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李春满 (汤原县委书记)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李春满
리춘만
性别
逝世1934年2月
满洲国三江省富锦县
别名李宁
民族朝鲜族
语言朝鲜语汉语
政党中国共产党

李春满中国朝鲜语:리춘만,?—1934年2月),又名李宁朝鲜族中国共产党早期人物,是中共汤原县委和中共汤原中心县委的首任书记。

生平

[编辑]

李春满原籍朝鲜咸镜北道[1]:82,后迁居满洲,并加入朝鲜共产党。1927年夏,李春满和蔡平、丁咸平、金利万等人被朝共从东满南满派往北满开展革命工作。几人在汤原县福兴村创办了“罗兴学校”,并组建了“反帝同盟”、“农民协会”、“妇女同盟”、“少探队”等群众革命团体。位于梧桐河畔的福兴村聚居着大量为黑龙江省督军吴俊升“福丰稻田公司”种植水稻的朝鲜农民[2]:117-118[3]:86

1928年夏,崔庸健中共委派来三江地区开展革命工作,后在福兴村创办了“松东模范学校”。1929年,李春满与蔡平等4人根据共产国际“一国一党”的原则,通过崔庸健转籍中国共产党。同年冬,中共汤原县委在鹤立镇成立,李春满任首任县委书记。1930年6月至9月,汤原县委先后举办了两期为期两个月的军政培训班。崔庸健和李仁根负责军事训练;李春满与蔡平、丁咸平负责讲授政治课。共有140名青年完成了培训。同年10月,中共汤原县委根据中共满洲省委的指示组织农民发动了秋收暴动。[2]:120-121[4]:870[5]:214-215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共汤原县委被升格为中共汤原中心县委。李春满继续担任县委书记。他与金成钢等人组织了一次大规模的反日游行示威。1932年春节前后,李春满组建了一支由42名男女青年构成的抗日宣传队。宣传队通过扭秧歌、朝鲜舞、歌咏、演讲等形式在佳木斯鹤岗汤原依兰萝北富锦等地宣传“中朝民族团结起来共同抗日救国”。[2]:123[5]:216[4]:870

1932年4月,李春满被调往富锦安邦河区组建抗日武装队。裴治云任中共汤原中心县委书记[4]:870[2]:152。1934年春节,李春满与金正国等4人去安邦河大地主高大冤家收缴枪支。4人扮作送礼的农民混入高家大院,向前来拜年的地主和士绅宣讲抗日道理,要求有钱出钱,有枪出枪。高大冤的家兵见状与4人开火。除了金正国夺得一支步枪越墙脱险外,李春满等3人在混战中牺牲[6]:350-351

家庭

[编辑]

李春满的妻子蔡英花是汤原反日游击总队(东北抗日联军第六军前身)参谋长李仁根侄女[2]:160

参考资料

[编辑]
  1. ^ 李敏著. 《风雪征程 东北抗日联军战士李敏回忆录 1924-1949 上》. 哈尔滨: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17. ISBN 978-7-207-11157-9. 
  2. ^ 2.0 2.1 2.2 2.3 2.4 于晓峰; 黄有福 金昌锡. 《中国朝鲜族百年实录 第二卷 反日抗日篇》. 中国文史出版社. 2016. ISBN 978-7-5034-7560-3. 
  3. ^ 吕明辉主编. 《朝鲜半岛经济文化研究 第1辑》. 长春: 吉林大学出版社. 2016. ISBN 978-7-5677-6502-3. 
  4. ^ 4.0 4.1 4.2 汤原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汤原县志》.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92. ISBN 7-207-02299-9. 
  5. ^ 5.0 5.1 政协佳木斯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 《佳木斯文史资料 第14辑》. 政协佳木斯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 1991. 
  6. ^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地方党史研究所 东北烈士纪念馆 编. 《东北抗日烈士传 第三辑》.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