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常在
外观
宁常在,姓名不详,疑似是回部出身的维吾尔族人,清朝乾隆帝之常在。
生平
[编辑]宁常在生年暂不详,生辰则为十一月十四日。乾隆二十八年十月二十五日,封为宁常在[1]。乾隆四十四年除夕家宴,仍有宁常在之名[2]。乾隆四十五年左右去世[3]:435。乾隆四十六年十二月初二日,收宁常在遗物[4]。乾隆四十九年九月初八日,葬入裕陵妃园寝[5]。宁常在可能是维吾尔族人,或是跟随容妃和卓氏进宫,或是出身于回子包衣佐领[a][7]。乾隆三十四年的《拨用行文底档》称:“舒妃、豫妃、容妃……又行光禄寺,二位,每日拨用猪肉三斤。外膳房肉房,一位,每日拨用羊肉三斤”、“禄常在、新常在、宁常在、明常在……又行光禄寺,三位,每位每日拨用猪肉一斤八刃。外膳房肉房,一位,每日拨用羊肉一斤八刃”[8]。目前推断三位妃及四位常在之中为容妃、宁常在食用羊肉。因为新常在的身世虽不明确,但同一份档案中亦有她生辰时食用猪肉的记载[9],而禄常在陆氏和明常在陈氏均为民籍汉人之女,应该食用猪肉。然而,当代研究学者王冕森先生指出这种食肉记载似乎有𣎴确定性,因此关于宁常在是否出身回部,仍然需要进一步梳理史料[3]:436。
备注
[编辑]参考资料
[编辑]- ^ 于善浦. 清代帝后的歸宿. 紫禁城出版社. 2006.
- ^ 陆燕贞.(1996).乾清宫皇帝家宴. 紫禁城(02). doi:CNKI:SUN:ZIJC.0.1996-02-014.
- ^ 3.0 3.1 王冕森. 《清代后妃雜識》. 中国·上海市: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22-09. ISBN 9787552038200 (简体中文).
- ^ 《日记收账》,乾隆四十六年十二月初二日条,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 ^ (清)布兰泰纂:《昌瑞山万年统志》,美国国会图书馆藏。
- ^ 王学深.(2023).乾隆朝“回子佐领”史事考论. 西域研究(01),15-24+170. doi:10.16363/j.cnki.xyyj.2023.01.002.
- ^ 张小杰:《从乾隆后妃看乾隆的多民族联姻政策》,硕士学位论文,烟台大学,2018年,第32-35页。
- ^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承德市文物局合编:《清宫热河档案》,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03年,第2册,第164-165页。
- ^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承德市文物局合编:《清宫热河档案》,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03年,第2册,第177页。
![]() | 这是一篇关于清朝人物的小作品。您可以通过编辑或修订扩充其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