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丹尼尔·提丢斯
外观
约翰·丹尼尔·提丢斯 | |
---|---|
![]() Johann Daniel Titius | |
出生 | Johann Daniel Tietz 1729年1月2日 皇家普鲁士科尼茨 |
逝世 | 1796年12月16日 萨克森选侯国路德城维滕贝格[1] | (67岁)
国籍 | 德国 |
母校 | 莱比锡大学 |
知名于 | 提丢斯-波德定律 |
科学生涯 | |
研究领域 | 天文学、物理学、生物学 |
约翰·丹尼尔·提丢斯(Johann Daniel Titius)是一位德国天文学家,路德城维滕贝格教授[1]。
生平
[编辑]约翰·丹尼尔·提丢斯出生于皇家普鲁士科尼茨(霍伊尼采),父亲是雅各布·蒂茨,一位科尼茨的商人和议员,母亲是玛丽亚·多萝西娅。
约翰·丹尼尔·提丢斯的原名是约翰·蒂茨 (Johann Tietz),但按照18世纪的习俗,当他成为大学教授时,他将自己的姓氏拉丁化为 提丢斯(Titius)。约翰·在但泽(格但斯克)上学,并在莱比锡大学学习(1749-1752年)。
提丢斯-波德定律
[编辑]他最著名的成就是提出提丢斯-波德定律,并利用这条定律预测了距离太阳2.8个天文单位的天体,导致了1801年,朱塞普·皮亚齐发现谷神星。1766年,他将自己对行星距离的观察结果融入查尔斯·博内 (Charles Bonnet) 的《自然沉思录》 (Contemplation de la Nature)的德文译本中,发明提丢斯定律。由于提丢斯定律,前四颗小行星最初被标记为行星。经过十五年的中断,其他小行星开始以稳定增加的速度被天文学家发现,谷神星最终被重新标记为小行星。谷神星自2006年以来已升级为矮行星。
小行星1998和月球上提丢斯环形山以他的名字命名[2][3]。
参考资料
[编辑]- ^ 1.0 1.1 sächsische Biografie (德语)
- ^ Michael Nieto. The Titius–Bode Law of Planetary Distances. Pergamon Press. 1972.
- ^ Clifford J. Cunningham. Introduction to Asteroids. Richmond, Virginia: Willmann-Bell Inc. 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