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裈 (日式)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日语:ふんどし Fundoshi)是日本的一种传统内衣[1]依照其形制大致可以分为日语状裈和状裈。[2]在世界各地的不同民族中都能找到类似的服装款式。[3][4]一种说法认为带状裈起源于日本南方民族,而袴状裈则起源日本北方民族。[2]

历史起源

[编辑]
穿着裈的日本古代邮差

虽然现代普遍将裈视为一种内衣[1]但它最初则是一种有系带的外衣,同时也是一种用于狩猎等工作的职业服装。[3]例如直至昭和时代的早期,在爱知县北设乐郡的樵夫和筏夫都还在工作时身穿裈。而根据平安时代的史料和绘画显示,裈最早也只是供相扑手和体力劳动者在工作时穿着且不是一直穿着;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裈才慢慢成为一种内衣。[3]

在日本古代,“裈”被称为“肌袴(ハダバカマ)”或“犊鼻裈(タフサギ)”。[2]在日本古籍《古事记》和《日本书记》中就有对“裈”[a]和“犊鼻裈”的记载。[3]

关于裈的现在读音“ふんどし”的来源有多种说法,最常见的说法是来自“踏み通し”,而这种读法又源自当时的一种类似袴的裤子。[2][3]《松屋笔记》也认为裈的现在读音包含“踩着通过的意思(踏通しの義)”。[2]不过具体的读音在日本各地又有所差异,比如在关西地区被称为“フドシ”,而在关东地区被称为“フンドシ”,仙台则称为“ウチオビ”,盛冈称为“コバカマ”,常陆地区称为“テコ”,德岛地区称为“テテラ”,高知地区称为“フゴメ”,长野地区称为“モッコ”。[5]

室町时代之前,裈大多为麻布;而从江户时代开始,棉布开始成为裈的主要制作材料。[3]而其他用来制作裈的布料包括新麦斯林纱(新モス)、人造丝丝绸火麻等。就穿着感觉来说,粗纹材质的布料比较柔软而细纹材质则比较硬挺,故而大多数人所穿着内衣用裈为粗纹布料。大部分的裈为白色,但也有红色、蓝色等其他颜色,同时还有杂色花纹。

直至1930年代,日本人还是习惯穿着裈。不过随着日本偏爱西式服装的人越来越多,裈的穿着人数也在逐年减少。[1]昭和时代开始,平纹针织日语メリヤス猿股内裤日语猿股印花棉英语Calico内裤开始流行,但由于裈在日本军队中被广泛使用,因此即便在二战后还是有许多日本老人保留着穿裈的习惯。[2]

种类款式

[编辑]

带状裈

[编辑]
红色六尺裈(正面)
红色六尺裈(背面)

虽然裈依据其形制可以分为带状裈和袴状裈,但历史上绝大多数的裈都是由一块布料所制作的带状裈。

六尺裈

[编辑]

六尺裈大多用晒布日语制作,长约180至260厘米而宽约16至34厘米。男女皆可穿著,其特征是暴露臀部。从江户时代开始,六尺裈就一直是裈的主要款式,而直至大正时代后期还依然大量流行。[2][3]现在六尺裈主要用于节日庆典或游泳时使用。

越中裈

[编辑]

越中裈为一种采用长约100厘米、宽约34厘米并两端系有带子的布料所制作的内裤。这种裈又被称为“经典内裤(クラシックパンツ)”或“武士内裤(サムライパンツ)。[3]医用的T字带也是越中裈的一种。越中裈多用于日本的禊礼,同时也会在部分的裸祭中代替六尺裈

畚裈

[编辑]

畚裈是用长约70厘米、宽约34厘米并两端系有绳带的布料所制作的内裤。它被认为是越中裈的简化版;因为它取消了越中裈前面遮挡胯部的布料而相对节省。[2][3]因为这种裈的造型类似土木工程中用于运输土料的畚而得名。歌舞伎女形演员会在表演时常常穿着。

割裈

[编辑]

割裈是一种用长约150至160厘米、宽约30至40厘米布料制作并从一段剪开55至60厘米且将其系在腰间的内裤,因此得名“割裈”。而它也被称为“六越裈”,这是因为它被视为六尺裈越中裈的糅合款式。它既像六尺裈会露出臀部,又像越中裈会在腰间垂下一块布料遮挡胯部。从战国时代江户时代,它一直受到武将大名的喜爱。而现代的六越裈则是从平成时代开始流行。

职业裈

[编辑]
彩饰相扑裈日语廻し也是裈的一种

裈也会根据穿着者的职业不同而有所区别,例如相扑手所穿着的相扑裈日语廻し。当除了这个例子外,其实大部分职业用途裈之间的区别并不是很大,甚至不如因时代或地区不同所造成的区别。[2]

用途分类

[编辑]

祭祀

[编辑]

相扑裈

[编辑]

相扑裈日语廻し日本国技相扑赛事中供选手使用的专门裈,同时它也在部分裸祭及还愿相扑活动中被使用。相扑裈与其他裈在颜色、材质及穿着方式上都有区别。

祭典裈

[编辑]

在每年七月于福冈市博多区举行的博多祇园山笠及其他部分裸祭上都会将祭典裈(締め込み)作为一种庆典服装使用。在博多使用的祭典裈穿着方法与相扑裈类似,但所使用的布料厚度介于六尺裈所使用的晒布日语与相扑裈之间,主要采用薄帆布或层叠的西式棉布制作;同时前部会有垂下的面料。而在博多以外的地区,它们所使用的庆典裈都是长约5米并穿着方式基本与相扑裈一致。不过不管是哪种庆典裈,它们的横带宽度都会变宽7至12厘米,并且它们的后结系法与皮带相似。此外还需要注意的是,祭典裈并不是专门的一种裈,相扑裈、六尺裈、九尺裈及晒一反用于庆典等场合也可以被称为庆典裈。

九尺裈

[编辑]

游泳

[编辑]

渔夫

[编辑]

演剧

[编辑]

礼仪

[编辑]

女性的裈

[编辑]

文化影响

[编辑]

相关条目

[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

脚注

[编辑]
  1. ^ 此时日语将“裈”念做“はかま”而不是现在的“ふんどし”。

出典

[编辑]
  1. ^ 1.0 1.1 1.2 (四)「下着」の概説. 亀山市史民俗编. [2025-03-03]. 
  2. ^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饭岛吉晴. 鉢巻と褌の民俗. 古事 : 天理大学考古学・民俗学研究室纪要. 2010-03-31, (14): 16-18. ISSN 1346-8847. 
  3. ^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古川智恵子; 中田明美. 衣の系譜に関する研究 : (第1報)褌の系譜とその機能性. 名古屋女子大学纪要 (名古屋女子大学). 1985-03-01, 31: 1–12. ISSN 0286-7397. 
  4. ^ 下中邦彦 (编). 世界大百科事典. 平凡社. 1964. 
  5. ^ 服装文化协会. 服装大百科事典. 文化出版局. 1990. 

文献

[编辑]

外部连接

[编辑]