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口兴太宫
宅口兴太宫是台湾台南市学甲区的一间庙宇,主祀为中坛元帅(当地庄民则称太子爷),陪祀则是虎爷将军,是旧时学甲十三庄学甲下社庄头中的宅口聚落角头庙。也因是属整个学甲47角头,故而在学甲慈济宫上白礁谒祖与学甲刈香的两大活种中,也是基本参与庙宇之一,其在学甲慈济宫代表的选区为学甲下角选区。[1][2]
庙宇位置与行政区,在日本占据台湾时期,曾经与东竹围和为学甲七保,惟台湾光复之后东竹围又再行分出。另,在原先学甲在镇级城镇时属于百福里辖区,惟于2006年时学甲镇进行一次行政区域调整,将慈生里与百福里合并为慈福里。之后在2010年12月25日起台南县市合一,原来镇改成区级单位,并再度实施里邻调整,惟此次调整未再更动,故目前兴太宫仍位于学甲区慈福里境内。[3][4][5]
建庙沿革
[编辑]兴太宫奉祀中坛元帅(太子爷)有相当久远时间的历史,最远时日可追溯自乾隆年间(1736-1796年),当时既有李氏家族先祖,来台前便自大陆祖籍地泉州府同安县十七都山边乡唐北社,恭迎中坛元帅(太子爷)金身渡海来台并驻驾于宅口角,从来台至今己有二百余年。[6][2][3]
只是初始供俸时碍于各项生活环境因素,当时并无建庙予以奉祀神尊,仅仅是将元帅的金身轮流供奉于当科(年)的炉主家中,此情形一直延续到1974年初,当年由李氏族中耆老倡议建庙,并且又到族人们的一致认同,于是同年腊月开始动土兴建庙宇,且于次年(1975年)落成并立庙名为兴太宫,同时于十二月九日进行入火安座仪式。[7][2][3]
轶事
[编辑]相较于其他一般聚落宫(公)庙的兴建,宅口兴太宫的情形较为其他庙宇迥异,原因是在宫庙的筹建委员全由李氏家族来担任,这种内部运作情形犹如是一座“家族”庙形式,同时在庄庙也是甚少见到的。此外,以铁牛车拖行的-“五虎平西”艺阁,是一个相当具有特色的阵头,在学甲上白礁暨刈香科仪中,也曾获得信众喜爱的十大阵头之一。[8][9][10][7][11]
兴太宫及宅口的建庄与李氏先祖5兄弟有一段传说故事,兴太宫是清乾隆年间由李氏先祖迎请自大陆福建。而宅口建庄则缘起于大庙慈济宫酬神戏,起因为宅口的李阵等五兄弟强行要求庙公开演大戏,历经一段与苓仔寮庄民纷争之后,在宅口当地人劝说下,就定居下来保护当地居民,并且李家兄弟亦开出条件不必轮值慈济宫的炉主头家。[3][6]
李赐端是学甲当地知名的书法家,其为宅口角李的后代,而李是的墨宝也出现在学甲以及邻近城镇的一些宫庙之内,宅口兴太宫、下社仔白礁宫、山寮东明宫、南鲲鯓后殿、佳里六安宫等庙宇都能看到李氏撰碑墨宝,在兴太宫庙内的作品则于两面墙壁上。此外,兴太宫的门神也是庙宇彩绘艺术名师潘岳雄所绘。[7][6]
图集
[编辑]-
正面
-
正门
-
主祀太子爷
-
沿革碑
参考资料
[编辑]- ^ 黄文博. 南瀛刈香誌. 台南: 台南县立文化中心. 1994: 25–29. ISBN 957-00-2651-0.
- ^ 2.0 2.1 2.2 興太宮. 文化资源地理资讯系统. [2025-03-15] (中文(台湾)).
- ^ 3.0 3.1 3.2 3.3 陈桂兰. 思慕臺19 從鹽水到六甲頂. 台南: 台南市政府文化局. 2014: 87–126. ISBN 978-986-04-3023-3.
- ^ 臺南市里鄰編組及調整 : 學甲區 13. 台南市学甲区公所. [2025-03-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02).
- ^ 黄文博. 南瀛地名誌:北門區卷. 台南: 台南县政府. 1998: 20–81. ISBN 9789570212020.
- ^ 6.0 6.1 6.2 姜天陆. 海山橫貫臺84線 從武德會到玉井. 台南: 台南市政府文化局. 2014: 67–106. ISBN 978-986-04-3028-8.
- ^ 7.0 7.1 7.2 黄文博. 174山海戀 從蘆竹溝到楠西. 台南: 台南市政府文化局. 2014: 88–163. ISBN 978-986-04-3027-1.
- ^ 臺南研究資料庫. 台南研究数据库. [2025-03-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8-07) (中文(繁体)).
- ^ 學甲上白礁暨刈香-臺灣宗教文化地圖-臺灣宗教文化資產. taiwangods.moi.gov.tw. [2025-03-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5-24) (中文(台湾)).
- ^ 属于台湾人的文化宝库|国家文化记忆库2.0. 學甲上白礁暨刈香-宅口興太宮五虎平西2|國家文化記憶庫 2.0. 国家文化记忆库 2.0. [2025-03-15] (中文(繁体)).
- ^ 杨金城. 台南學甲慈濟宮「上白礁」登場 傳統香陣重組吸睛. 自由时报. 2019-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