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裴璆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裴璆渤海国官员、诗人,裴氏,裴颋之子[1]

大諲譔在位时,裴璆嗣父职,官至文籍院少监,继为政堂省信部少卿,改任为和部少卿。后梁开平元年(日本延喜七年、907年)冬,奉命出使日本,任大使。至伯耆登陆,次年四月,入平安京醍醐天皇深加优礼,授以从三位。携醍醐天皇国书及太政官牒文归国[2]。贞明五年(日本延喜十九年、919年)冬,以信部少卿再出使日本,同行百余人。十一月,在若狭登陆。翌年五月,入京,上国书及信物,醍醐天皇授以正三位,贞明六年六月,回国[3]后唐同光三年(925年)二月,以守和部少卿朝觐后唐,贡方物。五月,唐庄宗授以右赞善大夫[4][5]。天成元年(926年),渤海国为契丹所灭,改为东丹国,他依然出任东丹,为英绪大夫。东丹甘露四年(后唐天成四年、日本延长七年、929年)冬,奉东丹王耶律倍之命,出使日本,任大使,同行九十三人。十二月,船至竹野大津滨登陆。次年,因渤海已亡,不得修聘而还[6][7]

注释

[编辑]
  1. ^ 本朝文粹》卷七
  2. ^ 扶桑略记》第二十三
  3. ^ 《扶桑略记》第二十四
  4. ^ 册府元龟》卷九百七十六
  5. ^ 五代会要》卷三十
  6. ^ 日本纪略》后篇一
  7. ^ 《本朝文粹》卷十二

参考文献

[编辑]
  • 高文德. 《中国民族史人物辞典》.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