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祈安醮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典型的太平清醮

祈安醮粤语:音“照”),又称太平醮平安醮太平清醮太平福醮安龙清醮清醮清醮会打清醮清吉醮祈安清醮天醮春醮等,属于的一类,是道教一个传统仪式,亦是民间习俗,为答谢神明的庇护之恩,并且祈求风调雨顺、五业兴旺和地方平安[1]。在四川福建广东香港台湾一带特别盛行。[2] 在香港,太平清醮是村民酬谢神恩、祈求国泰民安的盛大仪式,又以依赖渔业和农业为生的村民最为着重。不少乡村至今仍保留定期打醮的习俗,大部分清醮都称为太平清醮,少数则称为安龙清醮

太平清醮活动承传了不少中国民间风俗及文化,近代的太平清醮更吸引了不少外来人士参观,如:长洲太平清醮便成为长洲当地一年一度的的大型活动,每次均带来大量摄影者、游客,人潮都挤满地方不大的长洲,街道变得水泄不通,每次也为当地商店食肆带来一定经济收入,近年更有纪念品发售。

大中华地区

[编辑]

香港

[编辑]
上水乡太平清醮斋戒告示

香港的太平醮多以“太平清醮”命名,少数称“安龙清醮”,据说源自清朝政府取消迁界令,村民可以重返故乡后开始出现的宗教仪式。

太平清醮举办的日期有农业社区和渔业社区的分别,农业社区如新界的锦田乡多在农历十月、十一月举行,而渔业社区如长洲,则在农历四月、五月举行。

太平清醮有很多仪式,不下二十种。虽说香港保存最古老的、最传统、最正宗的仪式,但这么多年下来,难免会受到时代的变迁而有所影响。

“取水净坛”-以前“取水净坛”时, 那些经道士作法保护过的“圣水”, 会分给村民,拿回家中饮用,以保平安。但是,发展到九十年代,这些用作浄坛的水,打醮过后,便会倒掉,不会再分给村民。原因很简单,“圣水”取自河溪,但现在很多河溪都已受到污染,不宜直接饮用。

“神功戏”与“木偶戏”-另外, 有时候打醮时会演出“神功戏”或“木偶戏”。以前打醮多数演出“木偶戏”, 因为时人以为木偶为干净之物,有灵气附体,适合人神共赏。但是“神功戏”论排场、论气派、论气氛,都比“木偶戏”优胜,所以如果经费充裕、场地宽敞时,都会选择演出“神功戏”。

“行乡”-“行乡”好像拜年,即拜访邻村;亦有“贺醮”之举,即邻村于正醮日前来到贺。现在一些地方的打醮,已不再“行乡”了。但也有例外,如某年厦村打醮,“行乡”是从元朗行到屯门的, 历时七小时之久!“行乡”也是很热闹及富人情味的事, 七、八百人舞着一条金龙,到各村去问好,浩浩荡荡,场面实在壮观。

打醮的长短也有不同,以前打醮,长短有所规定,第三日打醮谓之“正醮日”,由此亦知道什么时候是“贺醮日”,要前来到贺了。到时到候,各村依时配合,有次有序。现在打醮时间会缩短,四日五夜变成两日三夜。仪式亦会相对减省,

喃呒或道士是打醮的主角,但其实他们是不同的,喃呒通常是师徒制的,各家喃呒的规格不同,讲究师承。道士通常是道观训练出来的,师承道观。又因为对抗的是阴间的鬼怪,所以是中年男性,取其阳气足定力够。

“贺醮”,贺醮”时邻村醒狮、舞麒麟前来到贺。一时锣鼓喧天,醒狮、麒麟、金龙形态活泼,栩栩如生。三者各有代表,金龙代表主人家,亦即打醮的村落,醒狮及麒麟代表邻村,但又亲疏有别。醒狮、麒麟来时,每遇金龙,都要向金龙参拜三次,方为礼成,参拜期间,双方交换礼帖。不同的醒狮,来自不同的村落,亦会互相行礼。三者,又各有大小之别。醒狮要向麒麟,麒麟不用向狮子行礼参拜,三者中,金龙位置最尊。

《太平清醮今昔比》 何志平

中国大陆

[编辑]

台湾

[编辑]
  1. 认为动工营造会扰动土地众神,等竣工落成就要重新安镇五方龙神,并押送煞神白虎煞离境。[23]源于在传统汉人社会所流传的通俗宇宙观中,每座建筑物都被视为一个小宇宙,每一块土地都有神灵加以守护, 在庙宇之中的土地守护神称为土地龙神,俗信若建造庙宇动土之时即会扰动龙神, 暂时破坏小宇宙之秩序。[24]
  2. 台湾地区派别异同:正一派(或称道法二门、红头道士)所行的“安龙送虎”,通常安排于夜晚完成。而灵宝派(乌头道士)则可举行一日或半日,既有安镇五方龙神天尊、插柳招祥,也会采用“煮油净秽”的洁净仪式。[23]
  3. 仪式进行前期准备(台湾北部正一派)[25]
    • 草席绘制:于全新草席上,以粉笔类之物,绘制上代表宇宙根源力量及宇宙根本 秩序的太极阴阳(日、月)、五行、先天八卦及洛书等图像。
    • 米龙制作:在草席之上,以大量的白色精米以及香枝、碗匙、钱币、鸭蛋和灯 烛等事物,铺排装置出一条代表土地龙神的大型米龙。
  4. 仪式进行[26]
    • 首先由高功引领瞧主向五方土地龙神上香、献酒。接下来,高功即施行净坛及以水勋剑、剿鸡、勋笔等动作;待诸法器皆勋净之后,即取鸡冠血,和以昧砂,以做米龙开光之用。
    • 高功袖中藏诀、脚踩七星置步,踏破藏于黑布中之瓦片,象征破除诸邪煞。接下来,高功便分别为龙头、龙耳、龙眼、龙鼻、龙口、龙须、龙身、龙爪、龙脚、龙鳞及龙尾等部位,一一开光,赋予米龙生命,使土地龙神得以降临入驻。
    • 开光之后高功于坛前,诚心请众龙神以及跟土地有关之神祇,例如:承天效 法后土皇灵地祇、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东、南、西、北、中)五方龙神 君、开天大圣盘古仙师等...。
    • 待诸神安座后向诸神说明来意,并进行三次献酒礼,献酒时须诚心向诸 神请罪,例如安龙奠土科仪本当中写道“龙神归位,禁忌还方,赦除冒犯之愆,大赐方来之庆,无往虔诚”表达了忏悔之意,祈求龙神归位,消除凶煞邪祟。
    • 念诵玉枢宝经中跟土地有关的土皇九垒咒。
    • 依序拜(东、南、西、北、中央)天尊以及(青、赤、白、黑、黄)龙神,每个方位皆有一张安镇符命,类似于公文具有命令之意。
    • 高功会以桃枝做弓,以柳枝做箭射向五方,意为射死老鼠、白蚁、害虫,因以前的房子多为木造,最害怕这些鼠、蚁、虫,以这种方式来驱赶它们。
    • 向五方撒五谷,以前农业社会五榖对于人民非常重要,撒一方就会说一句吉祥话,钉子则象征为“出丁”意味着生男孩、零钱象征财富。
    • 高功吩咐众信徒到指定位置,高功持箭步罡,众人须回避,噤声期间不得喊他人姓名,高功持箭,插生肉引白虎出去(有一个白虎像),放鞭炮、四声 锣后需静默几分钟。
    • 送白虎同时将所有制作米龙的物品,包括鸭蛋(龙眼)、汤匙(龙耳)、钱币(龙鳞)和蜡烛火(龙爪)等,五谷(玉米、红豆、黑豆、稻子、乔麦)一起放入陶瓮当中,埋到后院并以石板封住,象征龙神重新安镇于此,还需将瓦片以黑布包裹,踏破瓦片镇煞。
  5. 醮坛艺术:在科仪进行之前,要先在内坛中央地面上排设“米龙”,更是特殊而少见的。[24]

朝鲜半岛

[编辑]

韩国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 祈安醮. [2015-1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7). 
  2. ^ 太平清醮. 道教文化数据库. [2018-04-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5-05). 
  3. ^ 大鵬所城太平清醮. [2011-04-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8). 
  4. ^ 南社的斋醮. [2011-04-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5. ^ 广东省海丰县屿岭乡张氏百年传统七年一次的《太平清醮》
  6. ^ 獨特的惠來城「打火醮」 (PDF). [2021-06-24].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6-05-27). 
  7. ^ 周田二圣宫太平清醮. [2011-04-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3-14). 
  8. ^ 西来庵的故事
  9. ^ 2008新庵太平清醮. [2011-04-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6-04). 
  10. ^ 圆山慈悲娘娘太平清醮庆典[永久失效链接]
  11. ^ 龙川县车田镇太平清醮记实. [2011-04-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2-05). 
  12. ^ 英德曹主娘娘文化及其他. [2011-04-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1-05). 
  13. ^ 13.0 13.1 岭南的盘古崇拜群. [2011-04-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2-21). 
  14. ^ “三山国王”信仰的继发形态. [2011-04-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15. ^ 九月遊龍虎山感受道教太平清醮傳統民俗. [2011-04-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16. ^ 苏州市玄妙观. [2011-04-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17. ^ 馬鳴山‧平安醮」褒忠鄉鎮安宮-五年千歲文化節. [2011-04-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4-08-11). 
  18. ^ 埔里9萬人5天全素. [2014-07-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8-12). 
  19. ^ 存档副本. [2014-07-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3). 
  20. ^ [1]
  21. ^ 存档副本. [2014-07-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14). 
  22. ^ <游南投>埔里镇作醮大拜拜
  23. ^ 23.0 23.1 李丰楙. 建醮. 全国宗教资讯网. 
  24. ^ 24.0 24.1 谢宗荣. 宗教藝術在道教醮典中的運用-以大龍峒保安宮癸未年三朝慶成福醮為例. 华艺图书馆. 2006. 
  25. ^ 萧进铭. 連接根源、重建秩序及對於土地的懺謝:台灣道教「奠土」儀式的「土地觀」及其現代意涵. 华艺线上图书馆. 2007. 
  26. ^ 萧进铭. 連接根源、重建秩序及對於土地的懺謝:台灣道教「奠土」儀式的「土地觀」及其現代意涵. 华艺线上图书馆. 2007. 
  27. ^ 제11회 고강동 선사유적 고유제천 의례봉행. [2011-04-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连结

[编辑]
香港各地太平清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