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重 (南北朝)
外观
沈重(500年—583年),字德厚,一作子厚,南北朝儒者、官员,吴兴郡武康县人。
沈重性聪悟,幼年丧父,居丧合礼。长大后专心儒学,学习不远千里,博览群书,通晓《诗》、《礼》及《左氏春秋》。大通三年(529年)在南朝梁初任王国常侍。中大通四年(532年)任国子助教。大同二年(536年)担任五经博士。承圣元年(552年)梁元帝即位,派遣主书何武迎沈重至江陵。承圣三年(554年),江陵被西魏于谨攻陷,元帝败死,沈重在后梁萧詧属下担任中书侍郎,兼中书舍人。历任员外散骑侍郎、廷尉卿,领江陵县令。后任通直散骑常侍、都官尚书,领羽林监。萧詧命他在合欢殿讲《周礼》。北周武帝在保定末年派遣宣纳上士柳裘征召入长安,下诏令他讨论《五经》,校定钟律。天和年间,周武帝命他在紫极殿讲儒教、道教、佛教三教义。朝士、儒生、桑门、道士前来的有二千余人。沈重辩论解释明晰,被儒者所推重。天和六年(571年),被任命为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露门博士。在露门馆为皇太子宇文赟讲论。建德末年,因在长安日久,沈重请求回梁国江陵,武帝同意。派遣小司门上士杨汪护送。回到江陵后,后梁皇帝萧岿任命他为散骑常侍、太常卿。大象二年(580年),再来长安。开皇三年(583年),去世,享年八十四岁。隋文帝派遣舍人萧子宝祭以少牢,追赠使持节、上开府仪同三司、许州刺史。著书有《周官礼义疏》四十卷、《仪礼义》三十五卷、《礼记义疏》四十卷・《毛诗义疏》二十八卷、《丧服经义》五卷、《周礼音》一卷、《仪礼音》一卷、《礼记音》二卷、《毛诗音》二卷,通行于当时。[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