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鸟属
外观
敦煌鸟属![]() 化石时期:早白垩世
| |
---|---|
科学分类 ![]() | |
界: | 动物界 Animalia |
门: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纲: | 蜥形纲 Sauropsida |
总目: | 恐龙总目 Dinosauria |
目: | 蜥臀目 Saurischia |
亚目: | 兽脚亚目 Theropoda |
演化支: | 鸟翼类 Avialae |
演化支: | 尾综骨鸟类 Pygostylia |
演化支: | 鸟胸骨类 Ornithothoraces |
演化支: | †反鸟亚纲 Enantiornithes |
属: | †敦煌鸟属 Dunhuangia Wang et al., 2015 |
模式种 | |
†崔氏敦煌鸟 Dunhuangia cuii Wang et al., 2015
|
敦煌鸟属(学名:Dunhuangia)是反鸟亚纲的一个属,生存于早白垩世的中国。
发现与命名
[编辑]模式种崔氏敦煌鸟(Dunhuangia cuii)由王敏、李大庆、邹晶梅、周忠和和尤海鲁于2015年命名并描述。属名取自甘肃省敦煌市,种名致敬化石清修师崔归夏[1]。
正模标本GSGM-05-CM-030发现于昌马盆地,出土于下沟组阿普第期的一层中,由一副缺少颅骨、关节半连接的骨骼组成,包括前肢、肩带及胸骨。[1]
描述
[编辑]描述者发表了数项自衍征。胸骨后缘有一对大型凹口,宽度占整块骨头长度的一半以上。喙骨顶部有一深凹,外侧有一道形成该骨骼低矮外骨壁的厚嵴[1]。
分类
[编辑]敦煌鸟作为强壮爪鸟的姐妹群被归入反鸟亚纲。它是主要由今鸟型类组成的昌马盆地鸟类区系的第二个被命名种。这可用该盆地由海岸沉积物组成,而反鸟类是树栖物种来解释[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