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咸兴教区
外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天主教咸兴教区 Dioecesis Hameungensis | |
---|---|
教会管区 | |
![]() 教区范围 | |
基本信息 | |
教座位置 | ![]() |
管辖范围 | 咸镜道大部 |
礼仪形式 | 拉丁礼 |
所属教省 | 首尔 |
创设时间 | 1962年 |
首长职衔 | 主教 |
教务首长 | |
教区主教 | 教座出缺 |
宗座署理 | 金云会 |
荣休宗座署理 | 张益 |
天主教咸兴教区 (拉丁语:Dioecesis Hameungensis、韩语:천주교 함흥교구)是朝鲜半岛的一个罗马天主教教区,属首尔总教区。范围包含朝鲜昔日咸镜道大部分地区。
1920年建立元山代牧区,由本笃会负责。1940年设咸兴监牧区。1950年监牧辛主教死于平壤狱中[1]。1962年3月10日被升为教区。2005年起春川主教是本教区的宗座署理。[2]
参考文献
[编辑]- ^ Inkamana Abbey. [2009-08-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4-02-20).
- ^ 教廷委北韓宗座署理 結束本篤會管轄咸興. 公教报. 2006年2月5日, (3233).
基督教系列条目 | |||||||||||||||
---|---|---|---|---|---|---|---|---|---|---|---|---|---|---|---|
耶稣基督 | |||||||||||||||
基础 | |||||||||||||||
圣经 | |||||||||||||||
神学 | |||||||||||||||
历史与教会传统(英语:Christian tradition) | |||||||||||||||
宗派与运动 (列表) |
| ||||||||||||||
相关主题 | |||||||||||||||
礼仪 |
| ||||||||||||||
建筑形式(英语:Church architecture) | |||||||||||||||
圣职人员 | |||||||||||||||
非圣职人员 | |||||||||||||||
天主教(罗马公教) | |||||
---|---|---|---|---|---|
组织、教宗、教义和仪式传统 | |||||
历史(英语:History of the Catholic Church) | |||||
制度 法典 | |||||
教理 | |||||
七大圣事 | |||||
圣母论 | |||||
神学家 (教会圣师) | 大亚尔伯特 · 圣盎博罗削 · 圣安瑟莫 · 帕多瓦或里斯本的圣安多尼 · 圣托马斯·阿奎那 · 圣亚他那修 · 希波的圣奥思定 · 该撒利亚的巴西略 · 可敬者伯达 · 罗伯·白敏 · 圣伯尔纳铎 · 圣文德 · 圣伯多禄·卡尼修斯(英语:Peter Canisius) · 圣加大利纳 · 金言圣伯多禄(英语:Peter Chrysologus) · 金口若望 · 亚历山大的圣济利禄 · 耶路撒冷的圣济利禄 · 彼得·达米安 · 圣厄弗冷 · 圣方济各·沙雷氏 · 教宗额我略一世 · 额我略·纳齐安 · 普瓦捷的依拉略 · 圣依西多禄 · 圣热罗尼莫 · 圣若望·达玛森 · 十字若望 · 圣劳伦斯·布林希(英语:Lawrence of Brindisi) · 教宗良一世 · 圣亚尔丰索(英语:Alphonsus Maria de' Liguori) · 圣女小德兰 · 圣女大德兰 · 亚维拉的若望(英语:John of Ávila) · 宾根的希尔德加德 · 纳雷科的圣额我略 | ||||
教宗良十四世 | |||||
历任教宗 | |||||
修道会 | |||||
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 |
| ||||
个别教会 按礼仪划分 |
| ||||
会议 活动 | |||||
其他 | |||||
综述(英语:History of the Catholic Church) | ||
---|---|---|
早期教会 | ||
君士坦丁大帝至 教宗额我略一世 | ||
中世纪前期 | ||
中世纪中期 | ||
中世纪后期 | ||
宗教改革 和反宗教改革 | ||
巴洛克时期 至法国大革命 | ||
修道制度及修会 | ||
教育和科学 | ||
近代传教事业 | ||
19世纪 |
| |
20世纪 |
| |
21世纪以来 | ||
各地天主教史 | ||
相关主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