyager》有吉他即兴重复段、类似于竖琴的20世纪80年代英语1980s in music合成器音色,以及时髦的贝斯线。《Veridis Quo》是一首“仿管弦乐”的合成器巴洛克风格歌曲;据安格斯·哈里森 (Angus Harrison) 所说,它的标题是“非常迪斯科”(very disco)一词的双关语。《Short Circuit》是一首带有碎拍英语Breakbeat和鼓点编程性的电子节奏布鲁斯歌曲。《Face to Face》是一首由托德·爱德华兹主唱的流行舞曲歌曲,比《发现》中的其他曲目更流行。在专辑的背景下,班高尔特指出,前一首曲目《Short Circuit》代表了关闭的行为,而《Face to Face》代表了恢复意识和面对现实。专辑的结束曲《Too Long》是一首十分钟长的电子节奏布鲁斯歌曲。

《发现》中使用了大量样本。专辑内页注释说明中提到,这些样本来自乔治·杜克在《Digital Love》中演唱的《I Love You More》;埃德温·伯德松在《Harder, Better, Faster, Stronger》中演唱的《Cola Bottle Baby》; The Imperials英语Little Anthony and the Imperials(直译:小安东尼与帝国)在《Crescendolls》中演唱的《Can You Imagine》;以及巴瑞·曼尼洛在《Superheroes》中演唱的《Who's Been Sleeping In My Bed》(直译:谁一直睡在我的床上)。 《One More Time》采样了埃迪·约翰斯1979 年的迪斯科歌曲《More Spell on You》。蠢朋克向拥有版权的出版公司支付版税,但约翰斯的下落不明;截至2021年,根据流媒体播放量,他被欠下估计“六到七位数的款项”。班高尔特说,蠢朋克还制作了他们自己的“假样本”,听众以为这些样本来自迪斯科或放克唱片。奥梅姆-克里斯托估计,蠢朋克自己在《发现》专辑中播放了一半的采样材料。

宣传与发布

[编辑]
松本零士主导《星际5555》动画电影制作

据时任维京唱片英国公司营销主管的奥尔拉·李-费希尔(Orla Lee-Fisher)透露,蠢朋克最初计划将《发现》专辑中的每首歌曲都以单曲形式发行,但该计划最终被搁置。《One More Time》于2000年发行,早于专辑发行。专辑于2001年3月12日发售,随后发行了单曲《Aerodynamic》、《Digital Love》、《Harder, Better, Faster, Stronger》、《Something About Us》和《Face to Face》。

专辑音乐视频的构思源于探索乐队早期录音期间。据托德·爱德华兹所说,这张专辑最初计划与“一部真人电影”配套发行,每首歌曲都是电影的一部分。但乐队最终决定专注于日本动画制作。蠢朋克乐队对这部电影的构想是将科幻与娱乐产业文化相融合。两人回忆起小时候看过的日本动漫,包括《哈洛克船长英语Captain Harlock》、《UFO机器人 古连泰沙》和《小甜甜》等他们最喜欢的动画。三人带着专辑和完整的故事来到东京,希望与他们儿时的偶像、《哈洛克船长》的创作者松本零士一起制作这部电影。松本以视觉总监身份加入团队后,团队联系了清水真司负责动画制作,竹之内和久负责导演。在杉山“斯派克”民之的翻译协调下,制作于2000年10月开始,2003年4月结束。合作的成果是一部动画电影,名为《星际5555:异星梦系统秘传》,其配乐全部来自专辑《发现》。

蠢朋克乐队在《发现》上映发布前穿上了机器人服装。乐队告诉媒体,1999年9月9日上午9点09分,他们正在录作室工作,突然他们的采样器爆炸了。他们不得不接受重建手术,恢复意识后,他们意识到自己已经变成了机器人。

专辑发行前不久,乐队推出了Daft Club网站,提供独家曲目和其他额外内容。每张《发现》专辑唱片(CD)都包含一张Daft Club会员卡,会员卡上有一个独特的编号,可以通过该编号访问网站。班高尔特表示,这是“我们奖励购买CD的用户的方式”。该网站的服务于2003年终止;大部分曲目随后被收录进混音专辑《Daft Club》。为纪念《星际5555》发布20周年,蠢朋克重新发行了《发现》,并配上日文封面、贴纸和Daft Club会员卡。

商业表现

[编辑]

《发现》在英国专辑排行榜和法国专辑排行榜排第二以及美国《公告牌》二百强专辑榜排第23位。它在加拿大专辑排行榜上排名第二,第一周售出13,850张。它于2007年在法国获得了三个铂金认证,售量为600,000张,并于2010年10月11日获得美国唱片业协会金奖认证。

截至2013年5月,《发现》在美国已售出802,000张。《One More Time》是其最成功的单曲,在法国排行榜和公告牌舞曲夜店歌曲榜上排名第一,在其他七个排行榜上排名前十。 直到2013年发行《Get Lucky》之前,它仍然是蠢朋克最成功的单曲。这张专辑的第五首单曲《Face to Face》在2004年的公告牌舞曲夜店排行榜上排名第一。截至2005年《发现》已售出至少260万张。

评价

[编辑]
专业评分
综合得分
来源评分
Metacritic74/100[21]
评论得分
来源评分
AllMusic5/5颗星[15]
娱乐周刊B[22]
卫报2/5颗星[23]
Mixmag5/5颗星[24]
新音乐快递4.5/5颗星[11]
Pitchfork6.4/10 (2001年)[25]
10/10 (2021年)[26]
Q5/5颗星[27]
滚石3/5颗星[28]
滚石专辑指南英语The Rolling Stone Album Guide3.5/5颗星[29]
Spin8/10[12]

Metacritic为主流出版物的评论提供100分的标准化评分,根据19篇文章评论,《发现》的平均得分为74分。AllMusic的约翰·布什表示,蠢朋克凭借其全面的制作和循环技术乐段,发展出了一种“堪比乔治·莫罗德尔托德·朗德格伦史蒂夫·米勒等昔日电子流行乐手”的声音。《Q》写道,《发现》在探索“旧问题和旧理想”方面充满活力和创新,称赞它是“一部杰出且具有说服力的杰作”,“超越了舞曲的标签”,且不乏创意、幽默和“才华”。《Q》将《发现》评为2001年50张最佳专辑之一。

影响

[编辑]

2020年,彼得里迪斯(Petridis)表示他重新考虑了自己在《卫报》上发表的评论,并描述了《发现》在随后几年对流行音乐制作的影响:“蠢朋克乐队非常有先见之明:今天播放《发现》,它听起来非常具有时代感。而我的评论则显得有些过时了。[30]2021年,《Pitchfork》将《发现》列入到了“如果可以的话我们会修改”的评分名单中,并将其评分从6.4分提升至10分(满分为10分)。《Pitchfork》的评论家诺亚·刘(Noah Yoo)写道:“如果评分旨在表明作品的寿命或影响力,那么最初的评论已被历史记录所否定。蠢朋克乐队的第二张专辑《发现》是他们职业生涯的核心,这张专辑超越了机器人乐队的音乐俱乐部根基,并在随后的几十年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31]

曲目列表

[编辑]
全碟词曲:托马·班高尔特居伊-曼努埃尔·德奥梅姆-克里斯托, 另有说明除外;括号内为中文翻译 
曲序曲目词曲时长
1.One More Time(再来一次)(客串Romanthony
5:20
2.Aerodynamic(空气动力) 3:27
3.Digital Love(数字爱情)
4:58
4.Harder, Better, Faster, Stronger(更努力、更好、更快、更强)
3:45
5.Crescendolls(新月玩偶)
  • 班高尔特
  • 德奥梅姆-克里斯托
  • 德怀特·布鲁斯特(Dwight Brewster)
  • 阿莱塔·詹宁斯(Aleta Jennings)
3:31
6.Nightvision(夜视) 1:44
7.Superheroes(超级英雄)
3:57
8.High Life(奢华人生) 3:22
9.Something About Us(关于我们一些事情) 3:51
10.Voyager(航海、旅行) 3:47
11.Veridis Quo(非常迪斯科) 5:44
12.Short Circuit(短路) 3:26
13.Face to Face(面对面)(客串托德·爱德华兹
3:58
14.Too Long(太长)(客串Romanthony)
  • 班高尔特
  • 德奥梅姆-克里斯托
  • 穆尔
10:00
总时长:60:50

制作人员

[编辑]

摘录自《发现》专辑注释说明。[5]

  • 蠢朋克 – 主唱(曲目3、4、9),声码器,音序器,采样器,合成器,沃利策电钢琴,吉他,贝斯,Talkbox,鼓机,制作,概念,艺术指导
  • Romanthony – 主唱(曲目1、14),联合制作(曲目14)
  • 托德·爱德华兹 – 主唱及联合制作(曲目13)
  • 奈尔斯·帕特尔(Nilesh Patel) – 母带制作
  • 亚历克斯与马丁(Alex & Martin) – 概念,艺术指导
  • 塞德里克·埃尔韦(Cedric Hervet) – 概念,艺术指导
  • 吉尔达·洛阿克(Gildas Loaëc) – 概念,艺术指导
  • 西蒙·斯科特(Simon Scott) – 概念,艺术指导
  • 丹尼尔·瓦纳加德英语Daniel Bangalter(Daniel Vangarde) – 概念,艺术指导
  • 佩德罗·温特英语Pedro Winter(Pedro Winter) – 概念,艺术指导
  • 米切尔·范伯格(Mitchell Feinberg) – 液态金属专辑封面照片
  • 路易斯·桑希(Luis Sanchis) – 钢琴照片
  • 加德纳·托尼英语Tony Gardner (designer)(Tony Gardner), 阿尔特利安(Alterian) – 仿生设计工程
  • 杉山“斯派克”民之(Tamiyuki "Spike" Sugiyama) – 东京连接器、翻译(Tokyo connector)

排行榜

[编辑]

销量认证

[编辑]
地区 认证 认证单位/销量
澳大利亚(澳大利亚唱片业协会[90] 35,000^
比利时(比利时唱片音乐协会[91] 白金 50,000*
加拿大(加拿大音乐协会[92] 50,000^
丹麦(国际唱片业协会丹麦分会[93] 白金 20,000
法国(法国唱片出版业公会[94] 3× 白金 600,000*
德国(联邦音乐产业协会[95] 150,000^
意大利(意大利音乐产业联盟[96]
自2009年以来的销售
25,000
日本(日本唱片协会[97] 白金 200,000^
瑞士(国际唱片业协会瑞士分会)[98] 20,000^
英国(英国唱片业协会[100] 2× 白金 657,000[99]
美国(美国唱片业协会[102] 805,000[101]
总计
欧洲(国际唱片业协会[103] 2× 白金 2,000,000*

*仅含认证的实际销量
^仅含认证的出货量
仅含认证的流媒体+实际销量

参考文献

[编辑]

注释

[编辑]
  1. ^ 班高尔特的唱片公司是Roulé, 德奥梅姆-克里斯托唱片公司为Crydamoure.[2]

引用

[编辑]
  1. ^ Garrity, Brian; Traiman, Steve. Sites + Sounds. Billboard (Nielsen Business Media, Inc.). 2001-02-03: 78, 83 [2023-04-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6-21) –通过Google Books. 
  2. ^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Gill, Chris. Robopop: Part Man, Part Machine, All Daft Punk. Remix英语Remix (magazine). 2001-05-01 [2011-01-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5-03). 
  3. ^ Murphy, Sarah. Reddit Thinks Daft Punk Are Going to Tour in 2017. Exclaim!英语Exclaim!. 2016-09-26 [2017-1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05). They supported Homework with the "Daftendirektour" in 1997 [...] 
  4. ^ Daft Punk. WSound. 2001 [2021-0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3-02-23) (法语). 
  5. ^ 5.0 5.1 5.2 Discovery (liner notes). 蠢朋克. Virgin Records, a division of Universal Music Group. 2001.
  6. ^ 6.0 6.1 15 Things You Didn't Know About Daft Punk's Discovery. Ministry of Sound. 26 February 2017 [6 October 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6 October 2017). 
  7. ^ Homework (liner notes). 蠢朋克. Virgin Records, a division of Universal Music Group. 42609. 1997.
  8. ^ 8.0 8.1 Daft Punk Embark on a Voyage of Discovery. MTV. [22 February 2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7 March 2006). 
  9. ^ Dombal, Ryan. Daft Punk: Cover Story Outtakes. Pitchfork. 15 May 2013 [15 May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7 June 2013). 
  10. ^ DJ Sneak: French Touch Information. frenchtouchinformation.com. [14 March 2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2 February 2018). ...I sat back and wrote the lyrics to 'Digital Love'. [...] I also co-produced the music... 
  11. ^ 11.0 11.1 Dalton, Stephen. Daft Punk: Discovery. NME (London). 2001-03-10: 31 [2013-04-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3-27). 
  12. ^ 12.0 12.1 Clover, Joshua. Daft Punk: Discovery. Spin. Vol. 17 no. 6 (New York). June 2001: 145 [2013-04-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6-17). 
  13. ^ Santorelli 2014
  14. ^ Baron, Zach. Daft Punk Is (Finally!) Playing at Our House. GQ. May 2013, 83 (5): 76–82. 
  15. ^ 15.0 15.1 Bush, John. Discovery – Daft Punk. AllMusic. [2013-04-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4-08). 
  16. ^ Gwillim, Keith. Daft Punk - Discovery - Review. Stylus Magazine. 1 September 2003 [31 May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9 June 2013). 
  17. ^ Best New Music - Daft Punk (Discovery). CMJ New Music Monthly. No. 93 (CMJ Network, Inc.). 2001: 71. ISSN 1074-6978. Although it's only fair to credit Chicago with the post-disco dance style's paternal rights, the French [蠢朋克] have (at the very least) earned covered weekend privileges. 
  18. ^ Burgess, Andrew. Daft Punk - Discovery. musicOMH. 12 March 2001 [31 May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12 May 2013). 
  19. ^ EW Staff. Top 100 Albums. Entertainment Weekly. 27 September 2012 [5 May 2023]. 
  20. ^ Galbraith, Alex. We Ranked Daft Punk's 'Discovery' Track By Track 15 Years Later. Uproxx. 14 March 2016 [6 October 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19 March 2017). 
  21. ^ Reviews for Discovery by Daft Punk. Metacritic. [2013-04-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1-05). 
  22. ^ Hermes, Will. Discovery. Entertainment Weekly. No. 589 (New York). 2001-03-30 [2013-04-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17). 
  23. ^ Petridis, Alexis. CD of the week: Daft Punk: Discovery. The Guardian (London). 2001-03-08. Friday Review section, p. 16 [2013-04-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17). 
  24. ^ Daft Punk: Discovery. Mixmag (London). April 2001, 2 (119): 163. 
  25. ^ Schreiber, Ryan. Daft Punk: Discovery. Pitchfork. 2001-03-13 [2013-04-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4-20). 
  26. ^ Pitchfork Reviews: Rescored. Pitchfork. 2021-10-05 [2023-05-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05). 
  27. ^ Daft Punk: Discovery. Q (London). April 2001, (175): 97. 
  28. ^ Ratliff, Ben. Daft Punk: Discovery. Rolling Stone (New York). 2001-03-05: 59–60 [2013-04-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4-28). 
  29. ^ Cross, Charles R. Daft Punk. Brackett, Nathan; Hoard, Christian (编). The New Rolling Stone Album Guide 4th. Simon & Schuster. 2004: 207. ISBN 0-7432-0169-8. 
  30. ^ Petridis, Alexis. 'My Daft Punk review hasn't aged so well': Guardian critics on getting it wrong. The Guardian. 26 September 2020 [4 August 2024]. ISSN 0261-3077 (英国英语). 
  31. ^ Pitchfork Reviews: Rescored. Pitchfork. 5 October 2021 [5 October 2021] (美国英语). 
  32. ^ "蠢朋克 – Discovery". Australiancharts.com. Hung Medien.
  33. ^ ARIA Dance - Week Commencing 19th March 2001 - Albums (PDF). The ARIA Report: 14. [2021-07-04].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8-02-22) –通过National Library of Australia. 
  34. ^ "蠢朋克 - Discovery" (in German). Austriancharts.at. Hung Medien.
  35. ^ "蠢朋克 – Discovery" (in Dutch). Ultratop.be. Hung Medien.
  36. ^ "蠢朋克 – Discovery" (in French). Ultratop.be. Hung Medien.
  37. ^ "蠢朋克 Chart History (Canadian Albums)". Billboard. Retrieved 2012-05-30.
  38. ^ "Danishcharts.dk – 蠢朋克 – Discovery". Hung Medien. Retrieved 2020-06-19.
  39. ^ "蠢朋克 – Discovery" (in Dutch). Dutchcharts.nl. Hung Medien.
  40. ^ Eurochart Top 100 Albums - March 31, 2001 (PDF). Music & Media. Vol. 18 no. 14. 2001-03-31: 20 [2021-12-0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08-25). 
  41. ^ "蠢朋克: Discovery" (in Finnish). Musiikkituottajat. Retrieved 2020-06-19.
  42. ^ "蠢朋克 – Discovery". Lescharts.com. Hung Medien.
  43. ^ "Offiziellecharts.de – 蠢朋克 – Discovery" (in German). GfK Entertainment Charts.
  44. ^ Hits of the World - Greece. Billboard. Vol. 113 no. 17. 2001-04-28: 61 [2021-04-29]. 
  45. ^ "GFK Chart-Track". Chart-Track.co.uk. GFK Chart-Track. IRMA.
  46. ^ "蠢朋克 – Discovery". Italiancharts.com. Hung Medien.
  47. ^ "Charts.nz – 蠢朋克 – Discovery". Hung Medien. Retrieved 2012-05-30.
  48. ^ "蠢朋克 – Discovery". Norwegiancharts.com. Hung Medien.
  49. ^ "Oficjalna lista sprzedaży :: OLIS - Official Retail Sales Chart". OLiS. Polish Society of the Phonographic Industry.
  50. ^ Hits of the World - Portugal. Billboard. Vol. 113 no. 16. 2001-04-21: 59 [2021-04-29]. 
  51. ^ Salaverri, Fernando. Sólo éxitos: año a año, 1959–2002 1st. Spain: Fundación Autor-SGAE. September 2005. ISBN 84-8048-639-2. 
  52. ^ "蠢朋克 – Discovery". Swedishcharts.com. Hung Medien.
  53. ^ "蠢朋克 – Discovery". Swisscharts.com. Hung Medien.
  54. ^ "Official Albums Chart Top 100". Official Charts Company. Retrieved 2017-10-16.
  55. ^ "蠢朋克 Chart History (Billboard 200)". Billboard. Retrieved 2015-07-30.
  56. ^ "蠢朋克 Chart History (Top Catalog Albums)". Billboard. Retrieved 2012-05-30.
  57. ^ 蠢朋克音乐排行榜历史(黑胶唱片). 杂志. 
  58. ^ "Archívum – Slágerlisták – MAHASZ – Magyar Hangfelvétel-kiadók Szövetsége". Mahasz.hu. LightMedia.
  59. ^ 2021 9-os savaitės klausomiausi (Top 100). AGATA. 2021-03-05 [2021-07-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5) (立陶宛语). 
  60. ^ "蠢朋克 Album & Song Chart History" Billboard Dance/Electronic Albums for 蠢朋克. Prometheus Global Media.
  61. ^ ARIA Charts - End of Year Charts - Top 100 Albums 2001. Australian Recording Industry Association. [2014-01-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9-17). 
  62. ^ ARIA Highest Selling Dance Albums 2001 (PDF). The ARIA Report: 12. [2021-07-04].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8-02-22) –通过National Library of Australia. 
  63. ^ Jahreshitparade 2001. austriancharts.at. Hung Medien. [2024-06-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1-27) (德语). 
  64. ^ Jaaroverzichten 2001. Ultratop. Hung Medien. [2014-0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1-06) (荷兰语). 
  65. ^ Rapports annuels 2001. Ultratop. Hung Medien. [2014-0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1-17) (法语). 
  66. ^ Jaaroverzichten 2001 – Alternatieve Albums. Ultratop. [2024-06-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1) (荷兰语). 
  67. ^ Canada's Top 200 Albums of 2001 (based on sales). Jam!. [2022-03-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3-12-12). 
  68. ^ Jaaroverzichten – Album 2001 (ASP). [2014-0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15) (德语). 
  69. ^ European Top 100 Albums 2001 (PDF). Music & Media: 15. 2001-12-22 [2020-04-2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08-23). 
  70. ^ Tops de l'Année - Top Albums 2001. Syndicat National de l'Édition Phonographique. [2014-0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28) (法语). 
  71. ^ Top 100 Album-Jahrescharts – 2001. Offizielle Deutsche Charts. [2020-04-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09) (德语). 
  72. ^ Schweizer Jahreshitparade 2001. hitpaarde.ch. [2024-06-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1-10) (德语). 
  73. ^ End of Year Album Chart Top 100 – 2001. Official Charts Company. [2020-04-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7-15). 
  74. ^ Tops de l'Année - Top Albums 2002. Syndicat National de l'Édition Phonographique. [2020-12-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3) (法语). 
  75. ^ ARIA Australian Highest Selling Dance Albums 2008 (PDF). The ARIA Report: 19. [2021-07-04].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9-01-26) –通过National Library of Australia. 
  76. ^ ARIA Top 50 Dance Albums 2013. Australian Recording Industry Association. [2021-06-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4). 
  77. ^ Jaaroverzichten 2013 - Mid price. Ultratop. [2021-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07) (荷兰语). 
  78. ^ Rapports Annuels 2013 - Mid price. Ultratop. [2021-02-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5-04) (法语). 
  79. ^ End of Year 2013 (PDF). UKChartsPlus. [2021-03-2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4-07-14). 
  80. ^ ARIA Top 50 Dance Albums 2016. Australian Recording Industry Association. [2021-06-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1). 
  81. ^ Top Dance/Electronic Albums – Year-End 2018. Billboard. [2021-05-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25). 
  82. ^ Top Dance/Electronic Albums – Year-End 2020. Billboard. [2020-1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4). 
  83. ^ ARIA Top 50 Dance Albums 2021. Australian Recording Industry Association. [2023-0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0-12). 
  84. ^ Rapports Annuels 2021. Ultratop. [2022-0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04) (法语). 
  85. ^ Top Dance/Electronic Albums – Year-End 2021. Billboard. [2022-0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03). 
  86. ^ ARIA Top 50 Dance Albums 2022. Australian Recording Industry Association. [2023-0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0-26). 
  87. ^ Rapports annuels 2022. Ultratop. [2023-0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13) (法语). 
  88. ^ Top Dance/Electronic Albums – Year-End 2022. Billboard. [2022-12-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01). 
  89. ^ Top Dance/Electronic Albums – Year-End 2023. Billboard. [2023-11-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22). 
  90. ^ ARIA Charts – Accreditations – 2001 Albums (PDF). Australian Recording Industry Association (英语). 
  91. ^ Ultratop − Goud en Platina – albums 2008. Ultratop. Hung Medien (荷兰语). 
  92. ^ Canadian album certifications – Daft Punk – Discovery. Music Canada (英语). 
  93. ^ Danish album certifications – Daft Punk – Discovery. IFPI Danmark (丹麦语). 
  94. ^ French album certifications – Daft Punk – Discovery. Syndicat National de l'Édition Phonographique (法语). 
  95. ^ Gold-/Platin-Datenbank (Daft Punk; 'Discovery'). Bundesverband Musikindustrie (德语). 
  96. ^ Italian album certifications – Daft Punk – Discovery. Federazione Industria Musicale Italiana (意大利语). 
  97. ^ Japanese album certifications – Daft Punk – Discovery. Recording Industry Association of Japan. [2022-08-29] (日语).  在下拉菜单选择“2002年8月”
  98. ^ The Official Swiss Charts and Music Community: Awards ('Discovery'). IFPI Switzerland. Hung Medien (德语). 
  99. ^ Albums turning 20 years old in 2021. Official Charts Company. 2020-12-29 [2023-09-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17). 
  100. ^ British album certifications – Daft Punk – Discovery. British Phonographic Industry (英语). 
  101. ^ Grein, Paul. Week Ending May 26, 2013. Albums: Daft Punk Gets Lucky. Luminate. 雅虎音乐英语Yahoo! Music. 2013-05-29 [2013-05-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6-14). 
  102. ^ American album certifications – Daft Punk – Discovery. Recording Industry Association of America (英语). 
  103. ^ IFPI Platinum Europe Awards – 2014.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the Phonographic Industry. [2018-06-14] (英语). 

参考书目

[编辑]

更多阅读

[编辑]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