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省级行政区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省级行政区
红点为各省级行政区的行政中心驻地
虚线面积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未实际统治区域
分类行政区划
一级行政区
位置 中华人民共和国
创建时间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数量34
人口最少:680,000(澳门特别行政区
最多:115,210,000(广东省
面积最小:32.9平方公里(澳门特别行政区)[1]
最大:1,664,897平方公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
本级政府省级人民政府
特别行政区政府
下级副省级市,地级行政区
县级行政区

省级行政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级别的行政区划单位一级行政区。目前包括23个、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和2个特别行政区。每个省级行政区都有各自的简称。在1954年前,最高级别的行政区划为大行政区

历史沿革

[编辑]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全国有30个省、12个直辖市、1个自治区、5个行署区、1个地方、1个地区。

1950年12月,撤销旅大行署区,设立旅大市;撤销四川省,设立川东行署区川南行署区川西行署区川北行署区

1952年8月7日,撤销行署区建制,组建安徽省、四川省。11月15日,组建江苏省;撤销平原省,将其行政区域并入河南省、山东省;撤销察哈尔省,将其行政区域并入河北省、山西省;南京直辖市改为江苏省省辖市。

1953年,吉林省长春市松江省哈尔滨市升为直辖市。

1954年,撤销六大行政委员会,省级行政区成为最高行政区划单位。撤销辽东省辽西省,恢复辽宁省;撤销松江省,将其行政区域并入黑龙江省;撤销宁夏省,将其行政区域并入甘肃省。6月,撤销绥远省,将其行政区域并入内蒙古自治区。

1955年7月30日,撤销热河省,将其行政区域并入河北省、辽宁省和内蒙古自治区。10月,撤销西康省,将其行政区域并入四川省;撤销新疆省,设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1958年3月5日,撤销广西省,设立广西僮族自治区。10月25日,从甘肃省划出部分区域,成立宁夏回族自治区。2月11日,天津直辖市改为河北省省辖市。

1965年9月9日,西藏自治区成立。10月12日,广西僮族自治区更名为广西壮族自治区。

1967年1月2日,河北省天津市改为天津直辖市。

1988年4月13日,撤销海南行政区,设立海南省。

1997年3月14日,四川省重庆市万县市涪陵市黔江地区合并改为重庆直辖市。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对香港行使主权,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

1999年12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对澳门行使主权,设立澳门特别行政区。

省级列表

[编辑]
代码 名称 简称 省会或首府 地区 代码 名称 简称 省会或首府 地区
11 北京市 通州区 华北 43 湖南省 长沙市 中南
12 天津市 河西区 44 广东省[注 1] 广州市
13 河北省 石家庄市 45 广西壮族自治区 南宁市
14 山西省 太原市 46 海南省[注 1] 海口市
15 内蒙古自治区 内蒙古/蒙 呼和浩特市 50 重庆市 渝中区 西南
21 辽宁省 沈阳市 东北 51 四川省 川/蜀 成都市
22 吉林省 长春市 52 贵州省 黔/贵 贵阳市
23 黑龙江省 哈尔滨市 53 云南省 滇/云 昆明市
31 上海市 沪/申 黄浦区 华东 54 西藏自治区 拉萨市
32 江苏省 南京市 61 陕西省 陕/秦 西安市 西北
33 浙江省 杭州市 62 甘肃省 甘/陇 兰州市
34 安徽省 合肥市 63 青海省 西宁市
35 福建省[注 1] 福州市 64 宁夏回族自治区 银川市
36 江西省 南昌市 65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乌鲁木齐市
37 山东省 济南市 81 香港特别行政区 - 中南
41 河南省 郑州市 中南 82 澳门特别行政区
42 湖北省 武汉市 71 台湾省[注 1] 台北市 华东

周恩来曾把中国三十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名称编成一首七言诗,以便记忆(当时重庆市海南省尚未建立,分别属于四川省广东省香港特区澳门特区尚未回归,分别为英属香港葡属澳门。):[3]

两湖两广两河山(湖南、湖北、广东、广西、河南、河北、山东、山西)
五江云贵福吉安(江苏、浙江、江西、黑龙江、新疆、云南、贵州、福建、吉林、安徽)
四西二宁青甘陕(四川、西藏、宁夏、辽宁、青海、甘肃、陕西)
还有内台北上天(内蒙古、台湾、北京、上海和天津)

行政区图

[编辑]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示意图(包含未实际统治区域)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及领土纠纷


备注

[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
  1. ^ Macao in Figures. Government of the Macao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 Statistics and Census Service. 2016 [2018-08-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05). 
  2. ^ Archived copy 6-1 自然资源划 [6-1 Overview of natural resources]. Xinjiang Bureau of Statistics. [19 December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2-22) (中文). 
  3. ^ 中国市县地名知识知多少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天津市规划局,2011年3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