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泉笙(1886年—1956年3月16日)福建惠安人,菲律宾华侨。中华民国政治人物。[1][2]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王泉笙加入中国同盟会。[3]后来,王泉笙在福建开展反对袁世凯活动。失败后,王泉笙避居上海。此后奉孙中山之命,赴菲律宾协助国民党办理党务,任国民党吕宋支部及驻菲律宾总支部执委会常委。王泉笙还在菲律宾发起创办马尼拉普智学校,并出任校长。[3][1]
1939年6月,王泉笙邀集郑汉荣、林珠光、黄其华、张家福、周冰心发起,得杨启泰、吴宗明、郑玉书、王立璇、吴江流、陈全良、余清箴、蔡功南、庄万里、姚迺崑、吴择弄、伍景时、吴宾秋、洪开年、洪采年、李成业、李世杰、施教锯支持,在马尼拉普智学校成立菲律宾华侨中正中学筹备处,推王泉笙为主任。1939年6月6日,菲律宾华侨中正中学租中山街的旧房为校舍,正式开学,杨启泰为董事长,常务董事王泉笙为校长,黄其华为教务主任,鲍事天为训育主任,张家福为总务主任。 [2]
后来,王泉笙回国,任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常委兼国防最高委员会委员,中国国民党台湾党部委员,立法院立法委员。[3]
1945年美军重新攻占菲律宾,菲律滨华侨中正中学校长王泉笙因公暂留重庆,中正中学由代理校长兼教务主任黄其华主导,训育主任鲍事天协助,筹备复校。1945年7月,该中学以五补习班上课。[2]
抗日战争胜利后,王泉笙赴菲律宾兴办教育,曾任中国国民党驻菲律宾支部评议员。[1]王泉笙在菲律宾华社声望较高,经常出面调解商业、社团、家庭纠纷。[3]
1956年3月16日,王泉笙在马尼拉病逝。[1][2]
|
---|
1935年1月12日 共86名 | |
---|
1936年 |
- 1936年8月15日1名:叶夏声(1943年3月9日免)
- 1936年9月5日5名:李登辉(1938年12月24日免)、冯自由(1943年4月12日免)、王毓祥、林庚白(1941年12月19日亡)、艾沙(1946年7月4日免)
- 1936年12月5日7名:盘珠祁(1940年5月25日免)、戴夏、张西曼、温源宁(1947年9月1日免)、刘廷芳(1942年6月5日免)、凌冰(1940年4月27日免)、缑克敬
|
---|
1937年 |
- 1937年2月6日1名:李光汉(1942年7月18日免)
|
---|
1938年 | |
---|
1939年 |
- 1939年1月7日2名:全增嘏(1942年3月28日免)、吴云鹏
- 1939年1月20日1名:陈伯庄(1946年6月25日免)
- 1939年3月9日1名:王礼锡
- 1939年9月18日1名:凌璋
|
---|
1940年 |
- 1940年2月17日1名:刘志平
- 1940年4月2日1名:陆亚夫(1945年9月29日免)
- 1940年4月27日1名:洪瑞钊
- 1940年5月25日1名:马晓军
- 1940年8月7日1名:张凤九(1947年4月12日免)
|
---|
1941年 |
- 1941年5月23日3名:罗友仁(1947年5月8日免)、赵巨旭、赵珮
- 1941年6月4日1名:曾彦
- 1941年6月18日1名:袁世斌(1946年6月25日免)
- 1941年7月3日2名:叶秋原(1942年3月28日免)、陈紫枫
- 1941年9月25日2名:连声海(1942年3月28日免)、朱学范(1945年2月3日免)
|
---|
1942年 | |
---|
1943年 |
- 1943年2月18日1名:盛振为
- 1943年3月9日1名:连声海
- 1943年4月12日1名:王泉笙
- 1943年5月1日1名:董霖(1945年3月21日免)
|
---|
1944年 |
- 1944年1月22日1名:柳克述
- 1944年7月10日1名:陈扬镳
|
---|
1945年 | |
---|
1946年 | |
---|
1947年 | |
---|
|
|
---|
|
| | 一中全会(3人) 1924.1.31 |
- 廖仲恺 (1924.6辞职,1924.10复任,1925.8逝世)
- 戴季陶
- 谭平山 (1924.4辞职,1924.6复任,1924.11辞职,1925.9代理)
彭素民 (1924.4通过,1924.8逝世)
- 邵元冲 (1924.6代理,1924.10解职)
- 汪兆铭 (1924.7代理,1924.11辞职)
- 邹 鲁 (1924.9代理,1924.10解职,1924.11通过)
- 丁惟汾 (1925.5通过)
- 于树德 (1925.5通过)
- 林 森 (1925.9通过)
- 林祖涵 (1925.9代理)
|
---|
|
---|
| 一中全会(9人) 1926.1.22 | |
---|
临中全会(9人) 1926.7.6 | |
---|
三中全会(9人) 1927.3.11 | |
---|
四中全会(5人) 1928.2.7 | |
---|
|
---|
| |
---|
| |
---|
| 一中全会(9人) 1935.12.7 | |
---|
| 四中全会(15人) 1938.4.8 | |
---|
六中全会(19人) 1939.11.20 | |
---|
十中全会(19人) 1942.11.27 | |
---|
|
---|
| | 一中全会(25人) 1945.5.31 | |
---|
二中全会(36人) 1946.3.17 | |
---|
三中全会(36人) 1947.3.24 | |
---|
四中全会(55人) 1947.9.13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