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龙光
外观
张龙光 | |||||||
---|---|---|---|---|---|---|---|
编剧 | |||||||
罗马拼音 | Chang Lung-Kuang | ||||||
国籍 | ![]() | ||||||
籍贯 | 福建省长乐潭头 | ||||||
出生 | |||||||
居住地 | ![]() | ||||||
职业 | 编剧、作家 | ||||||
语言 | 国语、英语 | ||||||
母校 | 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影剧科演导组毕业 | ||||||
活跃年代 | 1975年-至今 | ||||||
互联网电影数据库(IMDb)信息 | |||||||
|
张龙光(1949年5月25日—),台湾著名男编剧、男作家,马祖[1][2]东引人,大学时就读国立艺专,毕业后曾在邵氏电影公司工作,从任过场记、副导演及编剧等职务。1982年参与台视连续剧《巴黎机场》剧本编剧写作,1983年凭借该剧荣获第18届金钟奖‘编剧奖’[3],1984年参与台视连续剧《星星的故乡》剧本编剧写作,1985年凭借该剧荣获第20届金钟奖‘编剧奖’[4]。
编剧作品
[编辑]戏剧
[编辑]电视编剧列表 | |||||
---|---|---|---|---|---|
年份 | 播放平台 | 戏剧名称 | 类型 | 担任职务 | 备注 |
1977年 | 中视 | 一缕相思情 | 连续剧 | 编剧 | 个人编写 |
1978年 | 中视 | 爱在夕阳下 | 连续剧 | 编剧 | 个人编写 |
1982年 | 台视 | 不要说再见 | 连续剧 | 编剧 | 林霖、何晓钟共同编写 |
1982年 | 台视 | 又见阿郎 | 连续剧 | 编剧 | 何晓钟共同编写 |
1982年 | 台视 | 巴黎机场 | 连续剧 | 编剧 | 吴桓、何晓钟共同编写 |
1982年 | 台视 | 天地良心 | 连续剧 | 编剧 | 何晓钟共同编写 |
1984年 | 台视 | 星星的故乡 | 连续剧 | 编剧 | 林霖、何晓钟共同编写 |
1984年 | 台视 | 苦心莲 | 连续剧 | 编剧 | 林霖共同编写 |
1984年 | 台视 | 情归何处 | 连续剧 | 编剧 | 个人编写 |
1985年 | 台视 | 花落春犹在 | 连续剧 | 编剧 | 夏美华共同编写 |
1987年 | 中视 | 黄金剧场-人间有情系列-百年深情 | 单元剧 | 编剧 | 个人编写 |
1987年 | 中视 | 黄金剧场-人间有情系列-面具背后 | 单元剧 | 编剧 | 个人编写 |
1982年 | 台视 | 随风而逝 | 连续剧 | 编剧 | 杨曼丽、张素玲、谷亚荣共同编写 |
1997年 | 中视 | 布袋和尚 | 连续剧 | 编剧 | 苏光勋、林福地 郑文华、王宗仁 赵文川、华英共同编写 |
2011年 | 优酷 | 梨花泪 | 连续剧 | 编剧 | 个人编写 |
电影
[编辑]电影编剧列表 | |||||
---|---|---|---|---|---|
年份 | 播放平台 | 电影名称 | 类型 | 担任职务 | 备注 |
1981年 | 院线电影 | 铁窗误我二十年 | 剧情长片 | 编剧 | 个人编写 |
1982年 | 院线电影 | 上海大亨 | 剧情长片 | 编剧 | 个人编写 |
1982年 | 院线电影 | 新目莲救母 | 剧情长片 | 编剧 | 个人编写 |
1990年 | 院线电影 | 恶狼与天使 | 剧情长片 | 编剧 | 陈燕民共同编写 |
2000年 | 院线电影 | 寻找香格里拉 | 纪录长片 | 编剧 | 个人编写 |
奖项纪录
[编辑]年份 | 颁奖典礼 | 奖项 | 作品 | 结果 |
---|---|---|---|---|
1983年 | 第18届金钟奖 | 编剧奖 | 巴黎机场 | 获奖 |
1985年 | 第20届金钟奖 | 编剧奖 | 星星的故乡 | 获奖 |
1988年 | 第25届金钟奖 | 编剧奖 | 黄金剧场-人间有情系列-百年深情 | 提名 |
参考资料
[编辑]- ^ 夢想成真講座 金鐘獎編劇張龍光26日介壽中正堂分享「何處是兒家」. 马祖日报. 2018-08-22.
- ^ 夢我來自馬祖-張龍光 / 點燈節目 20121222(完整版). YouTube-财团法人点灯文化基金会(点灯文化). 2012-12-28.
- ^ 72年金鐘獎得獎名單【個人技術部分 / 其他獎】. 文化部影视及流行音乐产业局. 1983-04-01.
- ^ 74年金鐘獎得獎名單【個人技術部分 / 其他獎】. 文化部影视及流行音乐产业局. 1985-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