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百娆灰蝶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百娆灰蝶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
纲: 昆虫纲 Insecta
目: 鳞翅目 Lepidoptera
总科: 凤蝶总科 Papilionoidea
科: 灰蝶科 Lycaenidae
属: 娆灰蝶属 Arhopala
种:
百娆灰蝶 A. bazalus
二名法
Arhopala bazalus
(Hewitson, 1852)
异名
  • Amblypodia bazalus Hewitson, 1862
  • Narathura bazalus (Hewitson, 1862)

百娆灰蝶学名Arhopala bazalus),又名 茶灰蝶白娆灰蝶紫燕小灰蝶百娆灰蝶。是属于灰蝶科(Lycaenidae)的一种蝴蝶,最早由William Chapman Hewitson于1852年描述。[1] 分布于缅甸中国大陆印度阿萨姆喀拉拉邦锡金)、中南半岛日本菲律宾台湾

描述

[编辑]

雄蝶几乎无蓝色光泽,双翅呈暗褐色,仅在特定角度下,上翅面会显现微弱的蓝灰、略带银光的反射。雌蝶则在翅膀基部可见深紫蓝色斑块。[2]

分布

[编辑]

台湾分布于低至中海拔地区。[3]

栖地

[编辑]

栖息于常绿阔叶林,一年多代。成蝶飞行敏捷,不爱访花,喜吸食动物粪便与树液,冬季成群以成虫越冬。幼虫以壳斗科植物如硬斗柯大叶石栎台湾石栎青刚栎台湾栲等的新芽与幼叶为食。[3]

亚种

[编辑]
  • A. b. bazalus:分布于爪哇苏门答腊
  • A. b. turbata(Butler, 1881):分布于台湾日本,翅面为深黑紫色,边缘宽度变异。
  • A. b. teesta(de Nicéville, 1886):分布于锡金中国西部、缅甸默吉泰国
  • A. b. nebenius(Fruhstorfer, 1914):分布于苏门答腊东北部,雄蝶翅面近似pratinas,体型稍大,蓝色较多,翅腹面紫灰色较淡。
  • A. b. pratinas(Fruhstorfer, 1914):分布于西爪哇,体型较原名亚种小,翅面具极深蓝光,黑色边带对比不明显,仅从侧面观察才可察觉;该边带较窄。前翅腹面之斑纹更明显,后翅斑带更宽且连续性强。
  • A. b. zalinda(Corbet, 1941):分布于马来半岛泰国,雄蝶深紫色,雌蝶光亮蓝色。
  • A. b. asagiae(Hayashi, 1978):分布于菲律宾民答那峨岛

参考资料

[编辑]
  1. ^ Savela, Markku (编). Arhopala bazalus (Hewitson, 1862). Lepidoptera and Some Other Life Forms. December 25, 2018 [January 12, 2020]. 
  2. ^ Seitz , A. Band 9: Abt. 2, Die exotischen Großschmetterlinge, Die indo-australischen Tagfalter, 1927, 1197 Seiten 177 Tafeln 公有领域 本文含有此来源中属于公有领域的内容。
  3. ^ 3.0 3.1 徐堉峰,梁家源,黄智伟. 臺灣蝶類誌第四卷灰蝶科. 行政院农业委员会林务局. 2020-04. ISBN 9789865440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