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城子站
宽城子站 | |
---|---|
![]() 宽城子站站房及站台 | |
其他名称 | 二道沟车站 |
途经线路 | 中东铁路 |
其他信息 | |
使用状态 | 已关闭 |
历史 | |
始建日期 | 1899年 |
启用日期 | 1903年 |
关闭日期 | 1936年1月 |
宽城子站,是中国吉林省长春市的第一座火车站。该车站原是中东铁路南支线的一个四等站,始建于1899年,1901年整体完工。1936年,宽城子站因铁路改线而关闭,1958年站舍被拆除,原站址位于今长春市宽城区长春机车厂院内南侧。
历史
[编辑]建站初期
[编辑]筑路设站
[编辑]1896年,清政府同沙皇俄国签订《中俄密约》,同意沙俄修建中东铁路。1898年,中东铁路南支线开工,沙皇俄国在今长春市区北部的二道沟附近规划了一座火车站,因长春旧名“宽城子”,故命名为“宽城子车站”[1],民间亦通称“二道沟车站”、“老毛子车站”[2]。1900年7月15日,义和团运动兴起,宽城子站站舍和站内存放的物资被烧毁,已铺轨的铁路被拆毁[2][3]。1901年,俄国修复被大火烧毁的房舍,车站建设全部完成。1903年7月,中东铁路正式通车运营。
日俄分管
[编辑]
1905年,日俄战争结束后,双方签订《朴茨茅斯条约》,规定俄国将宽城子站以南部分的中东铁路管理权无偿转让予日本,宽城子站本身则归属双方共有[4]。同年,宽城子站站舍由俄国工程师普洛辛斯基设计并重建。1906年5月,日本将中东铁路南支线长春至旅大段改称“南满铁路”。1907年6月,俄国以560,393卢布购买了宽城子站的日本共有权。同年,日本在宽城子站南约2公里处修建了长春站(通称日本站或头道沟站),负责长春通向南满铁路方向的的客货运业务,与俄国控制的宽城子站分庭抗礼[5]。
中苏合办
[编辑]十月革命后,苏联政府继承了沙俄对于宽城子站及其附属地的所有权。1924年5月,中苏通过谈判在北京签订了《中俄解决悬案大纲协定》和《暂行管理中东铁路协定》,规定中东铁路(宽城子站以北段)由中苏合办。自此,宽城子站及其附属地由中苏共同经营。[6]
满洲国时期
[编辑]
1931年9月19日凌晨,日本关东军向宽城子站发起进攻,随后占领长春市城区[7]。
1935年3月,日本向苏联购买了中东铁路北段,日本的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接管宽城子车站,车站内的设施陆续搬迁或拆除[8]。同年8月,中东铁路北段(北满铁路)改为标准轨,与南满铁路直通并南延至新京站,宽城子站失去作用。1936年1月,宽城子站关闭。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编辑]195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在宽城子站原址兴建长春机车厂。1958年,宽城子站站舍被拆除,次年长春机车厂建成[9]。
车站附属地
[编辑]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沙皇俄国以防护“铁路所必须之地”为由,出动军队和铁路警察占领了宽城子站附近的二道沟一带,命名为"宽城子火车站区"。中东铁路公司将“宽城子”所在的车站街市定为二级市街,宽城子街区由此成为长春地区第一个按功能规划建设的街区。初期,站区占地不足2平方公里,后几经扩张至5.7平方公里[10]。1905年,俄国重新划定宽城子火车站区范围,同时将站区更名为“宽城子车站附属地”。该附属地以宽城子站为中心,整体呈长方形,西靠中东铁路线,东至二道沟,北至今长春机车厂一带。其划定面积约为5.53平方公里,直至1935年废弃前,建成的区域约为1平方公里,人口亦不足5000人。[11][12][8]
在规划与布局方面,宽城子车站附属地以秋林街(今一匡街)、巴栅街(今二酉街)两条街路为主路,形成了与铁路平行的棋盘状路网;同时,附属地划分为数个按功能规划建设的街区,分为火车站区、站前区、居住区、卫戍区等功能区,兴建有方形的站前广场(为长春市区第一座广场),以及护路警察住房、铁路俱乐部和水塔(包括长春市的第一座水塔[13])等配套设施。城市绿化方面,附属地内的部分道路两旁种植了大叶杨作为行道树,成为了今长春市内最早的城市绿化景观。[8][14]
现状
[编辑]
宽城子站附属地的许多建筑已经拆除,但仍有部分建筑得以保留,如原宽城子火车站俱乐部(今吉林省人民医院凯旋院区门诊楼)、原沙俄兵营(其中有两栋楼曾由长春市长盛小学使用)、二道沟邮局(是吉林省最早的中国共产党党组织诞生地,现仍在使用)、亚乔辛制粉厂(是长春市第一座近代工业建筑,2009年被列为长春市第八批市级保护文物[15])等[16][17]。
参考资料
[编辑]- ^ 长春市. 中国城市出版社. 1995: 10.
- ^ 2.0 2.1 长春历史上的头道沟. 吉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2018-02-28 [2025-03-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4).
- ^ 吉林省志:综述.卷一. 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4: 115.
- ^ 黑龙江省志:铁路志.第十八卷·第十八卷.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92: 91. ISBN 9787207023971.
- ^ 长春火车站史话. 长春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 2023-04-17 [2025-03-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10-12).
- ^ 中东铁路始末.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
- ^ 「九一八」事变图志. 辽宁人民出版社. 1991: 127.
- ^ 8.0 8.1 8.2 中东铁路宽城子车站附属地的规划与建设. 长春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 [2025-05-10].
- ^ 发展历史. 长春中车轨道车辆有限公司. [2025-03-17].
- ^ 李德润. 吉林省地名地情文库. 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5: 12.
- ^ 吉林省志:政府志. 卷七. 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3: 179. ISBN 9787206042447.
- ^ 长春市志. 1992: 12.
- ^ 百年水塔,烟火长春-中国吉林网. culture.cnjiwang.com. [2025-05-15].
- ^ 建筑档案•宽城子站. 中国吉林网. [2025-05-09].
- ^ 寻城记|大红楼 :长春第一座近代工业建筑-中国吉林网. culture.cnjiwang.com. [2025-05-15].
- ^ 长春市宽城区志. 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6: 300.
- ^ 文化中国行|中东铁路长春宽城沿线历史建筑:与城市发展共融共生. 中国吉林网. [2025-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