瘀点
外观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25年4月17日) |

瘀点(英语:petechia)是直径不超过2mm的皮肤或黏膜下血液淤积,为红色或暗红色斑,压之不褪色,也称作出血点。[1][2]
定义
[编辑]2毫米(mm)以下的红色或紫色的血点块。其他大小的红色或紫色的血点块请参见:紫癜,瘀斑
造成原因
[编辑]造成瘀点的最基本原因是当皮肤下黏膜下微血管爆裂时,血流出来,而呈现的小血块形状。
- 过分用力咳嗽或呕吐会造成脸上呈现脸部瘀点,尤其眼部周围。
- 新生儿脸部通常会呈现瘀点。
- 是血小板低下的一个症状。
- 可能是败血症的一个症状。
- 身体缺乏维他命C,维他命K,维他命B9或维他命B12。
- 患上骨痛热症的病人。
检验
[编辑]另见
[编辑]参考文献
[编辑]- ^ Kumar, Vinay; Abbas, Abul K.; Aster, Jon C.; Deyrup, Andrea T. Robbins & Kumar basic pathology Eleventh edition. Philadelphia, PA: Elsevier. 2023 [2025-04-17]. ISBN 978-0-323-79018-5. OCLC 1351696609.
- ^ 万学红,卢雪峰主编. 第一篇 常见症状. 诊断学 10th.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24-07: 14. ISBN 978-7-117-36363-1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