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尖翅小星弄蝶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尖翅小星弄蝶
Celaenorrhinus pulomaya formosanus, 台湾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
纲: 昆虫纲 Insecta
目: 鳞翅目 Lepidoptera
总科: 凤蝶总科 Papilionoidea
科: 弄蝶科 Hesperiidae
属: 星弄蝶属 Celaenorrhinus
种:
尖翅小星弄蝶 C. pulomaya
二名法
Celaenorrhinus pulomaya
(Moore, 1865)

尖翅小星弄蝶学名Celaenorrhinus pulomaya[1][2],又名尖翅小黄星弄蝶蓬莱小黄纹弄蝶蓬莱黄纹弄蝶璞小星弄蝶尖翅小星弄蝶花弄蝶亚科(Pyrginae)的一种蝴蝶,分布于亚洲地区。

分布范围

[编辑]

这种蝴蝶主要分布于喜马拉雅山脉中国西部地区。[1]台湾分布于本岛中至高海拔山区。[3]

形态描述

[编辑]

雄蝶体色为暗橄榄褐色,基部带黄橄榄色。前翅具有四枚斜向的半透明白色斑点,其中上部两枚较大,一枚位于翅室末端上方,另一枚在其下方;第三枚较小,位于第二枚下方;第四枚也较小,位置在外侧,靠近前两枚斜斑的交界处,接近翅尖还有五枚小型相似斑点,其中上排三枚成对。近后缘处有两枚小型橙黄色斑点,第一枚距离基部约三分之一处,第二枚则在距后角三分之一处。后翅具三列不规则形状、轮廓明显的亮橙色斑点。后翅缘毛宽,呈棕色与橙黄色交替排列。腹面与背面相似。

头顶黑色,两侧边缘有一细黄线。触角末端带黄色。颚须背面色黑,末端黄色。颚须、胸部与足部腹面皆为黄色。触角具黄色亚端纹。[4]

栖地

[编辑]

尖翅小星弄蝶偏好潮湿阴暗的中海拔原始阔叶林环境,幼虫则以爵床科马兰属植物为食,一年一世代。[5]主要寄主植物为爵床科之台湾马兰、曲茎马兰及兰崁马兰。[3]

成蝶通常在六到八月间出现,喜欢在阴暗的林下或林道边缘活动,并有访花习性,雄蝶还会展现领域行为,休息时翅膀平展。[5]

参考资料

[编辑]
  1. ^ 1.0 1.1 Markku Savela's website on Lepidoptera Page on genus Celaenorrhinu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Subfamily Pyrginae, Family Hesperiidae
  2. ^ 尖翅小星弄蝶 at the Global Lepidoptera Names Index, Natural History Museum Retrieved April 19, 2018.
  3. ^ 3.0 3.1 徐堉峰、千叶秀幸、筑山洋、梁家源、黄智伟. 臺灣蝶類誌第三卷弄蝶科. 行政院农业委员会林务局. 2019-01. ISBN 9789860586657. 
  4. ^ Watson, E. Y. (1891) Hesperiidae Indicae: being a reprint of descriptions of the Hesperiidae of India, Burma, and Ceylon.
  5. ^ 5.0 5.1 吕晟智. Celaenorrhinus pulomaya formosanus Fruhstorfer, 1909. 台湾生命大百科. [2025-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