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哈桑·阿斯卡里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哈桑·伊本·阿里

Bismillahir Rahmanir Rahim
哈桑·阿斯卡里
什叶派伊玛目

排行十二伊玛目派第11任伊玛目
姓名哈桑·本·阿里·本·穆罕默德
库尼亚阿布·穆罕默德[1]
出生日期伊历232年赖比尔·阿色尼月10日
≈公历846年12月6日
逝世日期伊历260年赖比尔·敖外鲁月8日
≈公历874年1月4日
出生地麦地那[1]
葬于萨迈拉阿斯卡里清真寺
生平担任伊玛目前:22年
(伊历232年-254年)
担任伊玛目:6年
(伊历254年-260年)
头衔
  • 阿斯卡里[1]
    (军事的、军队驻地居民)
  • 扎基[2]
    (纯洁者)
  • 第十一阿里
配偶纳尔吉丝
父亲伊玛目哈迪
母亲(哈迪莎或苏珊)[1][2]
或萨莉勒[2]
儿女

阿里 · 哈桑 · 侯赛因
萨贾德 · 巴基尔 · 萨迪克
穆萨 · 伊斯迈尔

哈桑·阿斯卡里(阿拉伯语:الحسن العسكري)(846年12月6日—874年1月4日)[1]伊斯兰教什叶派主流派别十二伊玛目派尊奉的第十一任伊玛目,其称号“阿斯卡里”意为军事的、军队驻地居民,因为其出生地萨迈拉当时是一座军营。他死后与其父伊玛目哈迪一同葬于萨迈拉,后来建成宏伟的陵寝和清真寺,即阿斯卡里清真寺,已成为什叶派朝圣圣地之一。[3]

穆斯林什叶派第十一任伊玛目

[编辑]

穆斯林什叶派第十一位伊玛目哈桑·阿斯卡里于希吉来历232年4月10日(公元846年12月6日)在麦地那出生,希吉来历260年3月8日(公元874年1月4日)。 他的父亲是阿里·哈迪·纳基(阿拉伯语:علي الهادي النقي)(827/830年-868年) 是伊斯兰教什叶派十二伊玛目派的第十任伊玛目, 他的母亲是苏珊。 他就是伊斯兰伟大先知的后裔、什叶派第11位伊玛目——伊玛目哈桑·阿斯克里。他是伊玛目迈赫迪的父亲。委任伊玛目6年。他28年中的大部分时光是在阿巴斯王朝中心萨米拉市度过的。伊玛目哈桑·阿斯克里幼年时随他的父亲被迫离开麦地那,在伊拉克军事地区萨米拉市被阿巴斯王朝的统治者软禁了起来,直到他11岁一直生活在监狱之中。

伊玛目哈桑·斯卡里的童年和成年是在他的尊父伊玛目阿里·纳吉被软禁的房子里渡过的。尽管面临严格的监视,伊玛目坚持自己的职务。他为人讲解《古兰经》,并为他的追随者传输圣人和圣裔的正统教义。伊玛目哈桑·阿斯卡里的《古兰经注解》深受广大学者和历史学家的青睐。伊玛目在萨迈拉生活也受到软禁。从他不时地被带到巴格达,受到质疑并被关进监狱。即使在哈里发穆克塔迪和哈里发艾尔·姆塔米德的短暂统治期,也曾被土耳其卫兵押到巴格达的监狱。尽管如此,伊玛目哈桑·阿斯克里依然坚持履行其使命,推动履行伊玛目的责任。伊玛目阿斯克里最根本的责任就是让先知后裔的追随者们为迎接他的孩子伊玛目迈赫迪的为伊玛目和隐遁做好准备。[4]

标题

[编辑]

哈桑·本·阿里(Hasan ibn Ali)以“沉默者”(al-Samet)、“引导者”(al-Hadi)和“纯洁者”(al-Zaki)等头衔闻名[5],但其最常见的称号是“军事者”(al-Askari),这源于他几乎一生都被拘禁在萨迈拉(Samarra)[6]。萨迈拉是距巴格达不远的驻军城镇,当时是阿拔斯王朝的首都[7][8]。作为阿里·里达(Ali al-Rida,十二伊玛目派第八任伊玛目)的曾孙,哈桑也被同时代的人称为“伊本·里达”(Ibn al-Rida,意为“里达之子”)[9][10]

生平

[编辑]

出生与早年

[编辑]

多数什叶派资料记载,哈桑·本·阿里(Hasan ibn Ali)出生于伊斯兰历230年拉比·阿瓦尔月(公元844年11月)[9],但也有其他记载称其出生年份介于845至847年之间[5][6][11]。目前什叶派将拉比·阿色尼月8日定为他的诞辰纪念日[12]。哈桑出生于麦地那[9][6][5],但唐纳森对此存疑,认为其出生地可能是麦地那或萨迈拉[13]。其父为什叶派第十任伊玛目阿里·哈迪(Ali al-Hadi),母亲为释奴(umm walad),不同文献中其母名记载为胡黛斯(Hudayth)、苏珊(Susan)或萨莉勒(Salil)[9]。约两岁时[6],哈桑随父于伊斯兰历233或234年(公元847–849年)被带至萨迈拉[9][14],其父在此受阿拔斯王朝哈里发严密监视,直至约二十年后(伊斯兰历254年/公元868年)去世[15]

哈桑约二十二岁时[6],据传其父的代理人偶然购得一名拜占庭女奴纳尔吉斯(Narjis,即水仙)[16],后许配予哈桑为妻[17],并诞下其独子[6][18]。其他文献记载其妻名亦作赛格勒(Sayqal)、苏珊(Sawsan)或莱哈娜(Rayhana)[19]穆罕默德-巴基尔·马杰里西谢赫图西的详细叙述中,纳尔吉斯被描述为拜占庭皇帝的外孙女,因梦境启示其与哈桑的姻缘而皈依伊斯兰教[20][19],但这些记载被认为具有圣徒传记色彩[17]。另有记载称纳尔吉斯为努比亚人[17]

阿拔斯王朝统治时期

[编辑]

阿斯卡里(al-Askari)生命中的大部分时间——无论在其本人或其父担任伊玛目期间——都处于阿拔斯哈里发帝国沦为权臣角逐工具的政治环境中。哈里发系统内埃米尔间的敌对竞争导致哈里发更迭频繁,严重削弱了哈里发制度的根基[21]

穆斯塔因统治时期

[编辑]

阿斯卡里生平首次有记载的政治立场可追溯至其约二十岁、其父尚在世时。伊斯兰历252年(即其继任伊玛目两年前),据载阿斯卡里曾致信反对穆斯塔因塔希尔王朝埃米尔阿布·艾哈迈德·乌拜杜拉(Abu Ahmad Ubaydullah ibn Abdullah ibn Tahir,塔希尔·本·阿卜杜拉之弟、呼罗珊总督),信中谴责哈里发为"暴君"并祈求真主废黜之。不久后穆斯塔因遭叛乱废黜,穆阿塔兹继任哈里发。据伊本·阿西尔记载,塔希里家族的阿布·艾哈迈德本人在推翻并杀害穆斯塔因的叛乱中发挥了关键作用[21]

参考资料

[编辑]
  1. ^ 1.0 1.1 1.2 1.3 1.4 Story of the Holy Ka’aba And its People, chapter 14 paragraph 1. [2012-09-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8-01). 
  2. ^ 2.0 2.1 2.2 al-Qurashi, Baqir Shareef. The Life of Imam al-Hasan al-Askari. Qum: Ansariyan Publications. 2005: 16–18. 
  3. ^ Eliash, J. "Ḥasan al- ʿAskarī , Abū Muḥammad Ḥasan b. ʿAlī." Encyclopaedia of Islam, Second Edition. Edited by: P. Bearman , Th. Bianquis , C.E. Bosworth , E. van Donzel and W.P. Heinrichs. Brill, 2010. Brill Online. Augustana. 13 April 2010 <http://www.brillonline.nl/subscriber/entry?entry=islam_SIM-2762[失效链接]>
  4. ^ 存档副本. [2022-04-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06). 
  5. ^ 5.0 5.1 5.2 Halm 1987.
  6. ^ 6.0 6.1 6.2 6.3 6.4 6.5 Momen 1985,第44页.
  7. ^ Donaldson 1933,第209页.
  8. ^ Daftary 2013,第62页.
  9. ^ 9.0 9.1 9.2 9.3 9.4 Eliash 2022.
  10. ^ Donaldson 1933,第218页.
  11. ^ Tabatabai 1975,第184页.
  12. ^ Momen 1985,第239页.
  13. ^ Donaldson 1933,第217页.
  14. ^ Madelung 1985.
  15. ^ Bernheimer 2022.
  16. ^ Donaldson 1933,第222页.
  17. ^ 17.0 17.1 17.2 Amir-Moezzi 2007.
  18. ^ Glassé 2008.
  19. ^ 19.0 19.1 Momen 1985,第161页.
  20. ^ Donaldson 1933,第218–222页.
  21. ^ 21.0 21.1 Pakatchi 2019.

外部链接

[编辑]

参考书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