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良十一世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教宗
良十一世
Leo PP. XI
罗马主教
当选1605年4月1日
就任1605年4月10日
卸任1605年4月27日(在位17天)
前任教宗克莱孟八世
继任教宗保禄五世
个人资料
本名Alessandro de' Medici
出生(1535-06-02)1535年6月2日
佛罗伦萨公国
逝世1605年4月27日(1605岁—04—27)(69岁)
 教宗国 罗马
葬于 梵蒂冈圣伯多禄大殿
牧徽{{{coat_of_arms_alt}}}
参见其他以“良”为名号的教宗
良十一世
的教宗敬称
参考敬称教宗阁下
语体敬称教宗阁下
宗教敬称圣父
身后敬称(无)

教宗良十一世拉丁语Leo PP. XI;1535年6月2日—1605年4月27日)原名亚历山大·德·美第奇意大利语Alessandro de' Medici),1605年4月1日当选罗马主教(教宗),同年4月10日即位至同年4月27日为止[1],在位仅仅二十七日,是天主教历史在位时间第九短的教宗。其母系为美第奇家族有关(他的外祖母是卢克丽热·德·美第奇),父亲之前是意大利中部托斯卡纳的大公,可能也是美第奇家族的远亲。由于母亲的反对,教宗在其母死后才成为教士。

他担任教宗庇护五世的大使的职务十五年,1573年,教宗额我略十三世派遣他成为托斯卡纳教区主教,1574年成为佛罗伦斯总教区总主教,1583年晋升为枢机。1596年,教宗克莱孟八世派遣他为驻法大使,那时玛丽·德·美第奇是法国的王后。他是菲利浦·内里的朋友和弟子。1605年3月14日,在克莱孟八世逝世十一日之后,六十二位枢机举行教宗选举秘密会议,法国国王亨利四世花费了300,000法郎来游说枢机团选择良十一世,在众多著名的候选人之中,最为了不起的是史学家Baronius和著名的Jesuit controversialist主教Bellarmine。但良十一世所领导的意大利籍的主教与法国主教结盟,使他达到当选教宗的票数。良十一世的当选使西班牙国王腓力三世非常失望。1605年4月1日,他当选教宗并取名为良十一世,然而他当选之后在该月内病逝了。

良十一世之教宗牧徽

译名列表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 Pontiffs. Holy See. [2019-09-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09) (英语). 


天主教会职衔
前任者:
克莱孟八世
罗马主教
教宗

1605年4月10日-1605年4月27日
继任者:
保禄五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