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总统列表
外观

此条目已被提出存废讨论。请前往此处就该条目是否应该被删除进行讨论。? |
台湾民主国(1895)
[编辑]台湾民主国大总统是1895年短暂存在的台湾民主国之国家元首,前后共有两位(唐景崧和刘永福)。
任次 | 姓名 | 肖像 | 出身 | 籍贯 | 就任 | 离任 | 在位时间 |
---|---|---|---|---|---|---|---|
1 | 唐景崧 | ![]() |
![]() |
广西人 | 1895年5月25日 | 1895年6月6日 | 13天 |
2 | 刘永福 | ![]() |
![]() |
客家人 | 1895年6月26日 | 1895年10月21日 | 3月26天 |
台湾共和国临时政府(1956-1977)
[编辑]台湾共和国临时政府是从事台湾独立运动的一个政治组织,于1956年在日本东京由台湾留美博士廖文毅主导成立[1],1977年解散。在1950年代中期至1960年代初期,是主要的海外台独运动组织之一。
大统领
[编辑]中华民国
[编辑]任数 | 姓名 | 肖像 | 就任时党籍 | 任期 | 后续 | 资料出处 | |
---|---|---|---|---|---|---|---|
1 | 蒋中正 | ![]() |
中国国民党 | 1948年5月20日—1949年1月21日 | 由于内战情势日渐不利,在各方压力下被迫于1949年1月发表《引退谋和书告》后下野,并依《宪法》规定由副总统李宗仁代行总统职权[注 1]。 | [2][3]:37[4][5][6][7] | |
1(代理) | 李宗仁 | ![]() |
中国国民党 | 1949年1月21日—1950年3月1日 | 1949年11月,在内战情势底定、国府撤往台北的情况下,以医治胃疾为由搭机飞往香港,旋飞美国,自此不曾返台,期间由行政院院长阎锡山主持中枢军政事宜[注 3]。后蒋中正于1950年3月发表《复行视事文告》、宣布复行视事,李代总统之任务自然解除[注 4]。在持续未归国履行副总统职务的情况下,监察院于1952年1月以违法失职为由提案弹劾李,并向国民大会提出;1954年3月,国民大会依《总统副总统选举罢免法》表决通过罢免其副总统之职务,副总统之位遗缺至次届选举。 | [4][7][16][17][18][19][20][21][22] | |
1(复行视事) | 蒋中正 | ![]() |
中国国民党 | 1950年3月1日—1954年5月20日 | 后于1954年3月22日举行的第二任总统选举中搭档同党籍的陈诚击败中国民主社会党籍对手徐傅霖(副总统搭档为同党籍的石志泉),连任总统。 | [2][4][23][24] | |
2 | 1954年5月20日—1960年5月20日 | 依原《宪法》规定,总统仅可连任一次,即蒋不得参与次届选举;但经国民大会修改《临时条款》、冻结《宪法》中对总统连任之限制后,蒋方得以参与于1960年3月21日举行的第三任总统选举(副总统搭档为陈诚),并在采等额选举形式,且得票超过半数的情况下于第一轮选举自动当选,二度连任总统。 | [2][4][25][26][27][28][29] | ||||
3 | 1960年5月20日—1966年5月20日 | 后于1966年3月21日举行的第四任总统选举中搭档同党籍的严家淦,以等额选举形式、且得票超过半数的情况下于第一轮选举自动当选,三度连任总统。副总统陈诚于1965年3月5日逝世,副总统之位遗缺至次届选举。 | [2][4][30][31][32][33] | ||||
4 | 1966年5月20日—1972年5月20日 | 蒋于1972年3月21日举行的第五任总统选举中搭档严家淦,以等额选举形式、且得票超过半数的情况下于第一轮选举自动当选,四度连任总统。 | [2][4][34][35][36] | ||||
5 | 1972年5月20日—1975年4月5日 | 蒋中正于1975年4月5日逝世,总统一职依法由时任副总统严家淦继任,副总统之位则遗缺至次届选举。 | [4][37][38][39] | ||||
5(继任) | 严家淦 | ![]() |
中国国民党 | 1975年4月6日—1978年5月20日 | 第六任总统选举于1978年3月21日举行,由国民党籍的蒋经国(副总统搭档为同党籍的谢东闵),以等额选举形式、且得票超过半数的情况下于第一轮选举自动当选为总统。 | [2][40][41] | |
6 | 蒋经国 | ![]() |
中国国民党 | 1978年5月20日—1984年5月20日 | 后于1984年3月21日举行的第七任总统选举中搭档同党籍的李登辉,以等额选举形式、且得票超过半数的情况下于第一轮选举自动当选,连任总统。 | [2][42][43] | |
7 | 1984年5月20日—1988年1月13日 | 蒋经国于1988年1月13日逝世,总统一职依法由时任副总统李登辉继任,副总统之位则遗缺至次届选举。 | [42][44][45][46] | ||||
7(继任) | 李登辉 | ![]() |
中国国民党 | 1988年1月13日—1990年5月20日 | 后于1990年3月21日举行的第八任总统选举中搭档同党籍的李元簇,以等额选举形式、且得票超过半数的情况下于第一轮选举正式当选为总统,形同连任。 | [47][48][49][50] | |
8 | 1990年5月20日—1996年5月20日 | 后于1996年3月23日举行的第九任总统选举中搭档同党籍的连战击败民主进步党籍对手彭明敏(副总统搭档为同党籍的谢长廷)、无党籍对手林洋港(副总统搭档为无党籍的郝柏村)和陈履安(副总统搭档为无党籍的王清峰)连任总统,并为首任全民直选之总统。 | [51][52][50] | ||||
9 | 1996年5月20日—2000年5月20日 | 第十任总统选举于2000年3月18日举行,由民进党籍的陈水扁(副总统搭档为同党籍的吕秀莲)击败国民党籍对手连战(副总统搭档为同党籍的萧万长)、无党籍对手宋楚瑜(副总统搭档为无党籍的张昭雄)和许信良(副总统搭档为新党籍的朱惠良)以及新党籍对手李敖(副总统搭档为同党籍的冯沪祥)当选为总统,是中华民国行宪后第一次政党轮替。 | [53][54][50] | ||||
10 | 陈水扁 | ![]() |
民主进步党 | 2000年5月20日—2004年5月20日 | 后于2004年3月20日举行的第十一任总统选举中搭档吕秀莲二度击败国民党籍对手连战(副总统搭档为亲民党籍的宋楚瑜),连任总统。本次选举两组候选人得票率仅差0.22%,差距为历年最低。 | [55][56] | |
11 | 2004年5月20日—2008年5月20日 | 第十二任总统选举于2008年3月22日举行,由国民党籍的马英九(副总统搭档为同党籍的萧万长)击败民进党籍对手谢长廷(副总统搭档为同党籍的苏贞昌)当选为总统,是中华民国行宪后第二次政党轮替。 | [57][55] | ||||
12 | 马英九 | ![]() |
中国国民党 | 2008年5月20日—2012年5月20日 | 后于2012年1月14日举行的第十三任总统选举中搭档同党籍的吴敦义击败民进党籍对手蔡英文(副总统搭档为同党籍的苏嘉全)及亲民党籍对手宋楚瑜(副总统搭档为同党籍的林瑞雄),连任总统。 | [58][59] | |
13 | 2012年5月20日—2016年5月20日 | 第十四任总统选举于2016年1月16日举行,由民进党籍的蔡英文(副总统搭档为无党籍的陈建仁)击败国民党籍对手朱立伦(副总统搭档为无党籍的王如玄)及亲民党籍对手宋楚瑜(副总统搭档为民国党籍的徐欣莹)当选为总统,是中华民国行宪后第三次政党轮替。 | [58][60][61][62][63][64] | ||||
14 | 蔡英文 | ![]() |
民主进步党 | 2016年5月20日—2020年5月20日 | 后于2020年1月11日举行的第十五任总统选举中搭档同党籍的赖清德击败国民党籍对手韩国瑜(副总统搭档为无党籍的张善政)及亲民党籍对手宋楚瑜(副总统搭档为无党籍的余湘),连任总统。本次选举民进党籍候选人组合得票达817万余票,得票数为目前公民直选总统以来最高。 | [65][66][67][68] | |
15 | 2020年5月20日—2024年5月20日 | 第十六任总统选举于2024年1月13日举行,由时任副总统赖清德搭档同党籍的萧美琴击败国民党籍对手侯友宜(副总统搭档为同党籍的赵少康)及台湾民众党籍对手柯文哲(副总统搭档为同党籍的吴欣盈)当选为总统,是公民直选总统以来首次有政党执政超过八年。 | [69][70][71] | ||||
16 | 赖清德 | ![]() |
民主进步党 | 2024年5月20日至今 | 第十六任总统就职典礼于2024年5月20日举行。 | [72] |
参考资料
[编辑]- ^ 廖文毅孙女 要写阿公的台独史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自由时报》, 2011-5-21
- ^ 2.0 2.1 2.2 2.3 2.4 2.5 2.6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
中華民國選舉史
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
國民政府職官年表一
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 ^ 4.0 4.1 4.2 4.3 4.4 4.5 4.6 第1~5任 蔣總統中正先生. 中华民国总统府. [2019-04-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11).
- ^ 《為電請蔣總統引退以謝國人請一致主張由》. 河南省参议会. 1949-01-02 [2020-05-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02).
- ^ 林桶法. 〈政府機關遷臺的問題〉 (pdf). 《国史馆馆讯》. 国史馆. 2010-12-05, 2010:5: 74–99 [2019-06-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20).
- ^ 7.0 7.1 〈蔣總統引退及復行視事經過〉 (PDF). 《中央日报》. 1950-03-01.[失效链接]
- ^ 郭廷以等. 《中華民國史事日誌》 4 初版. 台北: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1985.
- ^ 潘振球等. 《中華民國史事紀要(初稿)——中華民國三十八年(一九四九)十至十二月份》. 台北: 国史馆. 1997.
- ^ 〈修正本市市定古蹟「閻錫山故居」指定理由〉 (PDF). 台北市政府文化局. 2013-06-03 [2022-08-13].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2-05-29).
- ^ 〈司法院王院長說明 總統復行視事有憲法根據 蔣總統不能視事原因消失 李副總統代行權當然解除〉 (PDF). 《中央日报》. 1950-03-03.[失效链接]
- ^ 薛化元. 蔣介石總統復行視事. 战后台湾历史年表. 中央研究院. [2019-05-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20).
- ^ 沈涵. 兩岸史話–蔣總統復行視事之謎. 中时电子报. 《旺报》. [2019-05-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20).
- ^ 【那一年的這一天】1950.3.1 蔣中正復行視事 製造「兩個中國」. 《民报》. [2019-05-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3).
- ^ 蔣介石在台“復職”與李宗仁在美抗爭. 人民网. [2019-05-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6-27).
- ^ 〈總統決定復行視事 繼續行使總統職權 定今日上午十時蒞臨總統府 將發正式文告昭告中外〉 (PDF). 《中央日报》. 1950-03-01.[失效链接]
- ^ 行憲後歷任副總統. 中华民国总统府. [2019-04-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11).
- ^ 〈總統復行視事文告〉. 《总统府公报》. 中华民国总统府. 1950-03-03, 特刊: 1 [2020-05-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02).
- ^ 〈監察委員金維繫等九十二人彈劾副總統李宗仁違法失職一案〉. 《总统府公报》. 中华民国总统府. 1954-03-10, 478: 1 [2020-05-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08).
- ^ 〈李宗仁違法失職 監察院通過彈劾 依憲法規定向國民大會提出 觸犯刑法部份送司法機關辦〉 (PDF). 《中央日报》. 1952-01-12.[失效链接]
- ^ 〈監委投票彈劾李宗仁 過法定半數當然成立〉 (PDF). 《中央日报》. 1952-02-05.[失效链接]
- ^ 〈民主法治精神之表現 國民大會成立決議 罷免副總統李宗仁 出席者一四八六人絕大多數投罷免票 大會主席團昨正式公告〉 (PDF). 《中央日报》. 1954-03-11.[失效链接]
- ^ 〈第一屆國民大會第二次會議依照總統副總統選舉罷免法第二條之規定於四十三年三月二十一日舉行總統副總統選舉大會選舉結果〉. 《总统府公报》. 中华民国总统府. 1954-03-21, 481: 1 [2020-05-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16).
- ^ 〈中華民國第二任總統 蔣中正膺選連任 選舉大會昨宣佈投票結果 國大主席團正式公告〉 (PDF). 《中央日报》. 1954-03-23.[失效链接]
- ^ 〈第一屆國民大會第三次會議依照總統副總統選舉罷免法第二條之規定於四十九年三月二十一日舉行總統選舉大會選舉結果〉. 《总统府公报》. 中华民国总统府. 1960-03-21, 1107: 1 [2020-05-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16).
- ^ 〈第一屆國民大會第三次會議依照總統副總統選舉罷免法第二條之規定於四十九年三月二十一日舉行副總統選舉大會選舉結果〉. 《总统府公报》. 中华民国总统府. 1960-03-21, 1107: 1–2 [2020-05-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16).
- ^ 〈國大第一審查會昨集會 通過修正臨時條款 將送明日大會二讀 動員戡亂時期總統副總統得連選連任 不受憲法第四十七條連任一次之限制 國大行使創制複決權設機構研擬辦法〉 (PDF). 《中央日报》. 1960-03-09.[失效链接]
- ^ 〈修改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案 國大昨日三讀通過 關於臨時條款規定設置之機構 交主席團研擬原則提大會通過〉 (PDF). 《中央日报》. 1960-03-12.
- ^ 〈中華民國第三任總統 蔣中正當選連任 在一五零九張選票中榮獲一四八一票 海內外同胞聞訊後一致熱烈歡欣祝賀 選舉結果已昭告全國全世界〉 (PDF). 《中央日报》. 1960-03-22.[失效链接]
- ^ 〈第一屆國民大會第四次會議依照總統副總統選舉罷免法第二條之規定於五十五年三月二十一日舉行總統選舉大會選舉結果〉. 《总统府公报》. 中华民国总统府. 1966-03-21, 1733: 1 [2020-05-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16).
- ^ 〈第一屆國民大會第四次會議依照總統副總統選舉罷免法第二條之規定於五十五年三月二十一日舉行副總統選舉大會選舉結果〉. 《总统府公报》. 中华民国总统府. 1966-03-21, 1733: 2 [2020-05-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16).
- ^ 〈盡瘁為國.遺愛在民 陳副總統昨日逝世 已移靈市立殯儀館定十日大殮 總統震悼派張群等治喪〉 (PDF). 《中央日报》. 1965-03-06.[失效链接]
- ^ 〈中華民國第四任總統 蔣中正當選連任 國大選舉結果獲一四零五票 全國各界掀起熱烈慶祝高潮〉 (PDF). 《中央日报》. 1966-03-22.[失效链接]
- ^ 〈第一屆國民大會第五次會議依照總統副總統選舉罷免法第二條之規定於六十一年三月二十一日舉行總統選舉大會選舉結果〉. 《总统府公报》. 中华民国总统府. 1972-03-21, 2393: 1 [2020-05-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16).
- ^ 〈第一屆國民大會第五次會議依照總統副總統選舉罷免法第二條之規定於六十一年三月二十一日舉行副總統選舉大會選舉結果〉. 《总统府公报》. 中华民国总统府. 1972-03-21, 2393: 2 [2020-05-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16).
- ^ 〈中華民國第五任總統 蔣中正先生當選連任 獲國代投票百分之九九.三〉 (PDF). 《中央日报》. 1972-03-22.[失效链接]
- ^ 〈臨時提案〉. 《立法院公报》. 立法院. 1975-04-08, 783: 3–13 [2020-05-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16).
- ^ 〈全民哀痛.舉世同悲 總統蔣公昨夜逝世 昨尚曾一再垂詢蔣院長工作 入夜後因突發性心臟病崩殂 遺訓國人務必達成革命責任〉 (PDF). 《中央日报》. 1975-04-06 [2019-07-1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5-20).
- ^ 〈嚴總統昨宣誓就職 決力行 故總統蔣公偉大遺訓 期勉全國軍民同胞奮勵自強〉 (PDF). 《中央日报》. 1975-04-07.[失效链接]
- ^ 第5任 嚴總統家淦先生. 中华民国总统府. [2019-04-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11).
- ^ 〈國家 責任 榮譽 本黨蔣主席經國當選中華民國第六任總統 復國建國大業揭開歷史新頁〉 (PDF). 《中央日报》. 1978-03-22.[失效链接]
- ^ 42.0 42.1 第6~7任 蔣總統經國先生. 中华民国总统府. [2019-04-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11).
- ^ 〈國民大會完成莊嚴使命 蔣經國先生高票當選中華民國第七任總統〉 (PDF). 《中央日报》. 1984-03-22.[失效链接]
- ^ 〈建議將蔣經國先生的親民自然風範及李登輝總統依憲法和平繼任的民主運作過程列入大中小學教科書專章教材〉. 《立法院公报》. 中华民国立法院. 1988-01-19, 2117: 296–297 [2020-05-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08).
- ^ 〈一生盡瘁黨國 全民痛失導師 蔣總統經國昨天逝世 遺囑昭告國人堅守反共復國決策 始終一貫積極推行民主憲政建設〉 (PDF). 《中央日报》. 1988-01-14.[失效链接]
- ^ 〈李登輝宣誓就任總統 決遵守憲法增進全民福祉〉 (PDF). 《中央日报》. 1988-01-14.[失效链接]
- ^ 〈第一屆國民大會第八次會議依照總統副總統選舉罷免法第二條之規定於七十九年三月二十一日舉行總統選舉大會選舉結果〉. 《总统府公报》. 中华民国总统府. 1990-03-21, 5224: 1 [2020-05-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16).
- ^ 〈第一屆國民大會第八次會議依照總統副總統選舉罷免法第二條之規定於七十九年三月二十一日舉行副總統選舉大會選舉結果〉. 《总统府公报》. 中华民国总统府. 1990-03-21, 5224: 2 [2020-05-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16).
- ^ 〈李登輝高票當選第八任總統 獲六百四十一票 得票率百分之九五點九六〉 (PDF). 《中央日报》. 1990-03-22.[失效链接]
- ^ 50.0 50.1 50.2 第7~9任 李總統登輝先生. 中华民国总统府. [2019-04-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11).
-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
:2
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
:10
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
:3
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
:11
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 ^ 55.0 55.1 第10~11任 陳總統水扁先生. 中华民国总统府. [2019-04-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11).
- ^ 第11任總統、副總統選舉. 中央选举委员会. [2019-04-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22).
-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
:4
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 ^ 58.0 58.1 第12~13任 馬總統英九先生. 中华民国总统府. [2019-04-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11).
- ^ 第13任總統、副總統選舉. 中央选举委员会. [2019-04-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22).
-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
:5
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 ^ 〈公告第14任總統、副總統選舉候選人名單〉. 《行政院公报》. 行政院. 2015-12-18, 21:240: 54899 [2020-05-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06).
- ^ 105年第十四任總統副總統及第九屆立法委員選舉. 中央选举委员会. [2019-07-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5-04).
- ^ 中選會宣布蔡英文當選總統. 中央通讯社. 2016-01-17 [2019-07-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05).
- ^ 〈公告第14任總統、副總統選舉當選人名單〉. 《行政院公报》. 行政院. 2016-01-22, 22:18: 4072 [2020-05-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06).
-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
公告
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 ^ 〈公告第15任總統、副總統選舉候選人名單〉. 《行政院公报》. 行政院. 2019-12-17, 25:238: 58155 [2020-05-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25).
- ^ 蔡英文總統. 中华民国总统府. [2019-04-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30).
- ^ 總統選舉即時開票 立委當選名單一次看. 中央通讯社. 2020-01-11 [2020-0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11).
- ^ 中央选举委员会. 〈公告第16任總統、副總統選舉候選人名單〉. 《行政院公报》 (行政院). 2023-12-15, 29 (238): 61297 [2024-01-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1-23).
- ^ 中央选举委员会. 〈公告第16任總統、副總統選舉當選人名單〉. 《行政院公报》 (行政院). 2024-01-19, 30 (15): 3910 [2024-01-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1-23).
- ^ 陈俊华. 林克伦; 杨兰轩 , 编. 賴蕭配當選破8年政黨輪替魔咒 國會席次三黨不過半. 中央通讯社. 2024-01-14 [2024-01-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2-26).
- ^ 中華民國第16任總統副總統宣誓就職典禮. 中华民国总统府. 2024-05-20 [2024-10-19].
引用错误:页面中存在<ref group="註">
标签,但没有找到相应的<references group="註"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