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矢矧号轻巡洋舰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矢矧
やはぎ
概况
舰种轻巡洋舰
舰级阿贺野型(三号舰)
下订日期1939年(マル4计划)
建造者佐世保海军工厂
动工日期1941年11月11日
下水日期1942年10月25日
入役日期1943年12月29日
除籍日期1945年6月20日
结局1945年4月7日被击沉
技术数据
排水量标准:6,652吨
满载:7,710吨
长度174.5米
型宽15.2米
吃水5.63米
动力输出舰本式号锅炉6座
舰本式蒸气涡轮引擎(4座4轴推进)
功率100,000匹
最高速度35节
续航力6,000浬(18节)
乘员730人
武器装备50口径15.2厘米连装炮3座
65口径7.6厘米连装高角炮2座
25毫米3连装机枪10座
61厘米四连装鱼雷发射管2座
装甲舷侧60毫米
甲板20毫米
舰载机水上侦察机2架,弹射器1座
日语写法
日语原文矢矧
假名やはぎ
平文式罗马字Yahagi

矢矧やはぎ)是日本海军轻巡洋舰阿贺野型轻巡洋舰3号舰。舰名以流经长野县岐阜县爱知县矢矧川(矢作川)命名。日本海军的命名惯例参照日本舰船之命名惯例

概要

[编辑]

矢矧 (音同“沈”) 号为大日本帝国海军阿贺野级轻巡洋舰的第三号舰。舰名乃来自矢矧川(现称矢作川)。本型轻巡洋舰乃作为水雷战队旗舰之用。

矢矧号于1943年12月29于佐世保海军工厂完工,在1944年2月派至新加坡负责林加锚地的巡逻与训练。该年五月离开新加坡,与航空母舰大凤、瑞鹤、翔鹤以及巡洋舰妙高以及羽黑开往塔威塔威。 1944年6月13日爆发的菲律宾海海战中,矢矧号作为驱逐舰队的旗舰,指挥8艘驱逐舰为航空母舰护航。在1944年6月19日机动部队的舰载机攻击了美军第五舰队,但损失了大量飞机。矢矧号与驱逐舰浦风号救起了被美国潜艇击沉的翔鹤号上的570名水兵。

从1944年6月末到7月初,矢矧号在吴港进坞改装,于舰身中部增加了两座三管96式25mm炮,以及13式对空与22式对海雷达。1944年7月8日矢矧号随舰队离开吴港回到新加坡。

1944年10月22日矢矧号作为第十战队旗舰(司令官:木村进少将),参加了莱特湾海战。在战役中遭到了美军第38特遣部队超过250架舰载机的11次空袭。矢矧号并未受损。1944年10月25日的萨马岛海战中矢矧号也未受损。1944年10月26日又遭到空袭,不过矢矧号依然无恙,顺利返回文莱

在1944年第十战队解编,矢矧号成为第二水雷战队司令古村启藏少将的旗舰,并返回日本。 1945年4月6日矢矧号参加天一号特攻,护卫大和号攻击进攻冲绳的美军。在1945年4月7日遭受到386架美军舰载机的攻击,于12时46分遭到鱼雷击中轮机室,主机停转,失去航行能力。最后总共遭到7枚鱼雷以及12枚炸弹击中(值得一提的是,这种数量的炸弹威力比二战中许多被击沉的战舰还大,如威尔士亲王号战舰被6枚鱼雷与1枚500公斤航空炸弹击沉),驱逐舰矶风号靠近试图救援也被击中。矢矧号于14时05分沉没于北纬30°47′,东经 128°08′,445人战死。古村启藏少将与舰长原为一大佐以及其他幸存者被驱逐舰初霜号雪风号救起。

矢矧号于1945年6月20日除籍。

矢矧号目前有一具舰桥用12公分望远镜保存于海上自卫队江田岛第一术科学校[1]

同型舰

[编辑]

历代舰长

[编辑]

舣装员长

[编辑]

吉村真武 大佐(1943年10月11日就任)

舰长

[编辑]

吉村真武 大佐(1943年12月29日就任)

原为一 大佐(1944年12月20日就任)

关连项目

[编辑]
  1. ^ 为雷伊泰海战中受损拆下修复后未装回的装备,战后几经转手成为大阪地区露营地的景观望远镜,1984年时偶然被曾任矢蚓大副的池田武邦氏寻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