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病

大病 The Big Sick | |
---|---|
![]() 院线上映宣传海报 | |
基本资料 | |
导演 | 迈克尔·肖沃特 |
监制 | |
编剧 | |
主演 | |
配乐 | 迈克尔·安德鲁斯 |
摄影 | 布莱恩·伯戈因(Brian Burgoyne) |
剪辑 | 罗伯特·纳索(Robert Nassau) |
制片商 | |
片长 | 120分钟[1] |
产地 | 美国 |
语言 | 英语 |
上映及发行 | |
上映日期 |
|
发行商 | |
预算 | 500万美元[2] |
票房 | 564万美元[3] |
各地片名 | |
中国大陆 | 大病 |
香港 | 情人眼里巴基斯 |
台湾 | 爱情昏迷中 |
《大病》(英语:The Big Sick,香港译《情人眼里巴基斯》,台湾译《爱情昏迷中》)是2017年上映的美国浪漫喜剧剧情片,由迈克尔·肖沃特执导,艾米莉·V·戈登和库梅尔·南贾尼编剧,南贾尼与佐伊·卡赞、霍利·亨特、雷·罗曼诺、亚努潘·卡尔主演。电影以戈登和南贾尼的感情经历为蓝本,讲述一个跨种族夫妇在生活中碰到的文化差异。
电影于2017年1月20日在圣丹斯电影节全球首映,同年6月23日在美国有限上映,由亚马逊工作室和狮门影业共同发行。电影入选2017年美国电影学会奖年度十佳电影,提名第90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原创剧本奖[4]。电影以500万美元制片成本斩获5600万美元的全球票房,成为2017年票房最高的独立电影。
剧情
[编辑]故事发生在芝加哥,库梅尔是一位苦苦挣扎的单口喜剧演员,平日兼职优步司机。他的父母是来自巴基斯坦的第一代移民,住在芝加哥郊区。一天晚上,在喜剧俱乐部表演后,库梅尔找芝加哥大学的研究生艾米莉睡觉,次日载她回家,并答应以后不再见面。
周末,库梅尔去看望父母,母亲想给他安排婚事,他不感兴趣,但也答应下来。与此同时,库梅尔和艾米丽仍旧交往,最终开始约会。艾米丽坦承自己结过婚,但对库梅尔仍有很深的感情。然而,库梅尔一直躲闪,不愿见她父母。后来艾米丽发现库梅尔跟其他女人相亲,最终决定和他身份。库梅尔伤心不已,但也继续生活下去,将重心放在脱口秀,获得参加蒙特利尔嘻笑节试镜活动的机会。
一天晚上,库梅尔得知艾米丽被送进医院,开车送她回家家。在医生的劝说下,库梅尔签署同意书,让艾米丽在药物引导昏迷接受治疗,事后告知艾米丽在北卡罗来纳州的父母。第二天,艾米丽的父母泰瑞和贝丝出现。两人对库梅尔跟艾米丽分手非常生气,但泰瑞也允许库梅尔以后来见他们。因感染区扩散,艾米丽接受手术,但病情始终没有稳定下来。医生诊断不出艾米丽到底生了什么病,贝丝打算把她送去一间更好的医院。
艾米丽的病情让库梅尔心烦意乱,父母一再要求他结婚,他都置之不理。他将艾米丽的病情告诉他们,他们没有跟他讲道理。另一边厢,艾米丽的感染情况变得无法控制,库梅尔知道她随时都有可能殒命,没有参加蒙特利尔的面试。
第二天早上,艾米丽的病情突然变好,医生让她脱离昏迷状态。在此期间,泰瑞和贝丝逐渐喜欢上了库梅尔,要他过来。艾米丽被诊断出罕见的成人史迪尔氏病,可以完全康复,但抑制力会有所下降。库梅尔要过来看艾米丽,艾米丽拒绝了。在庆祝康复的聚会上,库梅尔要艾米丽一起回去生活,艾米丽拒绝了。艾米丽后来看了蒙特利尔面试的片段,得知库梅尔不顾家人的压力,一直想见他,于是去当地的剧院见他。库梅尔说自己要搬去纽约,追寻脱口秀演员的事业。艾米丽很失望,但也祝他好运。
离开芝加哥前,库梅尔想和家人修复关系。在纽约俱乐部表演的时候,库梅尔遭到一名女观众嘲笑,尽管这名观众是出于鼓励。库梅尔转过身一看,发现那名观众是艾米丽,原来是艾米丽亲自过来看库米尔表演。片尾字幕显示两人最终喜结连理,库梅尔与家人也重修于好。
演员
[编辑]- 库梅尔·南贾尼 饰 自己,一位有抱负的单口喜剧演员
- 佐伊·卡赞 饰 艾米丽·加德纳(Emily Gardner),库梅尔女友,原型是库梅尔在现实生活中的妻子艾米莉·V·戈登
- 霍利·亨特 饰 贝丝·加德纳(Beth Gardner),艾米丽的母亲
- 雷·罗曼诺 饰 泰瑞·加德纳(Terry Gardner),艾米丽的父亲
- 亚努潘·卡尔 饰 阿兹马特·南贾尼(Azmat Nanjiani),库梅尔父亲
- 泽诺比娅·谢罗夫 饰 沙米恩·南贾尼(Sharmeen Nanjiani),库梅尔母亲
- 阿迪勒·阿赫塔尔 饰 纳维德·南贾尼(Naveed Nanjiani),库梅尔的弟弟
- 柏·本汉 饰 CJ,脱口秀演员,库梅尔的朋友
- 艾迪·布莱恩特 饰 玛丽(Mary),脱口秀演员,库梅尔的朋友
- 库尔特·布劳诺勒 饰 克里斯(Chris),脱口秀演员,库梅尔的朋友兼室友
- 薇拉·洛弗尔 饰 卡蒂贾(Khadija),库梅尔父母给他安排的相亲对象
- 杰里米·萨默斯 饰 鲍勃·达拉文(Bob Dalavan),演员经纪人
- 大卫·艾兰·格里尔 饰 安迪·多德(Andy Dodd),Playground Stadium主理人兼喜剧表演MC
- 艾德·赫布斯特曼(Ed Herbstman)饰 山姆·海史密斯(Sam Highsmith),不讨喜的脱口秀演员
- 希娜兹·特雷苏瑞瓦拉 饰 法蒂玛·南贾尼(Fatima Nanjiani),库梅尔的弟媳
- 丽贝卡·内奥米·琼斯 饰 杰西(Jesse)
- 古忽·维玛(Kuhoo Verma)饰 祖贝达(Zubeida)
- 米卓拉·朱哈里 饰 雅兹敏(Yazmin)
- 赛莱斯特·阿里亚斯(Celeste Arias)饰 丹妮丝(Denise)
- 杰夫·布卢门克兰兹 饰 怀特医生(Dr. Wright)
- 琳达·埃蒙德 饰 坎宁安医生(Dr. Cunningham)
- 苏沙姆·贝迪 饰 蒂娜(Tina),卡蒂贾母亲
- 拉胡尔·贝迪(Rahul Bedi)饰 法尔汗(Farhan),卡蒂贾父亲
制片
[编辑]开发
[编辑]2015年12月,消息指库梅尔·南贾尼与妻子艾米莉·V·戈登为影片编剧,贾德·阿帕图和巴瑞·门德尔以名下的阿帕托制片和阿帕托制片的名义担任监制,南贾尼本人主演[5]。迈克尔·安德鲁斯为电影配乐[6]。
选角
[编辑]2016年2月,佐伊·卡赞加盟剧组[7]。同年4月,霍利·亨特和雷·罗曼诺加盟[8]。和影片其他角色不同,亨特和罗曼诺在片中饰演的女主角父母不是以艾米丽·V·戈登在现实生活中的父母为原型,亨特在参演前没有接触过戈登的母亲,而是希望“自由发挥”[9]。同年5月,艾迪·布莱恩特、柏·本汉、阿迪勒·阿赫塔尔和库尔特·布劳诺勒加盟剧组[10][11]。大卫·艾兰·格里尔也加盟剧组,南贾尼妻子艾米丽在《杰洛向前冲》担任编剧的时候,两人就已经认识。格里尔的戏份属于电影的次要情节,在最终剪辑版中被删掉[12][13]。
2016年6月,亚努潘·卡尔加盟剧组,是他在南贾尼父亲的引荐下加盟的。卡尔表示,他在片中的最后一场戏是最先拍摄的,影片是他出演的第500部长片[14][15][16][17]。
编剧
[编辑]影片由南贾尼与妻子艾米丽共同编剧,以两人在2007年结婚前求爱的故事为蓝本。南贾尼表示,写一部关于他们夫妇俩的剧本,最开始是由影片的制片人贾德·阿帕图建议的,两人曾于2012年在播客节目《你让事情变得奇怪》的一期节目中碰面[18]。剧本历时三年开发,采用半自传体,除了两位主角以南贾尼夫妇的经历为原型外,两人感情生活中的事情也在影片中展现[19][20][21][22][23]。片中南贾尼在脱口秀演出期间被观众嘲笑的场景改编自霍利·亨特亲身经历,当时她在美国网球公开赛期间嘲笑一位未具名的选手,这一部分未写入剧本初稿[24]。
摄制
[编辑]发行
[编辑]影片于2017年1月20日在圣丹斯电影节首映[26]。首映后不久,亚马逊工作室以1200万美元买下电影发行权,是电影节期间价格第二高的交易[27][28][29]。狮门与亚马逊在美国联合发行影片,宣发费用约2000万美元[30][31]。影片于2017年3月16日在西南偏南,荣获电影节观众票选最受欢迎电影奖[32]。同年6月23日,电影在美国有限上映,7月14日公映[33]。
反响
[编辑]票房
[编辑]影片北美票房4290万美元,海外票房1340万美元,全球票房合计5620万美元[3]。
小规模上映首周,电影从5间影院进账421,577美元(场均84,315美元,为2017年最佳,至同年11月被《伯德小姐》打破),位列票房榜第17位[34]。之后在2597间影院公映,首周末预计获得900万到1100万票房[31],实收760万,位列票房榜第5位[35]。至7月25日,电影票房突破2600万,成为2017年票房第二高的独立电影[36][37]。
专业评价
[编辑]根据评论汇总网站烂番茄汇总的303篇评论文章,98%的评论家给予该作正面评价,平均打分为8.3分(满分10分)。该网站总结的评论家共识是“《大病》风趣、感人、富有智慧,用吸引人的主角和跨文化主题证明在浪漫喜剧的标准范式下,仍有一些新鲜视角有待探索。”[38]电影入选烂番茄2017年夏日电影榜第1名[39]。在Metacritic上,47位影评人共给予了86分的分数(满分100分),这部电影获得了“一致好评”。[40]影院评分观众评级“A”(评级从A+到F)[35]。
《多伦多星报》影评人彼得·霍威尔(Peter Howell)给影片打出4/4星评价,盛赞电影“搞笑又让人觉得心碎”,同时表扬所有演员的表现[41]。《芝加哥太阳报》影评人理查德·罗珀赞扬电影“风趣、聪明、睿智、傻气,既浪漫甜蜜,又带有一丝愤世嫉俗的意味”,“毫无疑问是我一段时间以来看过的最好的浪漫喜剧片”[42]。《纽约时报》影评人玛诺拉·达吉斯将影片列为“时报影评人严选作品”(NYT Critic's Pick),认可迈克尔·肖沃特的导演工作,以及艾米丽和库梅尔的编剧“用一个讲述爱情、死亡,以及21世纪美国人日常笑料的真实故事,重振常常被淡忘的子流派”[43]。
《每日电讯报》的罗比·科林给出中肯评价,在称赞主角表现的同时,也认为导演肖沃特“丝毫没有削弱男女主角不可磨灭的魅力”[44]。《纽约客》的理查德·布罗迪认为电影存在愉悦感过强的问题,这种愉悦感稀释了电影的实质,淡化了电影的基调,削弱了电影的喜剧性[45]。
奖项
[编辑]2017年7月,AwardsDaily组织100名影评人评选2017年已上映最佳电影,影片排名第二,仅次于《逃出绝命镇》[46]。
大奖 | 颁奖日期 | 奖项 | 获得者 | 结果 | 参考 |
---|---|---|---|---|---|
美国退休人员协会成人电影奖 | 2018年2月5日 | 最佳女配角 | 霍利·亨特 | 提名 | [47][48][49] |
最佳跨代电影 | 《大病》 | 提名 | |||
奥斯卡金像奖 | 2018年3月4日 | 最佳原创剧本 | 艾米丽·戈登、库梅尔·南贾尼 | 提名 | [50] |
美国电影学会 | 2018年1月5日 | 年度十佳电影 | 《大病》 | 获奖 | [51] |
奥斯汀影评人协会 | 2018年1月8日 | 最佳女配角 | 霍利·亨特 | 提名 | [52] |
最佳原创剧本 | 艾米丽·V·戈登、库梅尔·南贾尼 | 提名 | |||
年度十佳电影 | 《大病》 | 第9名 | |||
芝加哥影评人协会 | 2017年12月12日 | 最佳女配角 | 霍利·亨特 | 提名 | [53] [54] |
最佳原创剧本 | 艾米丽·V·戈登、库梅尔·南贾尼 | 提名 | |||
评论家选择电影奖 | 2018年1月11日 | 最佳电影 | 《大病》 | 提名 | [55] |
最佳女配角 | 霍利·亨特 | 提名 | |||
最佳剧本 | 艾米丽·V·戈登、库梅尔·南贾尼 | 提名 | |||
最佳喜剧电影 | 《大病》 | 获奖 | |||
最佳喜剧男主角 | 库梅尔·南贾尼 | 提名 | |||
最佳喜剧女主角 | 佐伊·卡赞 | 提名 | |||
达拉斯—沃斯堡影评人协会 | 2017年12月13日 | 最佳女配角 | 霍利·亨特 | 第4名 | [56] |
底特律影评人协会 | 2017年12月7日 | 最佳剧本 | 艾米丽·V·戈登、库梅尔·南贾尼 | 提名 | [57] |
最佳女配角 | 霍利·亨特 | 提名 | |||
最佳整体演出 | 《大病》 | 提名 | |||
帝国奖 | 2018年3月18日 | 最佳喜剧片 | 《大病》 | 提名 | [58] [59] |
佛罗里达影评人协会 | 2017年12月23日 | 最佳女配角 | 霍利·亨特 | 提名 | [60] [61] |
最佳原创剧本 | 艾米丽·V·戈登、库梅尔·南贾尼 | 提名 | |||
最佳原创剧本 | 《大病》 | 提名 | |||
乔治亚影评人协会 | 2018年1月12日 | 最佳影片 | 《大病》 | 提名 | [62] |
最佳女配角 | 霍利·亨特 | 提名 | |||
最佳原创剧本 | 艾米丽·V·戈登、库梅尔·南贾尼 | 提名 | |||
哥谭奖 | 2017年11月27日 | 最佳剧本 | 艾米丽·V·戈登、库梅尔·南贾尼 | 提名 | [63] |
休斯顿影评人协会 | 2018年1月6日 | 最佳影片 | 《大病》 | 提名 | [64] |
最佳女配角 | 霍利·亨特 | 提名 | |||
最佳剧本 | 艾米丽·V·戈登、库梅尔·南贾尼 | 提名 | |||
人道主义奖 | 2018年2月16日 | 最佳喜剧片 | 艾米丽·V·戈登、库梅尔·南贾尼 | 提名 | [65] |
IGN奖 | 2017年12月19日 | 年度电影 | 《大病》 | 提名 | [66] |
最佳喜剧片 | 《大病》 | 亚军 | |||
最佳电影主角 | 库梅尔·南贾尼 | 提名 | |||
最佳电影配角 | 霍利·亨特 | 提名 | |||
雷·罗曼诺 | 提名 | ||||
独立精神奖 | 2018年3月3日 | 最佳女配角 | 霍利·亨特 | 提名 | [67] |
最佳剧本处女作 | 艾米丽·V·戈登、库梅尔·南贾尼 | 获奖 | |||
IndieWire影评人票选 | 2017年12月19日 | 最佳女配角 | 霍利·亨特 | 第4名 | [68] |
伦敦影评人协会 | 2018年1月28日 | 年度最佳女配角 | 霍利·亨特 | 提名 | [69] |
化妆发型师协会 | 2018年2月24日 | 最佳现代片化妆 | 克尔斯滕·西尔维斯特(Kirsten Sylvester)、莱奥·元(Leo Won) | 提名 | [70] |
最佳现代片发型 | 托妮娅·西科内(Tonia Ciccone)、托尼·罗曼·格林(Toni Roman-grimm) | 提名 | |||
在线影评人协会 | 2017年12月28日 | 最佳女配角 | 霍利·亨特 | 提名 | [71] |
棕榈泉国际电影节 | 2018年1月2日 | 生涯成就奖 | 霍利·亨特 | 获奖 | [72] |
美国制片人工会奖 | 2018年1月20日 | 最佳院线电影 | 贾德·阿帕图、巴瑞·门德尔 | 提名 | [73] |
圣地亚哥影评人协会 | 2017年12月11日 | 最佳女配角 | 霍利·亨特 | 提名 | [74] [75] |
最佳原创剧本 | 艾米丽·V·戈登、库梅尔·南贾尼 | 提名 | |||
最佳喜剧表演 | 雷·罗曼诺 | 提名 | |||
旧金山湾区影评人协会 | 2017年12月10日 | 最佳女配角 | 霍利·亨特 | 提名 | [76] |
最佳原创剧本 | 艾米丽·V·戈登、库梅尔·南贾尼 | 提名 | |||
圣巴巴拉国际电影节 | 2018年1月31日 | 大师奖(Virtuoso Award) | 库梅尔·南贾尼 | 获奖 | [77] |
卫星奖 | 2018年2月10日 | 最佳电影 | 《大病》 | 提名 | [78] |
最佳女配角 | 霍利·亨特 | 提名 | |||
美国演员工会奖 | 2018年1月21日 | 最佳电影整体演出 | 《大病》 | 提名 | [79] |
最佳女配角 | 霍利·亨特 | 提名 | |||
西雅图影评人协会 | 2017年12月18日 | 最佳女配角 | 霍利·亨特 | 提名 | [80] |
最佳剧本 | 艾米丽·V·戈登、库梅尔·南贾尼 | 提名 | |||
西南偏南 | 2017年3月18日 | 观众票选最佳电影奖 | 《大病》 | 获奖 | [81] |
圣路易斯影评人协会 | 2017年12月17日 | 最佳女配角 | 霍利·亨特 | 亚军 | [82] |
最佳原创剧本 | 艾米丽·V·戈登、库梅尔·南贾尼 | 提名 | |||
华盛顿特区影评人协会 | 2017年12月8日 | 最佳女配角 | 霍利·亨特 | 提名 | [83] |
最佳原创剧本 | 艾米丽·V·戈登、库梅尔·南贾尼 | 提名 | |||
女性影评人协会 | 2017年12月17日 | 最佳银幕情侣 | 《大病》 | 获奖 | [84] [85] |
美国编剧工会奖 | 2018年2月11日 | 最佳原创剧本 | 艾米丽·V·戈登、库梅尔·南贾尼 | 提名 | [86] |
争议
[编辑]电影将南亚女性被描绘成刻板且不受欢迎的女性,遭到批评[87]。另外,一半白人一半黑人血统的薇拉·洛弗尔扮演了一位口音很别扭的巴基斯坦恋人[88]。为此,南贾尼在2021年回应道:“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的电影是第一部有多位印度女性角色出现的电影,你看到的最开始出场的几个印度女性都被简单带过了......大家都从角色们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这是我感到非常遗憾的事情,我现在不是这样安排了[89]。”
参考资料
[编辑]- ^ THE BIG SICK. British Board of Film Classification. [2019-02-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31).
- ^ Peter Bart: Can 'The Big Sick' Grab Healthy Box Office Take Among Summer Tentpoles?. Deadline Hollywood. 2017-06-15 [2025-04-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11-30).
- ^ 3.0 3.1 The Big Sick (2017). Box Office Mojo. [2018-07-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06).
- ^ AFI Awards 2017. AFI. [2017-12-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08).
- ^ Jafaar, Ali. FilmNation To Fully Finance And Sell Judd Apatow-Produced 'The Big Sick'. Deadline Hollywood. 2015-12-04 [2016-06-22].
- ^ Michael Andrews to Score Michael Showalter's 'The Big Sick'. FilmMusicReporter. 2016-12-16 [2016-1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06).
- ^ McNary, Dave. Berlin: Zoe Kazan Joins Kumail Nanjiani in 'The Big Sick'. Variety. 2016-02-11 [2016-06-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1-30).
- ^ Geler, Thom. 'Vinyl's' Ray Romano, 'Batman v Superman's' Holly Hunter Join Romantic Comedy 'The Big Sick' (Exclusive). The Wrap. 2016-04-13 [2016-06-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27).
- ^ Hanstock, Bill. Holly Hunter On Creating A Sense Of Intimacy In 'The Big Sick'. Uproxx. 2017-06-27 [2017-08-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1-23).
- ^ McClintock, Pamela. Cannes: Aidy Bryant Joins Judd Apatow-Produced 'The Big Sick'. The Hollywood Reporter. 2016-05-13 [2016-06-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5-16).
- ^ Jafaar, Ali. Adeel Akhtar Joins Judd Apatow-Produced 'The Big Sick'. Deadline Hollywood. 2016-05-23 [2016-06-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1-27).
- ^ Comedy legend David Alan Grier on 'The Carmichael Show,' 'The Big Sick' and what's next. WPIX. 2017-07-07 [2017-08-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12).
- ^ Tapley, Kristopher. Playback: Kumail Nanjiani on 'The Big Sick' and the Need for Representation. Variety. 2017-06-16 [2017-08-05].
- ^ Revealed: Anupam Kher's 500th film is a Hollywood flick titled 'The Big Sick'. Daily News and Analysis. 2016-06-14 [2017-08-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06).
- ^ Khosla, Proma. Fun fact: The Pakistani dad is the biggest movie star in 'The Big Sick'. Mashable. 2017-07-09 [2017-08-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16).
- ^ Anupam Kher finishes shooting for The Big Sick. The Indian Express. 2016-06-18 [2017-08-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06).
- ^ Neumaier, Joe. Conversation with Anupam Kher of THE BIG SICK. SAG-AFTRA Foundation. 2017-06-19 [2017-08-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12-13).
- ^ Stern, Marlow. Kumail Nanjiani on the Art of Crafting a Masterful 9/11 Joke and That Time He Was Accosted by Trump Supporters. The Daily Beast. 2017-06-21 [2017-08-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1-19).
- ^ Marantz, Andrew. Kumail Nanjiani's Culture-Clash Comedy. The New Yorker. 2017-05-08 [2017-08-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03).
- ^ Quinn, Karl. Meet the husband and wife team behind Judd Apatow-produced comedy The Big Sick. The Sydney Morning Herald. 2017-08-03 [2017-08-04].
- ^ Gross, Terry. How A Medically Induced Coma Led To Love, Marriage And 'The Big Sick'. NPR. 2017-07-12 [2017-08-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25).
- ^ Yamato, Jen. 5 reasons Kumail Nanjiani and Emily V. Gordon stayed married after turning their love life into 'The Big Sick'. Los Angeles Times. 2017-06-23 [2017-08-04].
- ^ Chang, Justin. 'The Big Sick' Is A Wonderful Movie And An Imperfect Milestone. NPR. 2017-06-21 [2017-08-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1-23).
- ^ Desta, Yohana. Holly Hunter Doesn't Want to Talk About That Time She Heckled Someone. Vanity Fair. 2017-06-22 [2017-08-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12-17).
- ^ On the Set for 5/13/16: Paul Rudd Starts Rolling on 'An Ideal Home', Gal Gadot Wraps Shooting on 'Wonder Woman'. SSN Insider. 2016-05-13 [2016-06-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4-29).
- ^ Patten, Dominic. Sundance 2017: Robert Redford, New Rashida Jones Netflix Series, 'Rebel In The Rye' & More On Premiere, Docu, Midnight & Kids Slates. Deadline Hollywood. 2016-12-05 [2016-1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2-06).
- ^ Fleming, Mike Jr. Amazon Wrapping Up $12 Million Deal For Sundance Pic 'The Big Sick:' Sources. Deadline Hollywood. 2017-01-22 [2017-01-22].
- ^ Robehmed, Natalie. Netflix Leads $100 Million-Plus Worth Of Deals At Sundance Film Festival 2017 [Updated]. Forbes. 2017-01-18 [2017-05-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1-26).
- ^ Zeitchik, Steven; Olsen, Mark. The big deals at Sundance: Why the movies sold and how they might succeed. Los Angeles Times. 2017-01-28 [2017-05-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1-25).
- ^ Lee, Ashley. Sundance Hit 'The Big Sick' Gets June Release Date. The Hollywood Reporter. 2017-02-14 [2017-02-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31).
- ^ 31.0 31.1 'War For The Planet Of The Apes' Reaps $5M Thursday Night. Deadline Hollywood. [2017-07-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16).
- ^ Kelley, Seth. SXSW Announces 2017 Audience Award Winners. Variety. 2017-03-18 [2017-05-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5-19) (英语).
- ^ D'Alessandro, Anthony. 'The Big Sick' Will Spread To Theaters This Summer. Deadline Hollywood. 2017-02-14 [2017-02-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14).
- ^ Why 'Transformers' Is Screaming For Reboot After $69M Start; 'Wonder Woman' & 'Cars 3' Fight Over 2nd Place. Deadline Hollywood. 2017-06-25 [2025-04-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6-26).
- ^ 35.0 35.1 'War For The Planet Of The Apes' Hangs Onto $56.5M Opening In The Midst Of Sluggish Summer. Deadline Hollywood. 2017-07-16 [2017-07-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16).
- ^ Erbland, Kate. The 20 Highest Grossing Indies of 2017 (A Running List) – IndieWire. IndieWire. 2017-06-06 [2017-09-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19).
- ^ 'The Big Sick' is the best romantic comedy in recent memory — and you can see it now. Business Insider. [2025-04-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1-23).
- ^ 大病. Rotten Tomatoes. Fandango Media.
- ^ Summer Movie Scorecard 2017. Rotten Tomatoes. [2017-1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1-19).
- ^ 大病. Metacritic. Fandom.
- ^ Howell, Peter. The Big Sick breathes life back into romantic comedy: review. Toronto Star. 2017-06-29 [2017-08-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08).
- ^ Roeper, Richard. The Big Sick turns unorthodox courtship into smart, silly rom-com. Chicago Sun-Times. 2017-06-29 [2017-08-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10).
- ^ Dargis, Manohla. Review: In 'The Big Sick,' Comedy Is Hard, Love Harder. New York Times. 2017-06-22 [2017-08-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2-23).
- ^ Collin, Robbie. The Big Sick review: good chemistry keeps this culture-clash romcom in rude health. The Daily Telegraph. 2017-07-28 [2017-08-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1-26).
- ^ Brody, Richard. The Bland Likability of The Big Sick. The New Yorker. 2017-06-26 [2017-08-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12-20).
- ^ AD Critics Poll: 'Get Out' tops the chart of 2017 favorites, so far. AwardsDaily. 2017-07-12 [2025-04-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1-17).
- ^ Lee, Ashley. AARP's Movies for Grownups Awards: 'The Post' Leads Nominees. The Hollywood Reporter. 2018-01-17 [2018-0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31).
- ^ Complete List of Winners at the 2018 Movies for Grownups Awards. AARP. [2025-04-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12-02).
- ^ Complete List of Winners at the 2018 Movies for Grownups Awards. AARP.
- ^ Oscars: 'Shape of Water' Leads With 13 Noms. The Hollywood Reporter. 2018-01-23 [2018-01-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23).
- ^ Tapley, Kristopher. 'Get Out', 'Wonder Woman', 'Handmaid's Tale' Make AFI Awards Lists. Variety. 2017-12-07 [2017-12-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08).
- ^ Neglia, Matt. The 2017 Austin Film Critics Association (AFCA) Nominations. nextbestpicture.com. 2017-12-30 [2017-12-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31).
- ^ Childress, Erik. 'Call Me By Your Name' and 'The Shape of Water' lead 2017 Chicago Film Critics Association Nominees. Chicago Film Critics Association. 2017-12-10 [2017-1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13).
- ^ Childress, Erik. 'Lady Bird,' 'Call Me By Your Name' win big for Chicago film critics. Chicago Film Critics Association. 2017-12-12 [2017-1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13).
- ^ Tapley, Kristopher. 'Shape of Water' Leads Critics' Choice Film Nominations. Variety. 2017-12-06 [2017-1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20).
- ^ Jorgenson, Todd. DFW Film Critics Name 'The Shape of Water' Best Picture of 2017. Dallas–Fort Worth Film Critics Association. 2017-12-13 [2017-1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13).
- ^ The 2017 Detroit Film Critics Society Awards Nominations. Detroit Film Critics Society. 2017-12-04 [2017-12-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05).
- ^ Ruby, Jennifer. Empire Film Awards 2018: The Last Jedi leads the pack with nine nominations including Best Actress for Daisy Ridley. London Evening Standard. 2018-01-19 [2018-0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30).
- ^ Ritman, Alex. 'Star Wars: The Last Jedi' Leads Nominations for U.K.'s Empire Awards. The Hollywood Reporter. 2018-01-22 [2018-0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25).
- ^ 'The Shape of Water' Leads 2017 Florida Film Critics Awards Nominations. Florida Film Critics Circle. [2017-1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23).
- ^ 2017 FFCC Winners. Florida Film Critics Circle. [2017-1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24).
- ^ 2017 Awards. Georgia Film Critics Association. 2018-01-08 [2018-01-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13).
- ^ Erbland, Kate. 'Get Out' Leads 2017 Gotham Awards Nominations. Variety. 2017-10-19 [2017-1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19).
- ^ Darling, Cary. 'The Shape of Water' inundates Houston critics' film awards nominations. Houston Chronicle. 2017-12-12 [2017-1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13).
- ^ Pedersen, Erik. Humanitas Prize Finalists Announced; Feature Awards Split Into 3 Categories. Deadline Hollywood. 2018-01-09 [2018-0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4).
- ^ IGN Editors. BEST OF 2017 NOMINEES. IGN Awards. 2017-12-04 [2017-1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08).
- ^ Ramos, Dino-Ray; D'Alessandro, Anthony; Grobar, Matt. Jordan Peele's 'Get Out' Leads Inclusive Spirit Awards Ceremony— Complete Winners List. Deadline Hollywood. 2018-03-03 [2018-03-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3-04).
- ^ Kohn, Eric. 2017 Critics Poll: The Best Films and Performances According to Over 200 Critics. IndieWire. 2017-12-19 [2017-1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20).
- ^ Tartaglione, Nancy. 'Three Billboards' Leads London Critics' Circle Film Award Nominations. Deadline Hollywood. 2017-12-19 [2017-1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06).
- ^ Giardina, Carolyn. Makeup Artists and Hair Stylists Guild Awards: 'Darkest Hour,' 'Wonder' Lead Feature Nominees. Deadline Hollywood. 2018-01-05 [2018-01-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16).
- ^ Neglia, Matt. The 2017 Online Film Critics Society (OFCS) Nominations. NextBigPicture. 2017-12-17 [2017-12-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22).
- ^ Palm Springs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 2018 Awards Gala. Palm Springs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2017-11-16 [2017-1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1-21).
- ^ Lewis, Hilary. PGA Awards: 'Wonder Woman,' 'The Post,' 'Three Billboards' Up for Top Film Prize. The Hollywood Reporter. 2018-01-05 [2018-01-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07).
- ^ 2017 San Diego Film Critics Society's Award Nominations. San Diego Film Critics Society. 2017-12-09 [2017-1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10).
- ^ 2017 San Diego Film Critics Society Award Winners. San Diego Film Critics Society. 2017-12-11 [2017-1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12).
- ^ 2017 San Francisco Film Critics Circle Awards. San Francisco Film Critics Circle. 2017-12-10 [2017-1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11).
- ^ Rubin, Rebecca. Gal Gadot, Kumail Nanjiani, Timothee Chalamet Among Recipients for Virtuosos Award at Santa Barbara Film Festival. Variety. 2017-11-29 [2017-1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08).
- ^ IPA Reveals Noms for 22nd Satellite™ Awards, Plus Robert Legato for Tesla Award & Greta Gerwig as Auteur Recipient. International Press Academy. [2017-1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1-29).
- ^ Lang, Brent. Screen Actors Guild Award Nominations: 'Three Billboards' Dominates, 'The Post' Shut Out. Variety. 2017-12-13 [2017-1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13).
- ^ 'Blade Runner 2049' Leads the 2017 Seattle Film Critics Society Nominations (Press release). Seattle, WA: Seattle Film Critics Society. 2017-12-11 [2017-1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12).
- ^ Audience Award: Festival Favorites – The Big Sick | SXSW 2017 Schedule. schedule.sxsw.com. [2017-05-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17).
- ^ 2017 StLFCA Annual Award Nominees. St. Louis Film Critics Association. 2017-12-11 [2017-1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12).
- ^ The 2017 WAFCA Awards: 'Get Out' Is In with D.C. Film Critics (Press release). Washington, D.C.: Washington D.C. Area Film Critics Association. 2017-12-08 [2017-12-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08).
- ^ Neglia, Matt. The 2017 Women Film Critics Circle (WFCC) Nominations. 2017-12-12 [2017-1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13).
- ^ Benardello, Karen. The Women Film Critics Circle Awards 2017's Best Movies. Shockya.com. 2017-12-23 [2017-1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17).
- ^ McNary, Dave. Writers Guild Awards: 'Get Out,' 'Call Me by Your Name,' 'Lady Bird' Nab Nominations. Variety. 2018-01-04 [2018-0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05).
- ^ Deb, Sopan. 'The Big Sick,' South Asian Identity and Me. The New York Times. 2017-07-23 [2022-07-21]. ISSN 0362-43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3-28) (美国英语).
- ^ 'grown-ish' Can Do Better When it Comes to Pushing The Envelope of Representation. Decider. 2018-02-22 [2022-07-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12-12) (美国英语).
- ^ Jung, E. Alex. Kumail Nanjiani's Feelings. Vulture. 2021-10-12 [2022-07-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19) (美国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