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哥本哈根条约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第二次北方战争发生于1655年至1660年间,由卡尔十世·古斯塔夫率领的瑞典帝国军队大举入侵丹麦-挪威。丹麦在第一阶段的战事中战败,与瑞典签订罗斯基勒条约,丧失了所有原本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南部的领土。卡尔十世·古斯塔夫在隔年初再次围攻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但这次丹麦在盟友荷兰共和国强大海军的协助下迫使瑞典撤军。1659年11月瑞典军在尼堡被丹麦、勃兰登堡-普鲁士与荷兰联军击败而撤退,卡尔十世·古斯塔夫本人在1660年二月去世。

第二次北方战争后北欧形势。根据条约瑞典将挪威的特伦德拉格郡(绿色)归还予丹麦

1660年5月27日,丹麦与瑞典于哥本哈根签订和平条约,结束第二次北方战争。瑞典得以保留松德海峡以东的斯堪尼地区,但必须将挪威的特伦德拉格郡以及波罗的海的博恩霍尔姆岛归还丹麦。[1]

参考

[编辑]
  1. ^ Hannibal Sehested. Norsk biografisk leksikon. [June 1, 2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