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斯特·卡尔滕布伦纳
恩斯特·卡尔滕布伦纳 Ernst Kaltenbrunner | |
---|---|
![]() 卡尔滕布伦纳(1943年) | |
国家安全部部长 | |
任期 1943年1月30日—1945年5月12日 | |
指定 | 阿道夫·希特勒 |
前任 | 莱因哈德·海德里希 海因里希·希姆莱(代理) |
继任 | 无(职位废除) |
国际刑警委员会主席 | |
任期 1943年1月30日—1945年5月12日 | |
前任 | 阿图尔·内贝 |
个人资料 | |
出生 | ![]() | 1903年10月4日
逝世 | 1946年10月16日![]() ![]() | (43岁)
国籍 | ![]() ![]() ![]() |
政党 | ![]() |
配偶 | 伊丽莎白·埃德(1934年-1946年) |
儿女 | 5 |
母校 | 奥地利格拉茨大学 |
专业 | 律师 |
内阁 | 阿图尔·赛斯·英夸特内阁 |
军事背景 | |
效忠 | ![]() |
服役 | ![]() |
服役时间 | 1938年–1945年 |
军衔 | 党卫队上级集团领袖 警察兼武装党卫队上将 |
指挥 | 纳粹德国国家安全部 |
恩斯特·卡尔滕布伦纳(德语:Ernst Kaltenbrunner,1903年10月4日—1946年10月16日)是一名奥地利裔纳粹德国以及党卫队的重要领导人,被授予党卫队上级集团领袖、警察兼武装党卫军上将阶级。
卡尔滕布鲁纳于1930年加入纳粹党,1931年加入党卫队,到1935年时已被视为奥地利党卫队的领导人之一。1938年,他参与协助完成了德奥合并,并被任命为奥地利的党卫队与警察力量总指挥。1943年1月,卡尔滕布鲁纳接替于1942年5月被刺杀的莱因哈德·海德里希,出任帝国保安总部(RSHA)局长。
作为一名坚定的反犹主义者,卡尔滕布鲁纳在策划犹太大屠杀和纳粹种族灭绝政策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其领导下该政策进一步升级。他负责统筹多个安全与执法机构,执行大规模的灭绝行动,镇压被占领区的抵抗运动,并主导了大量的逮捕、驱逐与处决行为。1945年5月8日德国投降后,卡尔滕布伦纳于1945年5月12日在奥地利被美军巡逻兵逮捕。在纽伦堡审判中,卡尔滕布鲁纳是接受审判的党卫队中级别最高的成员(希姆莱已于1945年5月自杀身亡)。他被判犯有战争罪和反人类罪,于1946年10月16日被处以绞刑执行。
生平
[编辑]早年
[编辑]卡尔滕布伦纳出生于奥地利的因河地区里德,父亲是一位律师。就读在林兹德式9年理科学制教育及之后的格拉茨大学,并于1926年取得法律学位,在1928年成为律师。他的身高相当的高,足有201公分,在他头上另有在学生时期打斗而明显伤疤[1],然而根据一些来源,这些打斗的伤疤可然是酒驾事故所致[2]。
早期事业
[编辑]
卡尔滕布伦纳于1932年在奥地利加入纳粹党与其下的党卫队,在党卫队第八旅管区(SS-Abschnitt VIII)中作为一位地区发言人与法律顾问。在1934年他被当时奥地利政府与其他纳粹党员关进凯撒斯泰因布鲁赫(Kaisersteinbruch)集中营,同一年被以叛国罪与涉嫌行刺陶尔斐斯而再次被捕。这项指控刻意被遗漏,但仍因谋反罪被判6个月徒刑。 同年,卡尔滕布伦纳与妻子埃德(Elisabeth Eder)结婚,后拥有3名子女,所有子女都在战争中幸存。自从1935年中期卡尔滕布伦纳成为奥地利党卫队领导人。他支持德奥合并,在合并后被希特勒晋昇为党卫队准将。1938年9月11日被提升为党卫队中将,他在1938年后也是德国国会议员。
二次大战时期
[编辑]
在1940年7月卡尔滕布伦纳被任为武装党卫队的后备役少将[4],在之后的1941年4月被提升为警察少将。在1943年1月30日被任命为国家安全总局局长,以接替被刺而死的海德里希,直至德国战败。在1943年6月21日晋升为党卫队上将及警察中将也成为国际刑警总裁。
直到德国战败,卡尔滕布伦纳的权力迅速的扩张,特别在7月20日密谋案后,他取得直通希特勒的管道也同时负责人民法庭与处死被指控暗杀希特勒的人。他权力的扩张使希姆莱感到畏惧,他刻意以自己的高大身躯、脸上伤疤及多变的情绪来让自己成为令人恶惧的角色,也谣传他对阿道夫·艾希曼仅至上校阶级有一定责任。他也是与奥托·斯科尔兹内是长年好友,卡尔滕布伦纳给予了斯科尔兹内许多秘密任务,使他成为希特勒重要的特工。卡尔滕布伦纳曾负责主要盟军国家元首刺杀任务,在之后的1943年希姆莱成为新一任的国家内政部长后,卡尔滕布伦纳寄了一封信向希特勒抗议如此作为会让希姆莱进一步扩张他的权力。

在1944年12月卡尔滕布伦纳与其他将军一同被提升为武装党卫队上将。直至被盟军逮补是以军官身份非而警官身份。在1944年12月9日被授予骑士战功镶剑勋章[5]、纳粹党金质奖章及血之勋章。
在1945年4月18日希姆莱任命卡尔滕布伦纳为南欧残余德国武装力量总司令,他知道他的情报特工形成了后方地下网络,他底下有主管破坏单位的奥托·斯科尔兹内及主掌南欧重要城市特工的Wilhelm Waneck。1945年4月底他将总部从柏林移往在奥地利的Alt-Aussee,在1945年5月12日被美军巡逻兵逮捕[6]。
纽伦堡审判
[编辑]于纽伦堡审判中卡尔滕布伦纳被以反和平密谋罪、战争罪与反人道罪起诉,其后两者有罪,被处绞刑,其罪行最关键证据为奥许维兹集中营管理者鲁道夫胡斯所陈述。
死亡
[编辑]
在纽伦堡审判中以反人道罪及战争罪被宣判有罪,处以绞刑,1946年10月16日1点40分左右被绞死。 卡尔滕布伦纳的临终遗言:
“ | 我以炽热的心热爱德国人民与我的祖国,我所做的一切职责谨遵人民的法律,我遗憾这次人民被非士兵的人所领导且对那些指控的罪行一无所知,祝德国好运。 | ” |
参考文献
[编辑]- ^ Ernst Kaltenbrunner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存档日期2009-07-09.
- ^ The Nuremberg Trials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存档日期2001-03-12.
- ^ 本照片来自德国联邦档案馆(Bundesarchiv)
- ^ A Complete Biography of Ernst Kaltenbrunner - Promotions. [2009-07-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07).
- ^ Fsefehlsblatt of the Security Police and SD: 361. 缺少或
|title=
为空 (帮助) - ^ The Last Days of Ernst Kaltenbrunner. [2009-07-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9-27).
政府职务 | ||
---|---|---|
前任: 赖因哈德·海德里希 |
国家安全总局局长 1943年1月30日 - 1945年5月12日 |
继任: 无 |
前任: 阿图尔·奈比 |
国际刑警总裁 1943年1月30日 - 1945年5月12日 |
继任: 弗洛朗·卢瓦热 |
军职 | ||
前任: 无 |
南德武装力量总司令 1945年4月18日 - 1945年5月2日 |
继任: 阿尔贝特·凯塞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