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挪威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挪威王国
Kongeriket Norge书面挪威语
Kongeriket Noreg新挪威语
其他官方名称
国歌:
皇室颂歌国王之歌英语Kongesangen
Kongesangen
挪威王国的位置(绿色) 欧洲(深灰色)  —  [图例放大]
挪威王国的位置(绿色

欧洲深灰色)  —  [图例放大]

挪威王国及其海外组成部分和领地:斯瓦尔巴、扬马延、布韦岛、彼得一世岛和毛德皇后地
挪威王国及其海外组成部分和领地:斯瓦尔巴扬马延布韦岛彼得一世岛毛德皇后地
首都
暨最大城市
奥斯陆
59°56′N 10°41′E / 59.933°N 10.683°E / 59.933; 10.683
官方语言
认可的国家语言
族群
(2021年)[3][4][5][6][7]
宗教
(2021年)[9][10]
  • 74.9% 基督教
  • 21.2% 无宗教
  • 3.1% 伊斯兰教英语Islam in Norway
  • 0.8% 其他英语Religion in Norway
政府一院制
君主立宪制
• 君主英语Monarchy of Norway
哈拉尔五世
• 首相
约纳斯·加尔·斯特勒
麦斯武德·加拉哈尼英语Masud Gharahkhani
托里尔·玛丽·艾欧伊英语Toril Marie Øie
立法机构挪威议会
历史 
• 国家建立
872年英语Battle of Hafrsfjord
• 古王国英语Kingdom of Norway (872–1397)的鼎盛时期
1263年
1397年
• 丹麦-挪威(由卡尔马联盟演变而来)
1524年
1814年2月25日
1814年5月17日
• 瑞典-挪威联盟 (共主邦联)
1814年11月4日
1905年6月7日
面积
• 总计
385,207平方公里[12]第61名b
• 水域率
5.32(2015)[13]%
人口
• 2025年估计
Neutral increase5,594,340[14]第116名
• 密度
14.5人/平方公里(第224名
GDPPPP2025年估计
• 总计
$5762.36亿[15]第49名
• 人均
$103,446[15]第5名
GDP(国际汇率)2024年估计
• 总计
$5037.52亿[15]第33名
• 人均
$90,434[15]第4名
基尼系数 0.253[16](2020年)
人类发展指数 0.966[17](2022年)
极高极高 · 第2名
货币挪威克朗NOK
时区UTC+1CET
UTC+2CEST
日期格式dd/mm/yyyy
行驶方位
电话区号+47英语Telephone numbers in Norway
ISO 3166码NO
互联网顶级域.noc
网站
norge.no
  1. 挪威没有官方格言,1814年挪威制宪大会英语Norwegian Constituent Assembly的誓言可视为最接近官方格言的非官方格言:
    Enige og tro inntil Dovre faller英语Enige og tro inntil Dovre faller书面挪威语
    Einige og tru inntil Dovre fell新挪威语
  2. 包括大陆领土、斯瓦巴和扬马延[12]。如果不包括所有海外领土,挪威的面积为323,802平方公里,是世界第67大国家[18]
  3. 还有两个顶级域名虽然已被分配,但至今尚未使用:.sj代表斯瓦尔巴群岛和扬马延岛,.bv代表布韦岛

挪威挪威语Norge书面挪威语Norge新挪威语Noreg),全称挪威王国(挪威语Kongeriket Norge书面挪威语Kongeriket Norg新挪威语Kongeriket Noreg)。是一个位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沿海国家。其国土主要位于欧洲大陆的西北部,同时包括北极岛屿扬马延岛斯瓦尔巴群岛[注 5]。此外,挪威在大西洋南部拥有属地布韦岛,并宣称对南极地区彼得一世岛毛德皇后地拥有主权。挪威人口约560万,其首都及最大城市为奥斯陆

挪威的总面积为385,207平方千米(148,729平方英里)[12]。该国东部与瑞典接壤,东北部分别与芬兰拉普兰区俄罗斯摩尔曼斯克州相邻。挪威拥有绵长的海岸线,其沿岸濒临斯卡格拉克海峡、北大西洋和巴伦支海

挪威王国于公元872年由多个小王国合并而成,迄今已有1153年的历史。挪威于1537年至1814年间是丹麦-挪威联合王国的一部分;后于1814年与瑞典组成共主联邦,直至1905年联邦解体并重新成为独立的主权国家。挪威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保持中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亦维持中立,直到1940年4月遭纳粹德国入侵被占领,成为了纳粹德国的一部分。而时任挪威国王哈康七世政府内阁英语Nygaardsvold's Cabinet则因此被迫逃至伦敦,在当地组建了流亡政府,并加入同盟国阵营。挪威在二战后恢复独立,并在随之而来的冷战时期加入由美国主导的西方阵营,对抗以苏联为首的东方阵营

挪威现任国王是来自格吕克斯堡王朝哈拉尔五世,现任挪威首相是自2021年起担任此职的工党成员约纳斯·加尔·斯特勒。挪威是一个单一制君主立宪制国家,并依据1814年宪法将国家权力分为议会内阁英语Council of State (Norway)最高法院三部分。挪威的行政和政治区划分为市镇两个层级。境内的萨米人通过挪威萨米议会和《芬马克地区法英语Finnmark Act》在其传统领土上享有一定程度的自治权和影响力。挪威与欧盟美国英语Norway–United States relations保持密切的外交关系,是联合国北约欧洲自由贸易联盟欧洲委员会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世界贸易组织北欧理事会国际组织的创始成员国,同时也是欧洲经济区的成员和南极条约的首批签署国,并属于申根区。挪威语方言与丹麦语瑞典语具有一定的相互理解性

挪威实行北欧模式,提供全民医疗保健和完善的社会福利体系[20]。挪威政府在关键工业领域拥有众多国有企业,而整个国家则拥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矿产木材海产和淡水资源。其中,石油产业约占该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四分之一[21],是除中东地区外人均石油和天然气产量最高的国家[22][23]。根据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挪威分别位列全球人均收入第四和第八位[24]。此外,挪威还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的主权财富基金,价值约1.3万亿美元[25][26]

国名

[编辑]

挪威语言学家伊瓦尔·奥森在19世纪时为挪威选择的新挪威语名称写作Norig,到了1917年,Norge和Norig成为了两种并行存在的拼写。但在1938年的新挪威语正字法改革中,Noreg成为了新的标准写法。一般认为,这两种写法的词源都出自古诺斯语单词*norðrvegr,意味通往北方之路或去北方的路(挪威语:veien mot nord)[27]。而在使用人数占多的书面挪威语中则一直使用Norge作为唯一写法。

在挪威的原住民语言萨米语中,挪威被叫做Norga(北萨米语),Vuodna(吕勒萨米语)或Nöörje(南萨米语),克文语中叫做Norja[28]

历史

[编辑]

维京时代

[编辑]

在挪威历史上,维京时代的范围是从8世纪末到1050年这段时间。这段时间也与欧洲史上的中世纪早期相重合。挪威于这时出现国民议会,在哈弗斯峡湾之战(slaget i Hafrsfjorden)后,金发哈拉尔建立了一个统一的封建制的挪威[29]。此后,基督教于奥拉夫·特里格瓦松在位时得到了大力推广,虽然在他之前基督教就已传入挪威并拥有信众,但他们同时也在私底下继续信仰北欧的多神教神祇,如奥丁托尔。并使他的基督教化政策在南霍达兰遭遇了顽强抵抗。但在奥拉夫的无畏和果断的影响下,那里的酋长们也接受了基督教[30]。但在这之后,他在特伦德拉格也使用了野蛮、残暴的手段破坏了原有的多神教信仰,因为他相信惩罚神的敌人将得到的是赞扬而不是谴责。

内战

[编辑]

从1130年到1240年间,因为挪威没有明确的王位继承规则,在“十字军王”西古德(Sigurd Jorsalfare)死后,挪威陷入了长达100多年的内战冲突,历史上称Borgerkrigstiden。最终由哈康四世·哈康松(Håkon Håkonsson)终结了这一乱世。他于1247年的圣奥拉夫日,即7月29日加冕。[31]

对明讷战役(slaget ved Minne)的描绘,画中交战双方分别为由“盲王”马格努斯(马格努斯四世)和王位觊觎者西古德·斯勒姆贝(Sigurd Slembe)率领的叛军和得到教会和贵族支持的英厄一世·哈拉尔松(Inge 1. Haraldsson)。由Wilhelm Wetlesen绘于1899年

13世纪进入全盛时期。14世纪因黑死病入侵而开始衰落。

卡尔马联盟和丹麦-挪威

[编辑]

1397年到1524年,与丹麦瑞典结成卡尔玛联盟

1524年卡尔马同盟解体,丹麦-挪威联合王国建立,受丹麦统治。

瑞典-挪威

[编辑]

1814年,根据《基尔条约》,丹麦把挪威割让给瑞典,换取西波美拉尼亚。但《基尔条约》激起了挪威人的愤慨,丹麦派驻在挪威的总督克里斯蒂安·弗雷德里克(后来成为丹麦国王克里斯蒂安八世)发现了这种情绪,于是他召集了一些有代表性的人物在埃兹沃尔会面。经过谈判,弗雷德里克放弃以专制君主的身份统治挪威,而是以君主立宪制下的君主加冕[32]。这就是挪威宪法日的起源。

独立

[编辑]

1905年独立成为君主国,并选丹麦王子为国王,称哈康七世

一战中的挪威

[编辑]
一战时期的挪威首相贡纳·克努德森

挪威在一战中保持中立,但也必须艰难地保持平衡。但即使如此,也有2000多名挪威人在战争的四年中丧生。

二战中的挪威

[编辑]

二次大战中被纳粹德国威瑟演习行动占领,德国在挪威设立挪威总督辖区吉斯林为总督。哈康国王及他的政府流亡英国,德国人打算利用挪威重水工厂生产重水用于制造原子弹,但被盟军摧毁。德国军事控制挪威全境直至1945年5月8日德国投降,驻挪德军解除武装。二战结束为战胜国之一。1949年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二战后至今

[编辑]

1957年哈康七世逝世,其子即位,称奥拉夫五世。1959年参加欧洲自由贸易联盟

1972年和1994年曾两次投票加入欧盟,但都没有通过,此后反对加入欧盟的比率一直高于支持加入欧盟。但是挪威是申根协议的成员国。

2011年7月22日,发生爆炸及枪击事件,是该国自二次大战以来,最严重的恐怖袭击,共造成77人丧生。

政治

[编辑]
克里斯蒂安一世时期(1457-1460)挪威国徽

挪威于19世纪由君主制转变为一个君主立宪王国,现任国王哈拉尔五世于1991年1月17日就任。

1898年实现对男性的普选权,直到1913年才实现对所有公民的普选权,包括女性拥有普选权。挪威成为全世界最先实行普选权的国家之一。

国会实行一院制议会(称Stortinget,意为大议会),目前有169名议员,议员由19个郡以比例代表制民选产生。

行政权由挪威首相为首的内阁负责。

全国有20多个政党,挪威工党为挪威国会的第一大党,是二战后主要的执政党。

2009年大选中,工党获得169席中的64席,工党与社会主义左翼党、中间党继续组成中间偏左联合政府执政。首相由工党的延斯·斯托尔滕贝格担任。

2013年大选,中间偏右联盟取得胜利,保守党和进步党组成中间偏右少数联合政府,获自由党及基督教民主党在阁外支持政府信任动议。

2017年大选,中间偏右联盟继续优势获得连任,首相由右党的埃尔娜·索尔贝格继续担任。

地理

[编辑]

面积为385,054平方公里(包括斯瓦尔巴群岛扬马延岛等属地)。位于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部,东邻瑞典,东北与芬兰俄罗斯接壤,南同丹麦隔海相望,西濒挪威海。海岸线非常曲折,长2.1万公里(包括峡湾),长度达全球第二[33],多天然良港。斯堪的纳维亚山脉纵贯全境,高原、山地、冰川约占全境2/3以上。南部小丘、湖泊、沼泽广布。

气候

[编辑]

南部沿海地区地区属温带海洋性气候,沿海地区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较世界同纬度其他地带温和,大部分海面冬季不结冰。年降水量山地西坡约2000-4000毫米,内陆500-1000毫米,河流水量充足,水力资源居欧洲首位。南部内陆雨量较少,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北纬66度至70度大部分属于副极地气候,北纬70度以北以及海拔高度较高的地区则出现苔原气候。

行政区划

[编辑]
包括斯瓦尔巴和扬马延的挪威行政区

2024年起挪威设15个fylke),下设357个市镇kommune)。斯瓦尔巴扬马延为非建制领土。挪威15个郡分别为:

标准编号 郡份 挪威语原名 行政中心 面积(平方公里) 人口
NO-03 奥斯陆 Oslo 奥斯陆 454.12 700,000
NO-11 罗加兰郡 Rogaland 斯塔万格 9377.10 475,000
NO-15 默勒-鲁姆斯达尔郡 Møre og Romsdal 莫尔德 14355.62 270,000
NO-18 诺尔兰郡 Nordland 博德 38154.62 239,000
NO-31 东福尔郡 Østfold 萨尔普斯堡 4180.7 299,647
NO-32 阿克什胡斯郡 Akershus 奥斯陆 4918.0 630,752
NO-33 布斯克吕郡 Buskerud 德拉门 14908.0 284,955
NO-34 内陆郡 Innlandet 哈马尔 52072.44 375,000
NO-39 西福尔郡 Vestfold 滕斯贝格 2167.7 253,555
NO-40 泰勒马克郡 Telemark 希恩 15298.16 175,546
NO-42 阿格德尔郡 Agder 克里斯蒂安桑 16434.12 299,000
NO-46 韦斯特兰郡 Vestland 卑尔根 33870.99 632,000
NO-50 特伦德拉格郡 Trøndelag 斯泰恩谢尔 42201.59 465,000
NO-55 特罗姆斯郡 Troms 特罗姆瑟 26189.43 168,340
NO-56 芬马克郡 Finnmark 瓦德瑟 48637.43 75,540

挪威的前十大市镇

[编辑]
挪威的前十大市镇[34]
排名 名称 人口(2024) 增长率(2004-2024)
1 奥斯陆 1,098,061 37.5
2 卑尔根 291,940 23
3 特隆赫姆 214,565 34.4
4 斯塔万格 149,048 25.8
5 贝鲁姆 130,921 26.7
6 克里斯蒂安桑 116,986 29.7
7 德拉门 104,487 23.6
8 阿斯克尔 98,815 29.1
9 利勒斯特伦 94,201 48.1
10 腓特烈斯塔 85,230 22

挪威的前十大城市区

[编辑]

[34]挪威对城市区(tettsted)的定义如下:

  • 集中居住地(Samling av hus)有至少200人居住
  • 住宅之间的距离不超过50米
  • 各种建筑物之间的距离应在200米左右
  • 已有的建筑物(Bebygde)和在建的建筑物,如公园、体育设施应该是城市区的一部分
挪威的前十大城市区
排名 名称 人口 增长率(2004-2024)
1 奥斯陆 1,098,061 37.1
2 卑尔根 272,125 28
3 斯塔万格/桑内斯 239,055 39.5
4 特隆赫姆 198,777 36.4
5 德拉门 124,540 38.4
6 腓特烈斯塔/萨尔普斯堡 121,679 26
7 希恩/波什格伦 96,695 13.9
8 克里斯蒂安桑 67,732 6.3
9 滕斯贝格 55,939 25
10 奥勒松 55,684 26.6


经济

[编辑]
Ormen Lange是世界最大天然气田

挪威经济是市场自由化和政府宏观调控成功结合的范例,依国际汇率计算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长期位居世界第二或第三位(仅次卢森堡瑞士),远高于邻国瑞典丹麦,是当今全球最富裕、经济最发达且生活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所得分配亦相当平均。政府控制主要的经济领域,例如石油产业。挪威的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其主要表现在石油、水利、渔业、农业、森林和矿产等方面,其中挪威经济很大程度上依赖石油产业及国际油价,例如1999年,挪威的石油及天然气占其出口总额的35%,作为非石油输出国组织的成员,挪威的石油输出仅次于沙特阿拉伯俄罗斯。2007年,挪威的石油及天然气占其出口总额的45%,对GDP的贡献率超过20%[35],但挪威几乎完全使用可再生能源发电[36],另外由于电动汽车的数量不断攀升,总能量(包含交通、提炼、制造业、农家等广义能量使用)中可持续的比例超过50%[37]

挪威国内先后两次投票表决是否加入欧盟,都未能在议会中通过。主要是挪威担心加入欧盟后会对本国农业带来巨大的冲击。但是,挪威属于欧洲贸易自由圈,所以在很多程度上,挪威经济和欧盟紧密相关。

尽管挪威连续6年(2001-2006)被联合国评为最适宜居住的国家,挪威人仍然担心在未来的20年里,当石油和天然气开始耗尽时,其生活水平会开始下降。所以挪威建立国家石油基金,将石油产业的利润用于海外投资。截至2007年11月,国家石油基金已有3800亿美元。

虽然全球范围内很多国家已立法保护鲸鱼,但挪威、冰岛日本依然准许捕鲸。挪威更是将捕鲸上限由2016年的800条提高至2017年的999条。此举引来环保团体的抗议[38]

交通

[编辑]

社会

[编辑]

人口

[编辑]

截至2024年11月,挪威人口为558万[39],外国移民有931,081人。[40],前三大移民来源国为波兰乌克兰立陶宛[40]。2022年俄乌战争开战以来,乌克兰人的数量也有猛烈增长,约有6万5千人住在挪威。现在已是挪威第二大移民来源国[41]。原住民萨米人居住在该国北部,约有人口3万至4万[42]。首都奥斯陆人口约55万。

性别平等观念良好,世界经济论坛在2012年全球性别差距报告中,挪威排名第三,仅次于冰岛芬兰[43] 国际助老会(Help Age International)在2013年全球年龄观察指数(Global AgeWatch 2013 Index)的老人幸福度,挪威排名第二。[44]

名人

[编辑]

语言

[编辑]

挪威官方语言为挪威语,包括两种书写模式:书面挪威语(Norsk bokmål)和新挪威语(Norsk nynorsk)。两种书写模式都应用于官方文件,学校和公共场所,但相对的,书面挪威语的使用人数比较多,占人口的85-90%。属北日耳曼语支,语言与丹麦语瑞典语相近,但发音与写法相异。三者可互相沟通。但是对于多数外国人,如果只想用一种语言和三个国家的人沟通,还是要特别训练。 少数民族萨米人使用萨米语,属于芬兰-乌戈尔语族

主要的第二语言为英语,还需选修一种外语,主要有西语德语法语意语等。

在挪威学校里,外国移民可以把挪威语做为第二外语,从而降低挪威语考试的难度。另一方面,现在挪威强迫外国移民学习挪威语,从2005年9月1日,所有移民必须在申请长期定居之前的三年里,完成300小时的挪威语教育,否则将无法获得长期居留权。

宗教

[编辑]

挪威的宪法保障宗教自由,根据2013年的数据,主要宗教信仰为基督教(82%),有76.1%的人口属于路德宗,大部分挪威人在出生时在教会进行洗礼,15岁时在教堂举行成人礼的仪式,结婚时在教堂举行婚礼[45]有2.4%信奉伊斯兰教,2%的人信仰其他宗教。2016年,挪威修改宪法,移除挪威国教会的国教地位。依据2021年的数据,有21.2%的人口是无宗教

婚姻

[编辑]

挪威有比较开明的政策,不限婚姻、同居的家庭都是受到法律支持及承认的,在税收上,这两种关系都可以享有政府对于家庭的同等法律保障。

2008年6月11日,挪威国会在多个主要政党支持下,通过《婚姻性别中立法案》,使挪威成为全球第六个允许同性伴侣注册结婚的国家,新婚姻法于2009年初正式生效。新婚姻法列明同性伴侣可享有相等于异性伴侣的权利,包括可在教堂举行婚礼、领养、甚至人工受孕。

移民

[编辑]

移民政策上,有合法证据的同居关系和婚姻关系一样,都可以申请家庭团聚移民。但是非婚生子跟随生母方的国籍。例如,在异性恋关系中,如果男方是挪威人,而女方不是时,非婚姻内生子不能获得挪威国籍。同时,在挪威,离婚必须经过一年的分居期,期满后才可申请离婚。

民主

[编辑]

挪威在经济学人智库发布的 2021 年全球民主指数中名列榜首,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民主国家之一。 该国对民主的承诺体现在其尊重公民的公民自由以及民间社会行为者和独立媒体在追究政府责任方面的积极作用。

文化

[编辑]
布纳德(挪威传统服饰)
挪威民俗艺术乐斯梅林彩绘

挪威传统服总称为布纳德(Bunad),5月17日挪威国庆日时,许多挪威民众会穿着布纳德庆拀。挪威有挪威升旗日和挪威宪法日。还有托洛尔夫·拉夫托纪念奖。丹麦裔挪威小说家桑德摩斯(Aksel Sandemose)提出的詹代法则在包含挪威在内的斯堪的纳维亚社群中也有重要地位。

节假日

[编辑]
  • 1月1日:新年
  • 1月21日:英格丽特·阿历珊德拉公主诞辰
  • 2月6日:萨米民族日
  • 2月21日:哈拉尔五世国王寿辰
  • 不定:复活节 (3月至4月之间的一个周日)
  • 5月1日:公众假期 (国际劳动节)
  • 5月8日:解放日 (1945年脱离纳粹占领)
  • 5月17日:宪法日 (1814年通过宪法)
  • 不定:五旬节 (5月至6月之间的一个周日)
  • 6月7日:联合解体日 (1905年瑞典-挪威联合解体)
  • 7月4日:宋雅王后寿辰
  • 7月20日:哈康·马格努斯王储诞辰
  • 7月29日:圣奥拉夫日(1030年挪威的主保圣人圣奥拉夫国王阵亡)
  • 8月19日:梅特·玛丽特王储妃诞辰
  • 不定:议会选举日 (每四年举行一次,通常在9月第二个周日)
  • 12月25日:圣诞节

体育

[编辑]

足球冰球以及滑雪是挪威最受民众欢迎的运动。

军事

[编辑]
挪威皇家海军徽章

总兵力约23,000人,其中包括文职雇员。根据挪威的军事动员计划,可充分调动的后备兵力约83,000名作战人员。目前挪威军分4种军种:皇家陆军,皇家海军,皇家空军以及国土防卫队。

挪威的名义三军统帅为国王,但是实际上国防大臣才是军队的真正指挥官。

延伸阅读

[编辑]
  • Boyesen,Hjalmar Hjorth.《挪威史》.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20.ISBN:978-7-5520-2975-8

注释

[编辑]
  1. ^ 书写挪威语的形式包括书面挪威语新挪威语
  2. ^ 包括北萨米语吕勒萨米语南萨米语
  3. ^ 包括原住民萨米人,以及少数群体犹太人旅行者英语Norwegian and Swedish Travellers森林芬兰人罗姆人克文人
  4. ^ 在2012年挪威宪法修正案通过之前,福音路德教一直是该国的公共宗教[8]
  5. ^ 1920年2月9日签订的《关于斯匹次卑尔根群岛行政状态条约》(现称斯瓦尔巴条约)承认挪威对斯匹次卑尔根群岛(现称斯瓦尔巴群岛)拥有完全和绝对主权[19]

参考文献

[编辑]
  1. ^ Offisiell status for samisk. Language Council of Norway. [2021-08-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15). Samisk har status som minoritetsspråk i Noreg, Sverige og Finland, og i alle tre landa har samisk status som offisielt språk i dei samiske forvaltningsområda.(萨米语在挪威、瑞典和芬兰都是少数民族语言,在这三个国家,萨米语在各自的萨米行政区内部都是官方语言。) 
  2. ^ Minoritetsspråk. Språkrådet. [2018-01-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15). 
  3. ^ Immigrants and their children as of 1 January 2020. Statistics Norway. 2020-03-09 [2020-12-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03). 
  4. ^ Immigrants and Norwegian-born to immigrant parents. Statistics Norway. 2021-03-09 [2021-03-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0). 
  5. ^ Samer. Regjeringen.no. Fornyings- administrasjons- og kirkedepartementet. 2006-06-16 [2018-01-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09). 
  6. ^ inkluderingsdepartementet, Arbeids- og. Nasjonale minoriteter. Regjeringen.no. 2006-06-16 [2018-01-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05). 
  7. ^ 05183: Immigrants and Norwegian-born to immigrant parents, by sex and country background 1970 – 2021-PX-Web SSB. SSB. [永久失效链接]
  8. ^ The Constitution of Norway, Article 16 (English translation, published by the Norwegian Parliament) (PDF).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5-09-08). 
  9. ^ Church of Norway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21-06-16.
  10. ^ Members of religious and life stance communities outside the Church of Norway, by religion/life stance.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22-12-06.
  11. ^ The Re-establishing of a Norwegian State. regjeringen.no. 2020-07-05 [2017-04-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4-18). 
  12. ^ 12.0 12.1 12.2 Arealstatistics for Norway 2019. Kartverket, mapping directory for Norway. 2019-12-20 [2020-03-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8). 
  13. ^ Surface water and surface water change.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2020-1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24). 
  14. ^ Population, 2025-01-01. Statistics Norway. 2025-02-25 [2025-02-26] (英语). 
  15. ^ 15.0 15.1 15.2 15.3 World Economic Outlook Database, October 2024 Edition. (Norway). www.imf.org.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2024-10-22 [2024-10-27]. 
  16. ^ Gini coefficient of equivalised disposable income – EU-SILC survey. ec.europa.eu. 欧盟统计局. [2022-06-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09). 
  17. ^ Human Development Report 2023/2024 (PDF).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 2024-03-13 [2024-03-13].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4-03-13) (英语). 
  18. ^ Norway. CIA World fact. 2021-10-26 [2021-0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1). 
  19. ^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U.S.). Polar Research Board. Antarctic treaty system: an assessment. National Academies Press. 1986 [2011-07-24]. ISBN 978-0309036405. 
  20. ^ Norwegian Society / Living in Norway. Study in Norway. [2018-03-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3-21). 
  21. ^ Statistics Norway raises '07 GDP outlook, cuts '08. Reuters. 2007-09-06 [2009-03-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2). 
  22. ^ Country Comparison :: Crude oil – production. CIA – The World Factbook. [2016-03-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07). 
  23. ^ Country Comparison :: Natural gas – production. CIA – The World Factbook. [2016-03-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15). 
  24. ^ The World's Richest Countries. forbes.com. [2014-1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31). 
  25. ^ Holter, Mikael. The World's Biggest Wealth Fund Hits $1 Trillion. Bloomberg L.P. 2017-06-27 [2017-09-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19). 
  26. ^ Meredith, Sam. Norway's gigantic sovereign wealth fund loses a record $164 billion, citing 'very unusual' year. CNBC. 2023-01-31 [2023-04-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26). 
  27. ^ Schulte, Michael; Jahr, Ernst Håkon; Gundersen, Dag. Norge og Noreg – etymologi. Store norske leksikon. 2024-12-11 (挪威语). 
  28. ^ Thuesen, Nils Petter; Thorsnæs, Geir; Røvik, Sissel. Norge. Store norske leksikon. 2025-01-07 (挪威语). 
  29. ^ Boyesen 2020,第48-53页.
  30. ^ Boyesen 2020,第114页.
  31. ^ Boyesen 2020,第311页.
  32. ^ Boyesem 2020,第377页.
  33. ^ 挪威首相斯特勒访沪,29年后故地重游谈“合作”_工作简讯. 上海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 2024-09-12 [2024-09-12] (中文). 
  34. ^ 34.0 34.1 Norges 10 største byer, tettsteder og kommuner 2024. SSB. [2024-12-23] (书面挪威语). 
  35. ^ 存档副本 (PDF). [2012-10-26].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2-11-14). 
  36. ^ https://km.twenergy.org.tw/Data/share?w6K83mbPlsdfdFXuN4SkxA==
  37. ^ 存档副本. [2021-03-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12). 
  38. ^ 黄乐怡. 挪威捕鯨季將至  懷孕母鯨慘遭殃 環團全球聯署抗捕. 01线报. 2017-03-27 [2018-03-22] (中文(香港)). 
  39. ^ Norway Population (2024) - Worldometer. www.worldometers.info. [2024-12-03] (英语). 
  40. ^ 40.0 40.1 Innvandrere og norskfødte med innvandrerforeldre. SSB. [2024-12-03] (书面挪威语). 
  41. ^ Ukrainere i Norge. SSB. [2024-12-03] (书面挪威语). 
  42. ^ Sami | People, History, & Lifestyle | Britannica. www.britannica.com. 2024-10-23 [2024-12-03] (英语). 
  43. ^ 存档副本 (PDF). [2012-10-2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3-09-08). 
  44. ^ 陈争诒,《银发幸福国度 瑞典得冠》,《天下杂志》536期,2013年11月27日
  45. ^ Tony Judt(东尼贾德). Ill Fares the Land(厄運之地-給崩世代的建言). 台湾新北市: 远足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2014年1月: 64. ISBN 978-986-5727-00-0 (中文). 

外部链接

[编辑]

参见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