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瑞·福克斯

泰瑞·福克斯 CC OD | |
---|---|
泰瑞·福克斯在横越加拿大的“希望马拉松”期间于多伦多(1980年7月) | |
出生 | 泰伦斯·斯坦利·福克斯 1958年7月28日 温尼伯, 曼尼托巴省, 加拿大 |
逝世 | 1981年6月28日 新威斯敏斯特市, 不列颠哥伦比亚省, 加拿大 | (22岁)
死因 | 癌症 |
教育程度 | 西门菲莎大学 |
知名于 | 希望马拉松 |
头衔 | 加拿大勋章成员 |
泰伦斯·斯坦利·福克斯(Terry Fox,全名为Terrance Stanley Fox,1958年7月28日-1981年6月28日)是加拿大运动员、人道主义者和癌症研究倡导者。1980年,他因癌症截肢后,发起横越加拿大的跑步活动,为癌症研究筹集资金和提高关注。首届泰瑞·福克斯义跑于1981年举行,如今已发展成全球60多个国家数百万人参与的活动,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单日癌症研究募款活动。截至2024年9月,通过泰瑞·福克斯研究所,以他名义筹集的资金已超过9亿加元。[1]
福克斯曾是科奎特勒姆港高中的长跑运动员和篮球选手(该校后来以他命名),后就读于西门菲莎大学。1977年诊断出骨肉瘤后,他的右腿被截肢,但仍使用义肢继续跑步。他还在温哥华参加轮椅篮球比赛,赢得三次全国冠军。
1980年,他开始“希望马拉松”,为癌症研究筹款。他当时希望从加拿大2400万人口中每人筹得1加元。那年4月,他从纽芬兰与拉布拉多省圣约翰斯低调起跑,每天跑完相当于全程马拉松的距离。当福克斯抵达安大略省时,已成为全国瞩目的明星;他与商人、运动员和政治家多次公开露面,努力筹集资金。当癌症扩散到肺部时,他被迫在桑德贝附近结束跑步。他战胜疾病并完成跑步的希望,在九个月后去世时破灭。
福克斯是最年轻的加拿大勋章成员,并获得1980年卢马什奖,成为该国顶尖运动员。加拿大通讯社两度评选他为加拿大年度新闻人物(1980年和1981年)。他被视为民族英雄,全国各地有许多建筑、雕像、道路和公园以他命名。
早年生活与癌症
[编辑]泰伦斯·斯坦利·福克斯1958年7月28日出生于曼尼托巴省温尼伯,父母是罗兰和贝蒂·福克斯。罗兰是加拿大国家铁路的转辙员。[2]福克斯在温尼伯Transcona郊区度过童年,就读于瓦约塔小学。[3]福克斯有一个哥哥弗雷德、一个弟弟达瑞尔和一个妹妹茱蒂丝。[4]福克斯的外祖母是梅蒂人,弟弟达瑞尔具有官方认定的梅蒂人身份。[5]
1966年,全家搬到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素里市,1968年定居于科奎特勒姆港。[4]他父母对他呵护有加,[6]父亲回忆说福克斯极具竞争心。[7]福克斯曾尝试加入学校篮球队,但因身高不足而受挫。教练建议他改练越野跑,福克斯照做以博得教练青睐。[8][9][10]福克斯持续精进篮球技术,十二年级时获得学校年度最佳运动员奖。[4]福克斯原本犹豫是否要上大学,但在母亲劝说下进入西门菲莎大学,主修人体运动学,立志成为体育老师。[11]他也是校篮球队成员。[4]

1976年11月12日,福克斯开车返回科奎特勒姆港家中时,因分心看桥梁施工而追尾一辆皮卡车。车祸中他右膝受伤,12月感到疼痛,但决定忍到篮球赛季结束。[12]到1977年3月,疼痛加剧就医后,被诊断出骨肉瘤,这是一种常见于膝盖附近的癌症。[4]福克斯认为车祸削弱了他的膝盖,使其易受疾病侵袭,但医生表示两者无关。[13]他被告知必须截肢,需接受化疗,且近期医学进步使他的存活率达50%。福克斯了解到两年前这个数字仅15%;生存率的提升让他深刻认识到癌症研究的价值。[14]在义肢辅助下,截肢三周后他就能行走。[4]医生对他积极的态度印象深刻,认为这促进了他的快速康复。[15]福克斯忍受了16个月的化疗,在不列颠哥伦比亚癌症控制中心期间,目睹其他病患的痛苦与死亡令他煎熬。[16]
1977年夏天,瑞克·汉森代表加拿大轮椅运动协会邀请福克斯加入他的轮椅篮球队。[17]学习这项运动不到两个月,福克斯就入选参加艾伯塔省埃德蒙顿全国锦标赛的队伍[18],随队赢得三次全国冠军,[4]并在1980年被北美轮椅篮球协会评为全明星。[19]
希望马拉松
[编辑]
癌症手术前一晚,福克斯读到一篇关于迪克·特劳姆的文章,他是首位完成纽约马拉松的截肢者。[4]这篇文章激励了他;他开始为期14个月的训练计划,告诉家人自己打算参加马拉松比赛。[2]私下里,他构思了更宏大的计划。医院经历让他对癌症研究资金匮乏感到愤怒。他计划横穿加拿大以提高癌症意识,这个目标最初只透露给好友道格拉斯·阿尔沃德。[20]
福克斯的跑姿独特,由于义肢弹簧每次着地后需要时间复位,他不得不靠好腿跳跃式前进。[21]训练过程痛苦不堪,因为双腿和残肢承受的额外压力导致骨头挫伤、水泡和剧痛。福克斯发现每次跑步约20分钟后会突破疼痛阈值,之后跑起来较轻松。[22]
1979年9月2日,福克斯参加了乔治王子城一场17-英里(27-千米)的公路赛。他以最后一名完赛,落后倒数第二名十分钟,但他的努力让其他参赛者感动落泪并报以掌声。[4]赛后,他向家人透露了完整计划。[23]母亲起初反对,激怒了福克斯,但她后来转为支持。她回忆道:“他说:‘我以为你会是最早相信我的人之一。’而我却不是。我是第一个让他失望的人”。[24]福克斯最初希望筹集100万加元,[24]后将目标提高到1000万加元,最终希望为当时加拿大2400万公民每人筹得1加元。[25]
准备阶段
[编辑]1979年10月15日,福克斯致信加拿大癌症协会,宣布目标并请求资助。他声明将“战胜”残疾,承诺即使“爬完最后一英里”也要完成跑步。解释筹款动机时,福克斯描述了自己接受癌症治疗的亲身经历:
我很快意识到这只是我追求的一半,因为当我经历16个月身心俱疲的化疗时,癌症诊所里的氛围深深震撼了我。那里有强颜欢笑的面容,也有放弃微笑的脸庞;有带着希望否认现实的情绪,也有绝望的感受。我的追求不能是自私的。即使我将从自己的痛苦中解脱,我也无法带着这些面容和感受离开。必须有人终止这种苦难……我决心为此挑战自己的极限。[26]
福克斯在信末写道:“我们需要你们的帮助。全世界癌症诊所里的人们需要相信奇迹的人。我不是空想家,也不认为这能为癌症带来确切答案或治愈方法。但我相信奇迹。我必须相信。”[26]

癌症协会起初怀疑他能否成功,但在福克斯找到赞助商后同意支持,并要求他提供心脏专家的健康证明。诊断显示福克斯患有左心室肥大——一种常见于运动员的心脏扩大症状。医生警告相关风险,但认为问题不大。在他承诺出现心脏问题立即停止后,医生批准了计划。[27]
第二封信发给多家企业,请求赞助车辆、跑鞋及其他费用。[28]福克斯还写信申请补助购买跑步用义肢。[28]福特汽车公司捐赠露营车,[6]帝国石油提供燃油,爱迪达赞助跑鞋。[29]福克斯拒绝任何要求产品代言的企业,也不接受附带条件的捐款,坚持不让任何人从他的跑步中牟利。[6]
马拉松起跑
[编辑]
1980年4月12日,“希望马拉松”在纽芬兰与拉布拉多省圣约翰斯启动,福克斯将右腿浸入大西洋,并装满两瓶海水。他打算留一瓶作纪念,另一瓶在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维多利亚完成旅程时倒入太平洋。[25]道格·阿尔沃德驾驶厢型车支援并负责烹饪。[29]
起跑最初几天,福克斯遭遇强风、暴雨和暴风雪。[2]他起初对冷遇感到失望,但抵达纽芬兰钱纳尔-巴斯克港时,当地万名居民捐赠逾万加元,令他振奋。[29]旅途中,福克斯常对阻碍跑步者表达愤怒,与阿尔沃德频繁争执。到达新斯科舍省时,两人几乎不说话,于是安排17岁的弟弟达瑞尔加入缓冲。[24]
6月10日离开沿海省份后,因团队无人会法语,福克斯在魁北克省面临新挑战[30],驾驶者不断逼他离开道路。[31]6月22日抵达蒙特利尔时,他已跑完8,000-千米(5,000-英里)旅程的三分之一,筹得逾20万加元。[21]福克斯的跑步引起四季酒店创始人伊萨多·夏普的注意,其子1978年因黑色素瘤去世,距福克斯确诊仅一年。[32]夏普为团队提供酒店食宿。当福克斯因捐款稀少沮丧时,夏普承诺每英里捐2加元,并说服近千家企业跟进。[33]加拿大癌症协会说服福克斯在加拿大国庆日抵达渥太华有利筹款,因此他在蒙特利尔多停留几天。[31]
安大略省与马拉松终点
[编辑]
6月最后一个星期六进入安大略省时,铜管乐队和数千民众夹道欢迎,安大略省警察全程护送。[34]尽管夏日酷暑,他仍坚持每日26英里(42千米)。[30]抵达渥太华后,福克斯会见总督爱德华·施赖尔、总理皮耶·杜鲁道,并成为多场体育赛事荣誉嘉宾。[34]在超过1.6万名观众面前,他在加拿大足球联盟渥太华粗骑者队对萨斯喀彻温粗骑者队比赛中担任开球嘉宾,[35]获得全场起立鼓掌。日记反映出他对热烈反响日益兴奋。[36]
7月11日抵达多伦多时,万人聚集弥敦菲利普广场迎接他。[37]跑向广场途中,国家冰球联盟明星达瑞尔·西特勒等人加入行列,西特勒将1980年全明星赛球衣赠予他。癌症协会估算当日筹得10万加元。[4]当晚他在展览体育场为多伦多蓝鸟队对克里夫兰印地安人队的棒球赛开球。穿越南安大略期间,冰球名人堂成员鲍比·奥尔赠予2.5万加元支票。福克斯视与奥尔会面为旅程亮点。[4]

随著名气增长,癌症协会安排更多活动和演讲。[38]福克斯尽量配合任何他认为有利筹款的请求,无论多绕路。[39]但他厌恶媒体干涉私生活,例如《多伦多星报》报导他约会。[40]当《环球邮报》等媒体开始发表负面文章,包括指他因误诊怨恨医生而跑步,他称这些指控“垃圾”,对媒体信任动摇。[41][42]
每日马拉松对身体造成严重负担。除了应癌症协会要求在蒙特利尔休息外,他拒绝休假,即使22岁生日也不例外。[43]他常有胫骨应力综合症和膝盖发炎,残肢长囊肿并头晕。[44]有次脚踝疼痛持续,他担心疲劳性骨折仍跑了三天才就医,确诊肌腱炎后用止痛药治疗。[45]福克斯拒绝定期体检的呼吁,[46]否认危害未来健康。[41]8月下旬,福克斯描述自己每天起跑前已精疲力尽。[47]9月1日桑德贝郊外,他因剧烈咳嗽和胸痛被迫暂停,在沿途群众鼓励下继续。[48]几英里后呼吸困难、胸痛持续,他要求阿尔沃德送医。[49]次日记者会上,他含泪宣布癌症复发并转移肺部,历时143天、跑完5,373千米(3,339英里)后被迫终止。[50]福克斯拒绝他人代跑,坚持亲自完成。[4]
全国响应
[编辑]外部视频链接 | |
---|---|
![]() |
福克斯被迫中止时已筹得170万加元(相当于2024年的5万加元)。[51]一周后,CTV电视网举办全国电视马拉松支援他和加拿大癌症协会。[52]在加国及国际名人支持下,五小时活动筹得1050万加元(相当于2024年的33万加元)。[4]其中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和安大略省政府各捐100万,前者用于创建以福克斯命名的新研究所,后者捐给安大略癌症治疗研究基金会。[53]整个冬季捐款持续,至次年4月已超2300万加元(相当于2024年的64万加元)。[54]
全球支持者信件和礼物涌来。有段时间他收到的邮件比科奎特勒姆港其他居民加起来还多。[55]他名气之大,以致美国寄来仅写“加拿大,泰瑞·福克斯”的信件也能送达。[56]
1980年9月,福克斯在特别仪式上获颁加拿大勋章,至今仍是最年轻获此殊荣者。[57][58]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省督授予他省最高荣誉道格伍德勋章。[59]加拿大体育名人堂设立永久展区,[60]他获1980年卢马什奖年度最佳运动员。[61]当选加拿大1980年度新闻人物。《渥太华公民报》称全国对马拉松的反应是“加拿大史上最强烈的情感与慷慨爆发之一”。[62]
病逝
[编辑]
此后数月,福克斯接受多次化疗,但癌细胞持续扩散。[63]病情恶化时,加拿大人期盼奇迹,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发电报表示为他祈祷。[64]医生尝试实验性干扰素治疗,尽管其对骨肉瘤的效果未知。[65]首次治疗出现不良反应,[66]休息后继续疗程。[67]
1981年6月19日,福克斯因胸闷再度入住新威斯敏斯特市皇家哥伦比亚医院,并发肺炎。[68]陷入昏迷后,于6月28日PDT凌晨4:35逝世。[69][70]加拿大政府下令全国降半旗,这通常是政治人物才能享有的殊荣。[71]杜鲁道在下议院演说:“一个国家的生命中,很少能见到一个人的勇气精神团结全体人民共同庆祝其生命、哀悼其离世……我们不认为他是被不幸击败的人,而是以人类精神战胜逆境的典范激励我们。”[72]
葬礼与纪念活动
[编辑]福克斯的葬礼在科奎特勒姆港举行,40名亲属和200名宾客出席[72],并通过全国电视转播。加拿大各地数百个社区也同步举行追悼会[73],渥太华的国会山举办了公开悼念仪式[74]。加拿大民众再次向癌症协会办公室涌入大量捐款[75]。福克斯安葬于科奎特勒姆港市立公墓[76]。
历史地位
[编辑]外部视频链接 | |
---|---|
![]() | |
![]() |
福克斯至今仍是加拿大民间传说中的重要人物。他的决心凝聚了整个国家,各行各业的人们支持他的长跑壮举,他的精神持续激励著加拿大各地的民众[77]。1999年全国调查将他列为加拿大最伟大的英雄[78],而在2004年加拿大广播公司节目《最伟大的加拿大人》中,他仅次于汤米·道格拉斯位居第二[79]。福克斯的英雄形象源于他作为普通人挑战非凡壮举的感染力[80][81]。也有观点认为,他的伟大在于大胆的愿景、对目标的执著追求,以及克服缺乏经验、孤独前行等挑战的能力[80][82]。媒体人Sook-Yin Lee在节目中将他比作传递马拉松战役消息的古希腊英雄菲迪皮德斯,并称福克斯“体现了加拿大最珍视的价值观:同情、承诺与毅力”。她特别指出福克斯既创造了令人难忘的公众形象,又拒绝名人光环的反差[83]。与许多加拿大偶像一样,福克斯并非完美无缺的英雄,这种特质反而使他的成就更具亲和力[84]。《加拿大家庭医生》的讣告强调了他作为普通人的愤怒——对病情、媒体误报和干涉者的愤怒——这种真实性格反而证明他的成就是人人可企及的[80]。
对残障的认知影响
[编辑]
福克斯拒绝被视作残障者[85],也不接受怜悯。他曾对多伦多电台表示,截肢后的人生"更充实且充满挑战"[80]。他的壮举重塑了加拿大社会对残障的理解,推动了包容性发展[86][87]。他的行动提升了残障群体的能见度[87][88],通过积极形象改变了残障者的自我认知[87]。里克·汉森评价道:“这场长跑让社会开始关注能力而非缺陷。所谓的局限变成了机遇,残障群体收获了巨大的自豪感”[89]。
不过也有批评指出,媒体过度聚焦残障者的“超人式”成就,忽视了日常生活的价值[90][91][92]。演员艾伦·托伊质疑:“当然,这为癌症研究筹了款,也展现了人类潜能。但许多残障者会因未能完成非凡事迹而感到失败。他们可能是银行职员或工厂工人——这已足够证明社会价值。我们非得成为‘超级残障者’才有效吗?”[90]另有批评认为媒体将福克斯理想化,过度强调“征服身体”的个人奋斗,而非关注社会残障模型中的系统性障碍[93][94]。
泰瑞·福克斯义跑
[编辑]
福克斯长跑期间,夏普提议以他的名义举办年度筹款活动。福克斯同意但坚持活动须非竞技性且全民参与[95]。该计划起初遭遇阻力:癌症协会担心影响四月传统募款,其他慈善组织则忧虑资源分流[96]。经夏普、四季酒店沃特福德克斯家族努力,首届义跑于1981年9月13日举行[95]。
首次义跑吸引30万人参与,筹得350万加元[97]。1982年第二届义跑定于9月19日,全国学校积极回应[98],后发展为“全国学校义跑日”[99]。前六年筹款超2000万加元[96],1999年更扩展至60国百万人参与,单年筹款1500万[100]。至25周年时,年度参与者已超300万。义跑基金会资助的科研项目推动多项癌症研究突破[101]。该活动现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单日癌症研究筹款活动[102],截至2022年5月累计筹款超8.5亿加元[103]。
荣誉
[编辑]
加拿大境内以福克斯命名的实体纪念设施包括[104]:
- 约32条道路,如渥太华的泰瑞·福克斯大道及桑德贝附近的泰瑞·福克斯勇气公路,该处设有纪念雕像[105];
- 14所学校,包括蒙特利尔郊区在他去世后更名的泰瑞·福克斯小学[106],以及其母校科奎特勒姆港高中(1986年1月18日更名为泰瑞·福克斯中学)[107];
- 14座其他建筑,多为体育设施,如:
- 泰瑞·福克斯体育场(渥太华)
- 泰瑞·福克斯站(渥太华快速公交网站)
- 泰瑞·福克斯剧院(科奎特勒姆港)
- 泰瑞·福克斯研究所及不列颠哥伦比亚癌症中心下属的泰瑞·福克斯实验室;
- 7尊雕像,包括:
- 渥太华的泰瑞·福克斯纪念碑,此为联邦政府“英雄之路”纪念计划的起点[108];
- 2011年,道格拉斯·库普兰德设计的四组青铜雕像在温哥华不列颠哥伦比亚体育馆外的泰瑞·福克斯广场揭幕,展现他奔向太平洋的形象[109];
- 9条健身步道;
- 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政府将塞尔温山脉一座无名山峰命名为泰瑞·福克斯山[110],周边区域现为泰瑞·福克斯山省立公园;
- 1982年在里多堂设立的泰瑞·福克斯希望喷泉[111];

- 1983年服役的加拿大海岸警卫队破冰船“CCGS 泰瑞·福克斯号”[112]。
去世后不久,福克斯获选1981年度新闻人物[113]。加拿大邮政打破“逝者十年后方可发行纪念邮票”的惯例,于同年宣布为其制纪念邮票[114]。英国摇滚巨星洛·斯图尔特受"希望马拉松"感动,在1981年专辑《今夜属于你》中创作歌曲《永不放弃梦想》献给他,并将1981-1982年加拿大巡演命名为"泰瑞·福克斯巡演"[115]。1982年,加拿大团结理事会筹建渥太华“泰瑞·福克斯加拿大青年中心”,供全国高中生交流学习[116],后发展为遇见加拿大项目[117],建筑现称加拿大历史中心。
2012年,福克斯以“建设者”身份入选加拿大医学名人堂,表彰其推动科研筹款的贡献[118]。
1994年设立的泰瑞·福克斯名人堂表彰改善残障者生活的杰出人士[108][119]。温哥华的泰瑞·福克斯实验室致力于癌症病因与治疗研究。
2005年,加拿大皇家铸币厂发行斯坦利·威滕设计的纪念币,庆祝“希望马拉松”25周年[120][121],此为加拿大流通货币首次印刻本国公民肖像[122]。

2008年,福克斯被列为加拿大国家历史人物,政府认定其“永恒象征”地位、“希望马拉松”对国民精神的深刻影响符合国家历史意义标准[123]。
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开幕式上,其母贝蒂·福克斯作为八名旗手之一携奥林匹克会旗入场[124]。赛事设立泰瑞·福克斯奖,颁发给体现其坚韧精神的运动员[125]。
2015年起,曼尼托巴省将原“公民日”(8月第一个周一)更名为“泰瑞·福克斯日”[126]。2020年9月13日,Google以首页涂鸦纪念福克斯[127]。
影视与舞台
[编辑]1983年传记电影《泰瑞·福克斯的故事》由HBO制作,在美国以电视电影形式播出,加拿大则院线上映[128]。该片由截肢演员埃里克·弗赖尔和罗伯特·杜瓦尔主演,是首部专为付费电视制作的电影[129]。影片评价褒贬不一[128],但家属批评其过度渲染福克斯的暴躁性格[130]。影片获八项吉尼奖提名并赢得五项,包括最佳影片和最佳男主角[131]。
摇滚音乐人伊恩·托马斯创作歌曲《跑者》致敬福克斯,该曲被收入电影原声带,后经曼弗雷德·曼恩地球乐队翻唱登上1984年公告牌百强单曲榜第22位。2005年,CTV电视网制作电视电影《泰瑞》,聚焦“希望马拉松”,由肖恩·阿什莫尔主演。通过数字技术模拟义肢效果,该片获家属认可,更正面刻画其性格[130]。NBA球星史蒂夫·纳什童年受福克斯激励,2010年执导纪录片《逆风而行》,作为ESPN《30 for 30》系列播出[132][133]。2016年,德雷顿娱乐公司将福克斯事迹搬上音乐剧舞台,作品名为《希望马拉松》。
史蒂夫·丰尼奥与里克·汉森
[编辑]福克斯并非横跨加拿大长跑的首创者。马克·肯特曾为1976年奥运加拿大代表团筹款于1974年完成此壮举[2][134]。生前福克斯拒绝他人代完马拉松,承诺康复后亲自完成[95]。1984年,18岁同病截肢者史蒂夫·丰尼奥发起"生命之旅"长跑[135]。3月31日从圣约翰斯出发后,他于11月底抵达福克斯当年终止处[136],1985年5月29日完成全程[137],共筹得1300万加元[138]。
残奥会选手里克·汉森1977年曾招募福克斯加入轮椅篮球队,受“希望马拉松”启发[139]。他1974年萌生轮椅环游世界构想,1985年启动“行者无疆”之旅,目标为脊髓损伤研究筹款1000万加元[140]。与丰尼奥相同,汉森特意在福克斯止步处停留致敬[105]。历时792天、行程40,073千米(24,900英里)后,他于1987年5月完成穿越34国的壮举[141],筹款超2600万[142]。
政府文件
[编辑]2013年版加拿大护照印有福克斯形象[143]。2024年12月,福克斯获选成为新版5加元纸币人物[144]。
相关条目
[编辑]参考文献
[编辑]引用
[编辑]- ^ 癌症倖存者及親友參與泰瑞·福克斯日義跑為研究籌款. CBC新闻. 2024年9月15日 [2025年3月27日].
- ^ 2.0 2.1 2.2 2.3 Scrivener, Leslie. 泰瑞為癌症協會而跑. 蒙特利尔公报. 1980年4月28日: 21 [2010年2月25日].
- ^ 曼尼托巴人紀念泰瑞·福克斯. CBC新闻. 2005年4月13日.
- ^ 4.00 4.01 4.02 4.03 4.04 4.05 4.06 4.07 4.08 4.09 4.10 4.11 4.12 最偉大的加拿大人:泰瑞·福克斯. CBC. [2010年2月2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年7月4日).
- ^ Bailey, Ian. 馬拉松般的家譜追尋. 环球邮报. 2017年1月6日 [2018年1月7日].
- ^ 6.0 6.1 6.2 Scrivener, 2000, pp. 13–14.
- ^ Inwood, Damian. 泰瑞·福克斯:25週年;慶祝他的夢想:12版特別紀念第25屆泰瑞·福克斯義跑. 温哥华省报. 2005年9月18日.
- ^ 泰瑞·福克斯基金會宣布新董事會成員. Terryfox.org. [2017年3月1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4月4日).
- ^ Rod Mickleburgh. 銘記泰瑞·福克斯. 环球邮报. [2017年3月16日].
- ^ Scrivener, 2000, p. 18.
- ^ Scrivener, 2000, p. 23.
- ^ Scrivener, 2000, p. 25.
- ^ Scrivener, 2000, p. 27.
- ^ Scrivener, 2000, p. 30.
- ^ Scrivener, 2000, p. 35.
- ^ Scrivener, 2000, pp. 37–38.
- ^ Edwards, Peter. 「行動者」漢森準備紀念好友泰瑞·福克斯. 多伦多星报. 1987年1月3日: A13.
- ^ Scrivener, 2000, p. 45.
- ^ Scrivener, 2000, p. 47.
- ^ Scrivener, 2000, p. 58.
- ^ 21.0 21.1 單腿跑者欲橫跨全國. 蒙特利尔公报. 1980年6月23日: 1 [2010年2月26日].
- ^ Scrivener, 2000, p. 57.
- ^ Coupland, 2005, p. 29.
- ^ 24.0 24.1 24.2 MacQueen, Ken. 泰瑞·福克斯「希望馬拉松」25週年. 麦克林杂志 (加拿大历史基金会). 2005年4月4日 [2015年9月6日].
- ^ 25.0 25.1 泰瑞·福克斯的希望遺產. CBC. 2006年6月27日 [2010年2月25日].
- ^ 26.0 26.1 Cosentino, Frank. 還不錯吧?:加拿大體育史上的偉大時刻. 通用商店出版公司. 1990: 63–64. ISBN 978-0-919431-29-4.
- ^ Scrivener, 2000, pp. 69–70.
- ^ 28.0 28.1 Scrivener, 2000, p. 63.
- ^ 29.0 29.1 29.2 Murphy, 2005, p. 33.
- ^ 30.0 30.1 Scrivener, 2000, p. 232.
- ^ 31.0 31.1 Scrivener, 2000, p. 97.
- ^ Sandra Martin, 讣闻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存档日期2012年10月25日,.:贝蒂·福克斯守护“希望马拉松”的纯粹与泰瑞·福克斯的遗产,环球邮报,2011年6月17日
- ^ Martin, 讣闻:贝蒂·福克斯守护“希望马拉松”的纯粹..., 环球邮报, 2011年6月17日
- ^ 34.0 34.1 Murphy, 2005, p. 34.
- ^ 渥太華歡呼獨腿跑者. 渥太华公民报. 1980年7月2日: 2 [2025年3月29日].
- ^ Scrivener, 2000, p. 118.
- ^ 泰瑞·福克斯的遺產在逝世三十載後延續. CTV新闻. 2011年6月28日 [2014年7月14日].
- ^ Scrivener, 2000, p. 123.
- ^ Coupland, 2005, p. 91.
- ^ Scrivener, 2000, p. 130.
- ^ 41.0 41.1 Scrivener, 2000, p. 144.
- ^ Johnson, Arthur. 跑者懷著對病痛的怨恨投入希望馬拉松. 环球邮报. 1980年8月15日.
- ^ Scrivener, 2000, p. 138.
- ^ Coupland, 2005, p. 47.
- ^ Scrivener, 2000, p. 147.
- ^ Harper, Tim. 癌症跑者嘲諷體檢「愚蠢」. 渥太华公民报. 1980年7月30日: 1 [2010年2月28日].
- ^ Scrivener, 2000, p. 150.
- ^ Scrivener, 2000, pp. 153–154.
- ^ Scrivener, 2000, p. 155.
- ^ 泰瑞·福克斯的希望遺產. CBC新闻在线. 2006年6月27日: 1 [2010年6月16日].
- ^ Scrivener, 2000, p. 163.
- ^ 電視節目為癌症籌款900萬. 蒙特利尔公报. 1980年9月8日: 1 [2010年2月28日].
- ^ Scrivener, 2000, p. 168.
- ^ 福克斯的夢想籌得2340萬. 三城先驱报. 1981年4月12日: 44.
- ^ 泰瑞·福克斯收到如山信件. 渥太华公民报. 1980年12月24日: 8 [2010年2月28日].
- ^ 粉絲來信:致「加拿大,泰瑞·福克斯」. 斯波坎每日纪事报. 1980年12月26日: 6 [2010年2月28日].
- ^ 加拿大表彰獨腿抗癌跑者. 斯波坎每日纪事报. 1980年9月20日.
- ^ 泰瑞·福克斯將獲加拿大勳章. 蒙特利尔公报. 1980年9月16日: 1 [2010年2月28日].
- ^ 卑詩省將頒獎給本省之子泰瑞·福克斯. 蒙特利尔公报. 1980年10月18日: 28 [2010年2月28日].
- ^ 跑者獲獎. 斯波坎评论报. 1981年2月8日: B4 [2010年2月28日].
- ^ 勇敢的泰瑞·福克斯獲盧馬什獎. 蒙特利尔公报. 1980年12月18日: 57 [2010年2月28日].
- ^ MacQueen, Ken. 泰瑞·福克斯:他的奔跑教會加拿大人希望. 渥太华公民报. 1980年12月29日: 42 [2010年2月28日].
- ^ 福克斯癌症擴散. 蒙特利尔公报. 1981年1月29日: 1 [2010年2月28日].
- ^ 教宗為癌症患者祈禱. 萨拉索塔先驱论坛报. 1981年3月7日: 8A [2010年2月28日].
- ^ Scrivener, 2000, p. 176.
- ^ 警衛守護泰瑞病房. 渥太华公民报. 1981年2月23日: 8 [2010年2月28日].
- ^ 醫生表示福克斯「狀況不佳」,疼痛加劇. 渥太华公民报. 1981年6月23日: 8 [2010年2月28日].
- ^ 福克斯病情惡化. 代托纳海滩晨报. 1981年6月23日: 8B.
- ^ 泰瑞·福克斯逝世. 渥太华公民报. 1981年6月29日: 1 [2010年2月28日].
- ^ 泰瑞·福克斯逝世. CBC档案馆. [2015年9月6日].
- ^ 福克斯不敵癌症. 圣彼得伯勒晚间独立报. 1981年6月29日: 2C.
- ^ 72.0 72.1 Scrivener, 2000, p. 182.
- ^ Canada televises funeral of young cancer victim. New York Times. July 3, 1981 [February 28, 2010].
- ^ Memorial service slated for Hill. Ottawa Citizen. June 30, 1981: 8 [February 28, 2010].
- ^ Phones 'ringing off wall' pledging cancer donations. Ottawa Citizen. June 30, 1981: 8 [February 28, 2010].
- ^ The legacy of Terry Fox. macleans.ca. April 8, 1985 [March 16, 2021]. (原始内容存档于February 19, 2022).
- ^ Coupland, Douglas. Canada's true hero. Maclean's Magazine. July 5, 2004: 58–63. ISSN 0024-9262.
- ^ About Terry Fox. Simon Fraser University. [March 5, 2010].
- ^ The Greatest Canadian. CBC. [March 5, 2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August 1, 2008).
- ^ 80.0 80.1 80.2 80.3 McCaffery, Margaret; Murray, Terry. Terry Fox: Heroes Aren't Saints. Canadian Family Physician. August 1981, 27: 1184–1186. PMC 2306103
. PMID 21289776.
- ^ Rak, 2008, p. 62.
- ^ Jubas, Kaela; Jubas, K. Theorizing Gender in Contemporary Canadian Citizenship: Lessons Learned from the CBC's "Greatest Canadian" Contest (PDF). Canadian Journal of Education. 2006, 29 (2): 563–583 [September 6, 2015]. JSTOR 20054177. doi:10.2307/2005417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2-10-09).
- ^ Rak, 2008, pp. 62–63.
- ^ New, William H. Borderlands: how we talk about Canada. Vancouver: UBC Press. June 1, 1998: 44–45. ISBN 978-0-7748-0659-6.
- ^ McMurray, Anne. Community health and wellness: a socioecological approach. St. Louis: Mosby. June 15, 2003: 10. ISBN 978-0-7295-3673-8.
- ^ Terry Fox left a great legacy. Kitchener Record. April 12, 2010 [April 24, 2010].[永久失效链接]
- ^ 87.0 87.1 87.2 Wheeler, Garry David; Steadward, Robert Daniel; Watkinson, Elizabeth Jane. Adapted Physical Activity
. Edmonton, Alberta, Canada: University of Alberta Press. 2003: 36–37. ISBN 978-0-88864-375-9.
- ^ Brown, Roy. Quality of Life for People With Disabilities: Models, Research and Practice. Cheltenham, U.K: Nelson Thornes. 1997: 255. ISBN 978-0-7487-3294-4.
- ^ Scrivener, 2000, p. 227.
- ^ 90.0 90.1 Nelson, Jack A.; Ross, Susan Dente. The invisible cultural group: Images of disability. Images that injure: pictorial stereotypes in the media. New York: Praeger. 2003. ISBN 978-0-274-97846-4 请检查
|isbn=
值 (帮助). - ^ Smith, Linda C.; King, Gillian A.; Brown, Elizabeth Mills. Resilience: learning from people with disabilities and the turning points in their lives. New York: Praeger. October 2003: 81. ISBN 978-0-275-97943-0.
- ^ Shapiro, Joseph P. No Pity: People with Disabilities Forging a New Civil Rights Movement. Crown Publishing Group. June 22, 2011: 16–17. ISBN 978-0-307-79832-9.
- ^ Seale, Clive. Media and health. Thousand Oaks, Calif: Sage. 2002: 112. ISBN 978-0-7619-4730-1.
- ^ Harrison, Deborah. The Terry Fox story and the popular media: a case study in ideology and illness. Canadian Review of Sociology. 1985, 22 (4): 496–514. doi:10.1111/j.1755-618X.1985.tb00378.x.
- ^ 95.0 95.1 95.2 Scrivener, 2000, p. 187.
- ^ 96.0 96.1 Scrivener, Terry. A millionaire keeps Terry's memory alive. Toronto Star. September 13, 1987: D1.
- ^ Scrivener, Leslie. Marathon of Hope. The Terry Fox Foundation. [March 1, 2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April 20, 2010).
- ^ Join Fox run, schools urged. Montreal Gazette. August 17, 1982: A11 [March 1, 2010].
- ^ Terry Fox Run – Largest event in Canadian history. Ontario Public School Boards Association. March 1, 2005 [March 1, 2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June 29, 2010).
- ^ Terry Fox's memory, goal live on. CBC. September 19, 1999 [March 1, 2010].
- ^ Canadians celebrate the life of Terry Fox. CBC. September 17, 2005 [September 6, 2015].
- ^ El Shammaa, Dina. Terry Fox 'never gave up and had positive attitude'. Gulf News. February 17, 2010 [March 7, 2010].
- ^ Terry's Story. The Terry Fox Foundation. [January 29, 2018].
- ^ Scrivener, Leslie. How Terry Fox changed Canada. Toronto Star. April 11, 2010 [April 20, 2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April 15, 2010).
- ^ 105.0 105.1 Wilkes, Jim. Hansen stops to honor Terry's dream of hope. Toronto Star. January 5, 1987: A2.
- ^ Terry Fox 'better name' for school than Fathers. Montreal Gazette. November 6, 1981: 3 [March 3, 2010].
- ^ The Terry Fox story (PDF). Terry Fox Secondary School. [March 3, 2010].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March 8, 2010).
- ^ 108.0 108.1 Facts. The Terry Fox Foundation. [March 5, 2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July 11, 2010).
- ^ New Terry Fox memorial unveiled in Vancouver. CBC News. September 16, 2011 [September 16, 2011].
- ^ Mountain in Rockies named for Terry Fox. Ottawa Citizen. July 7, 1981: 16 [March 5, 2010].
- ^ Howell, Elizabeth. Rideau Hall grounds to get $2.5M facelift. Ottawa Business Journal. May 11, 2012 [July 24,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September 20, 2012).
- ^ CGCS Terry Fox. Fisheries and Oceans Canada. [September 6, 2015].
- ^ Poll again names Fox Canadian of the Year. Montreal Gazette. December 18, 1981: 13.
- ^ Krebs, Albin; Thomas, Robert. Canada finds way to honor Terry Fox with a Stamp. New York Times. June 27, 1981 [March 2, 2010].
- ^ Rod Stewart writes a song for Terry Fox. Montreal Gazette. November 13, 1981: 48 [March 2, 2010].
- ^ The Canadian Unity Council presents plans for the Terry Fox Canadian Youth Centre. Encounters With Canada. 5 December 2018 [September 11, 2021]. (原始内容存档于September 11, 2021).
- ^ Encounters with Canada. The Canadian Encyclopedia. [September 11, 2021].
- ^ Terry Fox. Canadian Medical Hall of Fame. [September 6,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September 16, 2015).
- ^ Terry Fox Hall of Fame. Canadian Paraplegic Association. [April 24, 2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July 25, 2011).
- ^ Stan Witten | The Terry Fox one-dollar Commemorative Circulation Coin. In Memory of a Canadian Hero. mint.ca. [2020-03-22]. (原始内容存档于June 16, 2020).
- ^ Terry Fox's Marathon of Hope Commemorated on New $1 Coin. The Ottawa Citizen. March 15, 2005: 6.
- ^ Dollar coin honours Terry Fox. CBC. March 14, 2005 [September 6, 2015].
- ^ Fox, Terry National Historic Person. Directory of Federal Heritage Designations. Parks Canada. Retrieved July 24, 2012.
- ^ Bartel, Kate. Fox: 'I was there in place of Terry'. Tri-City News. February 16, 2010 [March 5, 2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April 30, 2010).
- ^ Terry Fox Award to recognize courageous Olympic athlete. CBC. December 11, 2009 [September 6, 2015].
- ^ Manitoba Terry Fox Day honours memory of famed Winnipeg runner. CBC. August 3, 2015 [January 27, 2016].
- ^ Celebrating Terry Fox. Google. 13 September 2020.
- ^ 128.0 128.1 More raves than boos for 'Terry Fox Story'. Montreal Gazette. May 24, 1983: D10 [March 6, 2010].
- ^ People will remember this.... Ottawa Citizen. September 20, 1982: 37 [March 6, 2010].
- ^ 130.0 130.1 McKay, John. Terry Fox: A hero's story. Maclean's Magazine. September 9, 2005 [March 6, 2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October 19, 2009).
- ^ Lawson, Michael. Terry Fox Story awarded best picture, actor Genies. Ottawa Citizen. March 22, 1984: 93 [March 6, 2010].
- ^ Nash to make film about Terry Fox. Vancouver Sun. July 12, 2008 [March 6, 2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November 9, 2012).
- ^ Into the Wind. ESPN. [September 6, 2015].
- ^ Run across Canada with Mark. Montreal Gazette. September 27, 1974: 4 [March 3, 2010].
- ^ Amputee will follow Terry Fox. Montreal Gazette. March 17, 1984: C4 [March 3, 2010].
- ^ Fonyo passes spot where Terry Fox abandoned his run. Montreal Gazette. November 30, 1984: B1 [March 3, 2010].
- ^ 14-month Journey for Lives ends today. Montreal Gazette. May 29, 1985: B1 [March 3, 2010].
- ^ Kidd, Kenneth. Steve Fonyo: Out of Order. Toronto Star. January 31, 2010 [March 3, 2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February 4, 2010).
- ^ Footprints: Rick Hansen. Historica-Dominion Institute of Canada. [March 3, 2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December 29, 2010).
- ^ Stallings, Dianne. Wheelchair marathoner rolls through on tour of the world. St. Petersburg Times. June 19, 1985: 1.
- ^ Hansen's heroic feat. Toronto Star. May 22, 1987: A18.
- ^ Kassam, Ashifa. Rick Hansen to be inducted into Canada's Walk of Fame. Toronto Star. June 9, 2007 [March 3, 2010].
- ^ Decision to remove Terry Fox from passport criticized. CBC Vancouver. 11 May 2023 [4 September 2024] –通过YouTube.
- ^ Zimonjic, Peter. Terry Fox on the $5, big money for the border — what we learned from the economic statement. CBC News. 16 December 2024 [17 December 2024].
书目
[编辑]- Scrivener, Leslie. Terry Fox: His Story. Toronto: McClelland & Stewart. September 1, 2000. ISBN 978-0-7710-8019-7.
- Coupland, Douglas. Terry
. Vancouver: Douglas & McIntyre. 2005. ISBN 978-1-55365-113-0.
- Murphy, Angela. Great Canadians. Canada: Folklore Publishing. June 30, 2005. ISBN 978-1-894864-46-6.
- Druick, Zoë; Rak, Julie; Kotsopoulos, Aspa. Canadian Idols? CBC's The Greatest Canadian as Celebrity History. Programming Reality. Canada: Wilfrid Laurier University Press. August 1, 2008. ISBN 978-1-55458-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