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里戈里·彼得罗夫斯基
外观

![]() |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18年3月4日) |
格里戈里·彼得罗夫斯基 Григорий Петровский | |||||||
---|---|---|---|---|---|---|---|
![]() | |||||||
苏联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乌克兰) | |||||||
任期 1922年12月30日—1938年1月12日 | |||||||
全乌克兰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 | |||||||
任期 1919年3月10日—1938年7月25日 | |||||||
苏俄内务人民委员 | |||||||
任期 1917年11月17日—1919年3月30日 | |||||||
总理 | 弗拉基米尔·列宁 | ||||||
前任 | 阿列克谢·李可夫 | ||||||
继任 | 费利克斯·捷尔任斯基 | ||||||
联共(布)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 | |||||||
任期 1926年1月1日—1939年3月22日 | |||||||
个人资料 | |||||||
出生 | ![]() (今 ![]() | 1878年2月3日||||||
逝世 | 1958年1月9日 苏联莫斯科 | (79岁)||||||
国籍 | ![]() ![]() | ||||||
政党 | ![]() | ||||||
其他政党 | 乌克兰共产党 | ||||||
获奖 |
| ||||||
签名 | ![]() |
格里戈里·伊万诺维奇·彼得罗夫斯基(俄语:Григорий Иванович Петровский;1878年2月3日—1958年1月9日),俄罗斯帝国革命家、政治人物,曾任联共(布)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全乌克兰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1]
生平
[编辑]1878年2月3日,出生于手工业家庭。1897年,加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1905年12月,参与创建切切利夫卡共和国。1912年,为第四届国家杜马代表,是国家杜马中的布尔什维克党团主席。
1917年,参加十月革命,为契卡的组织者之一。1919年,任全乌克兰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1922年,为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委员,参与签署《苏联成立条约》。1921年,为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1926年,为联共(布)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团委员。1937年,任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副主席。大清洗期间受到迫害。1958年1月9日,去世。
家庭
[编辑]- 长子:列昂尼德·彼得罗夫斯基,苏军中将,苏德战争中阵亡
- 次子:彼得·彼得罗夫斯基,大清洗期间被枪决
纪念
[编辑]1926年,乌克兰城市叶卡捷琳诺斯拉夫按照彼得罗夫斯基的名字被改名为“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该名在2016年被改为现名“第聂伯罗”。[2][3]
参考文献
[编辑]- ^ Петровский Григорий Иванович — Биография. pomnipro.ru. [2018-03-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05).
- ^ Rostyslav Khotin. Ukraine tears down controversial statue. BBC News. 27 November 2009 [27 February 2016].
- ^ Gary Kern. The Kravchenko Case: One Man's War on Stalin. Enigma Books. 2007: 191 [2016-02-27]. ISBN 978-1-929631-73-5.
分类:
- 列宁勋章获得者
- 红旗勋章获得者
- 劳动红旗勋章获得者
- 1878年出生
- 1958年逝世
- 包含KANTO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哈尔科夫省人
- 俄罗斯革命家
- 乌克兰革命家
- 布尔什维克
- 苏联国家元首
- 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领导人
- 俄国立宪会议成员
- 俄共布九大代表
- 联共布十七大代表
-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成员
- 契卡
- 全俄罗斯中央执行委员会成员
- 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委员
- 苏联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
-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中央委员会成员
- 适用乌克兰去共产主义法人物
- 第一届最高苏维埃民族院代表
- 乌克兰大饥荒
- 全乌克兰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
- 安葬于克里姆林宫红场墓园者
- 第四届俄罗斯帝国国家杜马成员
- 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条约谈判者
- 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内务部长
- 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内务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