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天皇制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天皇制(日语:天皇制てんのうせい)是日本昭和时代初期产生的一个用语,用以指称“日本独特的君主制”或“以天皇为中心的日本君主制及国家体制”。狭义上,它特指《大日本帝国宪法》下的君主制;广义上,则也包括近代以前的“古代天皇制”以及《日本国宪法》下的“象征天皇制”。

“天皇制”一词最初是在战前左翼内部的国家体制论争(如“日本资本主义论争”“天皇制国家论争”)中,由日本共产主义派系讲座派创造出来的马克思主义术语,带有批判、否定的含义。二战结束后,该词语作为“日本固有君主制”的社会科学术语,也被持肯定立场的人士使用。不过,由于这个词原本是作为“应当被推翻的对象”(如同德国革命中的德国君主制)而创造的贬义词,因而即使在战后,也有一些立场较为肯定的人依然回避使用这一术语。例如,与战前相同,宫内厅(原宫内省的继承机关)在战后仍使用“皇室制度”这一表述[1][2]

参见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