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臣致敬
封臣致敬(英语:homage;法语:hommage;中世纪拉丁语:hominaticum,意为“关于人的”)是中世纪欧洲封建制度中的一项重要仪式,用以确立领主与附庸之间的从属关系。在这一仪式中,附庸通过象征性行为表达对领主的尊敬与服从,并由此获得领地的象征性授权(即授职仪式,investiture)。致敬仪式是附庸向领主表明“我是您的人”(“I am your man”)的庄重承诺。
致敬不同于效忠(fealty)。后者义务较轻,可向多个领主宣誓,而致敬仅能对一位主君履行,因为附庸不能同时为多位领主效命。
仪式
[编辑]仪式一般包括附庸跪地、双手合十置于领主手中,仿佛祈祷之姿,并向领主口头宣誓效忠。部分情况下,仪式还包括“亲吻礼”(osculum),象征友谊与忠诚。这一仪式有时被视为源于中世纪早期的“推荐仪式”(commendatio),反映出父子般的相互义务关系。
领主承诺对附庸给予保护与扶持,通常包括授予庄园土地的使用权;附庸则承诺提供忠诚、军事援助和参与领主议政等义务[1]。
案例
[编辑]英格兰金雀花王朝的君主虽在英格兰是主权君王,但在法国却是诺曼底、安茹等地的公爵或伯爵,必须向法国国王行致敬之礼。例如亨利二世即在誓言中加入“我在海外所领之地”这一限制,以明确英格兰本土不在致敬义务之列。
1204年,英王约翰失去诺曼底,许多拥有英法两地领地的贵族被迫择边。部分贵族如威廉·马歇尔等与法王达成协议:若一年一日内约翰无法收复诺曼底,他们将向法王致敬。类似的权宜安排反映出封建忠诚关系在现实政治中的弹性[2]。
1285年,法王腓力三世要求英王爱德华一世为加斯科涅出兵援法对抗阿拉贡,爱德华因未对法王行致敬而拒绝出兵。直至腓力四世继位,爱德华才为维持和平,象征性地履行致敬,并附加声明此举仅根据先王之间之和约条款而行[3]。
参考文献
[编辑]- ^ Bloch, Mark (1961). Feudal Society Part I: The Growth of Ties of Dependence, English Translation, Routledge Publishing, pg. 146
- ^ Warren, W.L. (1997). King John, Yale English monarchs series, New ed., Yale University Press,
- ^ Prestwich, M. (1997). Edward I, Yale English Monarchs series, Yale University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